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白肋烟出口基地——湖北省建始县自一九六七年开始引种试种白肋烟,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白肋烟的种植区划、栽培技术、良种繁育、种子管理和烟叶的采收晾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使白肋烟的产质不断提高。一九八二年全县种植面积六万五千亩,总产值793万元。是一九七五年前四年产值总和的二点  相似文献   

2.
1972年12月21——25日四川省万县地区外贸公司在开县主持召开由省内各白肋烟试点的地区、县社参加的白肋烟生产会议,上海市土畜产进出口分公司和郑州烟草研究所也出席了会议。中共开县县委的代表向会议介绍了该县试种白肋烟的情况。去年全县共试种12亩,总产二千多斤,平均亩产约200斤,最高可达300多斤。烟叶样品经在秋季广交会的鉴定,质量初步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二、白肋烟我国自五十年代就开始试种白肋烟,但真正进行改进质量方面的研究,是在八十年代。1986年至1989年与美国专家合作在湖北、四川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1990年又请美国专家来华指导。总的来看,白肋烟的研究及改进质量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面谈几点体会、认识及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优质白肋烟栽培调制配套技术总结杨兴和,张宜盛,杨春雷,陈国华肖宗友,谭辞平,张美生,谢宗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烟草分公司)王福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1967年开始试种白肋烟,至70年代中期拓展为我国白肋烟主...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恩施地区从一九六五年引进试种白肋烟,经过科技工作者与广大烟农的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了解其特性及栽培与加工技术.白肋烟生长良好,并且有较好的质量.1971年始于出口. 白肋烟的优质丰产,育苗是基础.我区白肋烟育苗这一关键性农业措施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在十八年的白肋烟生产中,育苗从薄膜高厢、平厢育苗发展到现在普及推广的薄膜低畦紧实底育苗.实践证明,后者优于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烟草公司从国外引进8个白肋烟优良品种,自1988年开始在西峡县连续进行了三年品种区域试验,以筛选生态适应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适中的白肋烟良种,供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Ky14、Ky10、K10、K14、K26、Va509、Ky17、Banket A-1、B18,其中以B18为对照。上述供试品种由河南省烟草公司晋子铭副总工程师向中国烟草总公司申请后,从美国引进的。(二)试验年份与方法试验从1988年开始共进行3年,其中1988年、1989年均设两个试验点,1990年设1  相似文献   

7.
建始县引种试种白肋烟是1967年开始的。197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试种和推广的主要品种是 B 21。随着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烟草黑胫病危害也日益严重。特别是1973~1975年更为突出,据统计资料,每年有3000亩左右的烟株因感病而死亡,约占种植面积的30%。危害严重的地区,一般要减产70~80%。使推广工作受到严重阻碍,引种试种的成果面临夭折。开始,我们寄希望于防治措施,但近四十种试验都失败了。不得已,才转入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8.
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与国内外烟叶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组成特点及与国内外重要烟区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异同,收集了我国云南8个样点及四川、湖北、重庆及美国、马拉维产区白肋烟样品,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样品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类胡萝卜素类总量美国产区的含量最高,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及除新植二烯外香气物质总量均是重庆的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2类,75%的云南样点与马拉维产区为一类,其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和苯丙氨酸类总量均略大于马拉维产区烟叶中的含量, 其余样点则与美国产区为一类,除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低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外,其余各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总的来说,云南白肋烟与马拉维白肋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白肋烟属晾烟类型,是混合型卷烟的好配料,我国白肋烟已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产区在鄂西南和川东的建始、恩施、鹤峰、五峰、万县、城口、宣汉和通江等县(市)。近几年,湖南、云南、贵州、安徽、浙江、福建、陕西、广东、黑龙江和山东等省都在试种,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现将其采收和调制技术、晾棚修建规格和方法介绍如下。一、坚持成熟采收白肋烟移栽后50~60天,烟叶开始自下而上逐渐成熟,掌握好成熟度做到适时采收,是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国革命建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湖北省建始县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努力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从1967年开始因地制宜试种白肋烟。几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排除“左”右干扰,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进一步树立为革命种好白肋烟的思想,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贫下中农的积极性。克服片面观点,“统筹兼  相似文献   

11.
以节杆菌Z3(Arthrobacter Z3)为产酶菌株,通过正交实验,对烟碱脱氢酶降解白肋烟烟碱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酶液添加量50%,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9 h,烟丝含水率70%.此条件下烟碱降解率为49.32%,使白肋烟烟碱含量达到了烤烟水平.这表明,粗酶液能显著降低白肋烟中的烟碱.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烟草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比较正确的贯彻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现有河南、山东、云南、贵州、安徽、福建、辽宁、吉林、湖南、广西、湖北、四川、黑龙江等烤烟区。另有湖南、江西、广东、吉林、湖北、四川、贵州等晾晒烟区生产晾晒烟;又先后引进与试种了香料烟、马里兰烟以及白肋烟。白肋烟现已在湖北、四川等地大面积种植。但由于某种原因,烟草生产还满足不了卷烟工业向高质量、低焦  相似文献   

