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带长链温敏基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温敏性酸液稠化剂P(AM-DMC-APEG),并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浓度40%,单体配比1:20:2(APEG:AM:DMC),引发剂浓度0.08%,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3.5h。采用红外光谱和静态光散射对P(AM-DMC-APEG)的分子结构与分子量进行表征;并对稠化剂的温敏性能和缓速性能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合成的稠化剂P(AM-DMC-APEG)的温敏性能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缓速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溴代十六烷为原料,丙酮为溶剂,合成了一种疏水单体——二甲基十六烷基(2-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HAB),并以DHAB、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P(AM-AMPS-DHAB)(PAAD-16),用IR、荧光光谱(FL)和SEM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AAD-16的酸溶时间约为90 min;以该疏水缔合聚合物为主要添加剂配制而成的稠化酸在30℃、170s~(–1)下的表观黏度为59m Pa×s,在60、90℃下的热稳定性(ω)分别为85.0%和66.1%,在该条件下连续剪切120 min后剪切稳定性(ω')为81.4%,具有良好的增黏性、耐温抗剪切性和缓速性能。 相似文献
4.
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带长链温敏基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温敏性酸液稠化剂P(AM-DMC-APEG),并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单体质量分数40%,单体摩尔比n(APEG)∶n(AM)∶n(DMC)=1∶20∶2,w(引发剂)=0.08%,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3.5 h。采用红外光谱和静态光散射对P(AM-DMC-APEG)的结构与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并对稠化剂的温敏性能和缓速性能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所合成的稠化剂P(AM-DMC-APEG)的温敏性能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缓速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带长链温敏基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与丙烯酰胺(AM)自由基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二元温敏性酸液稠化剂P(AM-APEG),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浓度30%,单体配比1∶20(APEG∶AM,摩尔比),引发剂浓度0.08%,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3.5 h。采用红外光谱对P(AM-APEG)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动态光散射对其粒径进行测试;并对其温敏性能和缓速性能作出相应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合成的稠化剂P(AM-APEG)的温敏性能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缓速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发展耐温疏水聚合物压裂液体系,本文在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中引入了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来提高稠化剂的耐温性,合成了聚合物稠化剂PAS。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改性聚合物的条件为:单体占总质量的30%,乳化剂占油相的10%,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6,引发剂占单体质量的0.2%,油水相比为1∶2。其黏均分子量为450×104g/mol。测试了该聚合物1.5%的浓度在120℃、170s-1下剪切1.5h后黏度保持在80mPa·s,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并具有剪切回复性能;其粒径分布为500~1200nm;在破胶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为0.03%时,在90℃下,其黏度可以下降到5mPa·s,完成破胶。 相似文献
7.
酸化处理是油气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其中稠化剂是酸液中一种重要的酸性添加剂.文章中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制备共聚物PDA((Poly DMDAAC-AM).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总单体质量分数和引发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红外检测AM和DMDAAC发生了聚合,单体配比n(AM)∶n(DMDAAC)=8∶2,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用量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各占单体总质量的0.04%,最高单体转化率为67.70%,最佳特性粘数为505.59 mL/g.实验采用石油工业标准(SY/T6214-1996)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性能优良,可用作酸液稠化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二元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型高分子酸液稠化剂。并研究了引发剂的类型和用量、单体配比、单体的总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聚合反应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合成的稠化剂具有良好的增粘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酸液稠化剂。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正十六烷基溴化铵(HDMC)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P(DMC-HDMC)。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其分子结构和疏水微区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酸液中的流变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DMC-HDMC)含有亚甲基长链(CH2)15,在溶液中能够形成疏水微区,且其临界缔合质量分数(CAC)为~0.17%(质量分数)。在w(HCl)=20%的溶液中,当w〔P(DMC-HDMC)〕=0.16%(CAC)时,其流出时间t分别为20.47 s和40.8 s;与非疏水缔合型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相比,随酸质量分数的增加,PDMC的黏度明显降低,而P(DMC-HDMC)则相对稳定,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w〔P(DMC-HDMC)〕=1.0%时,在w(HCl)=20%溶液中60、90℃下的热稳定性ω分别为85.5%和70.4%;w〔P(DMC-HDMC)〕=0.8%时,w(HCl)=20%溶液中30℃、170 s-1下剪切120 min后剪切稳定性ω'为88.3%。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测定了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特性粘度,并对其官能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加料方式、单体质量分数、乳化剂用量、油水此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22.5%(对水相),乳化剂质量分数2%(对油相),油水比为1:2。 相似文献
12.
反相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相乳液聚合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地阐述了反相乳液聚合的特点、性质、反应机理及应用,介绍了反相乳液聚合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对反相乳液聚合的发展及研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石油采油、造纸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对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的稳定性、聚合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待解决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分别作为硬单体和软单体,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纳米苯丙乳液的条件;研究了乳化剂类型、配比、用量和乳液固体含量对乳液聚合及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对制得的乳液粒径、黏度、凝聚率、贮存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涂膜外观、吸水率、光泽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SLS/OP复合乳化体系、其物质的量的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4%、乳液固体含量为40%时,可以得到纳米尺度的苯丙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和乳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乳液聚合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简单介绍乳液聚合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几十年来乳液聚合中发展的新技术,如核/壳乳液聚合、互穿网络聚合、微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以及其它的一些新型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共聚物P(AM-DADMAC),考察了乳化剂、分散介质、引发剂、单体浓度等因素对乳液体系稳定性和共聚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且浓度为4%、煤油为分散介质、油水体积比为0.5、Va-044为引发剂且浓度为0.08%~0.1%、水相单体浓度为45%时,反相乳液聚合体系稳定,且能得到特性粘度较大的阳离子共聚物。利用红外谱图证实了共聚物P(AM-DADMAC)的结构。电镜照片显示,胶体颗粒为球形,尺寸在1~9μm之间。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自由基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的工艺发展过程,介绍了反相乳液成核机理、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反相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单体乳液稳定性、胶粒大小和形态、聚合物的组成及其分子量的测定方法。讨论了乳化剂、连续相、引发剂种类等以及合成工艺对聚丙烯酰胺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指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皂乳液聚合由于不含或含有少量的乳化剂,消除了传统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了乳液涂膜的耐水性,并可制备表面清洁、粒径均匀分散的高分子微球,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及制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