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泉县土壤侵蚀分区治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拜泉县根据全县境内不同的自然条件、土壤侵蚀类型、治理开发方向等,按照土壤侵蚀分区的命名方法,将全县分为4个土壤侵蚀区。通过分区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拜泉县地处漫岗丘陵黑土侵蚀区,侵蚀沟发展严重,平均沟壑密度0.32km/km2,已吞噬耕地5100hm2。通过对侵蚀沟的成因、危害及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经过多年实践探讨,总结出黑土区侵蚀沟的几种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拜泉县垦植初期曾是“蒿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的丰腴之地。但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毁草开荒,使全县植被锐减,黑土层大量流失,地力下降,土地用养失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上世纪70年代初,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23.3万亩,占幅员面积的60%,黑土层厚度已由垦初的1米下降到20 相似文献
4.
丘陵旱作农业区综合治理是当前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在丘陵旱作农业区综合治理中,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突出治水,因地制宜,采取在沟底建闸坝、岗坡挖塘、岗顶打井相结合,闸坝与修路相结合,生产路与村村公路相结合,林网建设与公路和沟道防护林建设相结合,为丘陵旱作农业区综合治理探索出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6.
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克山农场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三库配套”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拜泉县桦家沟小流域2004年被列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项目。该流域位于拜泉县上升乡和国富镇交界处,涉及5个村,幅员面积26.9平方公里,流域内有人口3333人,劳力1780人,流域距县城16公里。经治理,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03亩,治理程度达到96.31名。其中修水平梯田783.6亩,种地埂植物带4081亩、15.31万延长米,荒坡削坡造林1574亩,削坡0.14万立方米,修沟头防护0.1公里,涵10座,作业路11.23公里,生态修复工程616.7亩。 相似文献
8.
依安县水土保持工作分区治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安县是全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1423.85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8.71%。其中轻度侵蚀1093.24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76.78%;中度侵蚀271.33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19.06%;强度侵蚀59.27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4.16%;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514吨/平方公里,按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属中度侵蚀。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与模式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黑土区被誉为国家粮食生产与供给的"稳压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长期过度开发与利用、保护不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东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的疏理与分析,总结出当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概述了在漫川漫岗区、丘陵沟壑区和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从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角度,分析了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为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和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带之一,由于长期掠夺式农业经营,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黑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以黑龙江垦区为例分析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极其成因,提出了谷坊、沟头防护,缩垅增条(田),"三库"配套建设,"穿鞋戴帽","梯级蓄水",高水高截、高蓄、低用6种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荷泗水小流域原是严重水土流失区,近10多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山水田林路径综合治理,坚持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探索出“六个一”的小庄园经济模式,促进了治理水土流失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