13.
白肋烟硼肥用量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4个硼肥用量对白肋烟产质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硼3.75-7.50kg/hm^2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评吸结果较好。白肋烟施用硼肥用量应为3.75-7.50kg/hm^2。  相似文献   

14.
鄂西山地白肋烟施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搜集整理了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1991~1999年白肋烟施肥问题的相关试验资料及调查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不同种类肥料、不同施肥量对白肋烟品质、产量的影响,试验与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山地白肋烟氮肥用量应控制在187.5~ 225.0kg/hm∧2,氮、磷、钾比例以1:0.5:2为宜,应重视有机肥和微肥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5.
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3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法对国产 (湖北鹤峰、重庆奉节 )和进口 (巴西、津巴布韦和马拉维 )白肋烟中的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 ,共鉴定出 2 0 0种香味物质。文献检索表明 ,其中有 30种成分为烟草中尚未报道的化合物。采用内标法对白肋烟中重要的 2 6种碱性、39种中性和 15种酸性香味物质的含量 ,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白肋烟样品中 ,(1)国内外白肋烟均含有相同种类数的香味物质 ,其不同点在于 :①国产白肋烟烟叶的酸性成分总量低于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白肋烟 ,而高于巴西白肋烟 ;②国产白肋烟的中性香味成分总量 (不计新植二烯 )高于津巴布韦和巴西白肋烟 ,略低于马拉维白肋烟 ;③国产白肋烟中的新植二烯含量明显高于国外白肋烟 ;④湖北白肋烟的碱性香味成分总量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的接近 ,略高于马拉维白肋烟 ;⑤国产白肋烟中的杂环化合物 (吡啶、吡嗪和吡咯类 )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 ;(2 )国内 2个主产区白肋烟香味物质的含量在酸、碱、中 3个集分中的差异比较突出 ,即除了湖北上部白肋烟酸性成分的总量低于重庆上部白肋烟的以外 ,湖北上部、中部和下部白肋烟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 ,以及中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条件对白肋烟产、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各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适宜指标分别为移栽-团棵为70%、团棵-打顶为81%、打顶-采收为76%;干旱指标分别为移栽-团棵为58%、团棵-打顶为71%、打顶-采收为69%.白肋烟成熟阶段需水量相对较多,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白肋烟的成熟速度和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及评吸质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在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以下的范围内,表现出随土壤相对含水量升高,成熟速度加快,烟碱含量明显下降,内在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和评吸质量提高.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能明显提高白肋烟产量、产值和等级比重.  相似文献   

17.
(一)烟草传入我国种植约有四百年历史,本世纪前种植的都是晒晾烟类型,烤烟是本世纪初引进栽培,并在解放后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类型的。五十年代,烟草科技部门从国外引进试种白肋烟和香料烟,并已在适宜地区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近几年,又在湖北等地试种马里兰烟取得初步成功。一个以烤烟为主体,类型比较齐全多样的烟草类群已在我国形成。建国三十五年来,我国烟草生产虽因种种原因经历了几次起落,又由于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方面的某些偏颇与失误,导致烟叶质量下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中美合作优质烟叶开发试验是在1986年全国推行“计划种植,主攻质量,优质适产,坚持改革,提高效益”发展烟叶生产方针的指导下开始的,经过三年工作,烤烟部分己经完成试验工作,白肋烟部分也已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9.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国产白肋烟烟碱含量偏高、白肋烟特征香气不显著等问题 ,提高其质量及可用性 ,于1999- 2 0 0 1年对我国白肋烟的品种选育、高香味适宜烟碱栽培调制技术、质量与香味成分的关系、醇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目前国内产区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品种 ;明确了降低烟碱含量和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关键技术措施 ;揭示了国内外、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白肋烟的香味物质组成及其异同 ,考察了生长、采收和调制过程中国产白肋烟 2 0种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 ;找到了白肋烟醇化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变化规律及醇化的最佳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白肋烟在不同烘焙条件下对白肋烟致香成分、常规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性致香成分中吡嗪类、吡啶类、碱性致香成分总量以及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达到了显著相关,同时结合白肋烟感官评吸结果以及白肋烟化学成分含量确定了最佳烘焙条件:烘焙温度120℃,空气含湿量400 g/kg,终端含水率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