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余杰  陈钢花 《测井技术》2007,31(1):21-2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克服了岩性地层对比穿时的缺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是等时的高精度的地层对比,它满足了勘探开发中地层对比等时性和高分辨率的要求.测井资料的纵向分辨率较高,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重要资料.提出了利用测井相分析技术,从测井资料上识别出单井岩性和沉积微相剖面,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划分单井基准面旋回,并进行连井地层等时对比,这为定量地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研究区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层序框架下的地震高分辨率资料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分辨率地震采集、处理取得进展的今天,系统研究数据解释方法就成为紧迫的课题。为此提出了在层序框架下高分辨率地震解释的研究思路。本文简要总结了层序地层学地震解释的基本方法及工作流程;讨论了用地震资料识别层序体及其内部结构的可行性;为实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提出了一些新的地震解释性应用技术;展示了用地震资料识别层序体及其内部结构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陆相盆地中存在有3种叠加方式4种类型的准层序组,即Ⅰ、Ⅱ型加积准层序组,进积准层序组及退积准层序组;论证了陆相层序地层学4分方案的可行性,并建议使用湖泊枯水体系域(LDST)、湖泊扩展体系域(LEST)、湖泊丰水体系域(LF-ST)以及湖泊萎缩体系域(LWST)等术语;总结出了层序界面的4种类型—区域角度不整合面、火山-局部不整合面、湖盆萎缩最大暴露冲刷面及区域性超覆不整合面;指出了生物富集层和油页岩的底界面以及低能量细碎屑与下伏钙质团决和滑塌构造层之间的界面是准层序界面,而规模较大的水深突增岩相界面、较厚的滑塌构造层顶界面以及颜色突然变深的较厚泥质沉积物分界面可作为准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陆相盆地中存在有3种叠加方式4种类型的准层序组,即Ⅰ、Ⅱ型加积准层序组,进积准层序组及退积准层序组;论证了陆相层序地层学4分方案的可行性,并建议使用湖泊枯水体系域(LDST)、湖泊扩展体系域(LEST)、湖泊丰水体系域(LF-ST)以及湖泊萎缩体系域(LWST)等术语;总结出了层序界面的4种类型—区域角度不整合面、火山-局部不整合面、湖盆萎缩最大暴露冲刷面及区域性超覆不整合面;指出了生物富集层和油页岩的底界面以及低能量细碎屑与下伏钙质团决和滑塌构造层之间的界面是准层序界面,而规模较大的水深突增岩相界面、较厚的滑塌构造层顶界面以及颜色突然变深的较厚泥质沉积物分界面可作为准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的滩坝砂体等分布广泛,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30多年来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突破。该类砂体具有储集层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分布规律比较复杂。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地震、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主力含油层段——沙四上亚段划分为2个中期地层旋回和7个短期地层旋回,并指出:短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砂体的类型;中期旋回基准面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加样式及横向展布。  相似文献   

8.
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奥里诺科重油带M区块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确定了不同资料的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特征。将研究区主要目的层Morichal段分为3个Ⅲ级层序,7个Ⅳ级层序和13个Ⅴ级层序。通过单井岩心描述、连井测井对比和地震大范围横向约束对比,建立了研究区Morichal段的层序地层格架,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油藏精细描述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成因地层层序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临南洼陷为典型的陆相湖盆,地层复杂,沉积变化快,经典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湖盆的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层序划分难度较大。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临南地区陆相盆地进行了精细地层分析,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分析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一个地震层序模型,以代替地震褶积模型,用以评价地震分辨率的可靠性。地震层序模型由两部分组成:即层序体分界面反射和层序体内部旋回性结构的地震响应。层序体内部旋回性结构的地震响应是带通的,且依层序体的级别不同,分别占有不同的频率位置。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应能描绘低级级别层序体外形,并揭示其内部结构。根据地震层序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流程。强调了声波测井资料在补偿低级别层序体内部结构所需的高频频带中的作用。文中列举了地震资料试处理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震层序模型和所建议的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思路是正确的。经在新疆、胜利以及南海等地区应用,实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定量统计分析,对珠江口盆地PY27-2-1井进行了高分辨率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18个生物事件,划分出17个化石带(或联合带)和18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井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框架.基于对珠江口盆地39口钻井钙质超微化石NN5和NN4带厚度分布特点的分析,认为“上薄下厚”是这两个化石带在盆地内分布的一般规律,PY27-2-1等井出现“上厚下薄”则是在非正常海相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现象,文中对“上簿下厚”和“上厚下薄”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克拉玛依上亚组(T2k2)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微相相序叠加样式与界面特征,共识别出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共识别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详细分析了各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发育的特征.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对研究区中期基准面旋回进行连井对比,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对砂体进行对比,提高了砂体对比的精度,并通过分析确定层序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与基准面旋回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这个实例研究表明了多道地震属性及中子神经网络的模型识别能力的优势,并预测了西得克萨斯洲Pegasus油田的储层几何形态和孔隙分布的情况。这项研究采用了神经网络的优势,综合了地质,井孔和地震资料,文中的实例表明了新的神经网络方法及地震道反演的更传统的方法在用于估计孔隙度方面获得进步,我们的步骤是一种较直接的,但是需要仔细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总地震资料可靠的进行预测。网络的训练,检测和验证数据库提供了利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工作原理,分析了MT油田砂岩储层层序地层,识别了MT油田砂岩各油层系基准面旋回界面;认为MT油田砂岩含油层系可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层序、10个中期旋回层序、11个短期旋回层序。其研究结论可直接应用于油田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白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以"风暴浪基面"或高水位期三角洲体系的"下超坡折"为陆架坡折的参照物,总结了松辽盆地白垩系层序边界的地震、测井及岩石学标志,划分出了时间跨度约为11.29Ma的7个二级超层序和时间跨度约为1.28Ma的47个三级层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地层格架。对比基准面升降曲线与海平面升降曲线,二者二级旋回变化趋势相似,唯前者的三级旋回频率高于后者,这是局部构造运动及复杂的气候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地层学是一门新学科和新技术,其核心是地层基准面变化旋回的识别和对比。该文通过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详细分析,对胡状集地区沙河街组沉积地层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从砂岩变化、颗粒粒度变化及测井曲线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总结出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堆积样式和沉积特征,为今后胡状集地区高分辨率地层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白音干凹陷桑合油田识剐出2种短期基准面旋回、5个完整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及7个旋回界面.对小级别的砂体和单砂层进行高分辨率等时划分和追踪对比,以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同时对该区进行层序地层分析,从而建立层序地层模式,为下一步的地质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力海洼陷为辽河油田外围洼陷,勘探程度较低。根据陆相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辽河油田胡力海洼陷九佛堂组和沙海组进行了层序界面识别和多级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将九佛堂组划分为2个中期旋回和6个短期旋回,将沙海组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对旋回层序进行了连井对比,建立了该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