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醉西湖     
尹栋 《水利天地》2012,(8):44-47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北宋诗人苏轼的名篇《饮湖上初睛后雨》让西湖有了一个西子湖的美名。诗的意境,诗的情怀,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流传了千年。一年四季,一拨又一拨的人来,一拨又一拨的人去,西湖总是在喧嚣之中。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水     
正父亲与水的事,有好几处很深的记忆。父亲给我讲起过"挖海河"(根治海河),当时,村里的壮劳力一拨一拨前去,很艰苦,很卖力气,但那时大家都年轻力壮,一群小伙子满腔热情,大家一叫号,就把艰苦条件下繁重的挖土石方任务完成了。他,对此总是津津乐道。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享受着当年先辈们投身建设的各方面成果,心中满含的、涌起的依然是缅怀、感恩。  相似文献   

3.
信江     
信江,东邻钱塘,南接八闽,北毗饶河,西抵鄱湖,全长404公里,是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信江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麓,名玉山水,到上饶市与发源于武夷山北麓的丰溪水汇合后始称信江。  相似文献   

4.
正闽中山水的奇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山美在九曲溪,神采奕奕的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这条举世闻名的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溪水清澈澄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而得名。九曲溪流域面积8.5km~2,全长9.5km,平均宽约7m。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境。游人乘坐从远古小舟脱胎而来的竹筏,冲波击流,荡漾而下,抬头可见山景,俯视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  相似文献   

5.
王晓平 《中国水利》2006,(12):I0004-I0005
武夷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古老的闽越文化、缠绵的柳词文化、厚重的理学文化、达观的佛道文化、醇郁的茶文化,把武夷山点缀得绚丽多姿,丰韵宜人。而这一切,均来自武夷山良好的植被与环境。如果说武夷山良好的生态与环境得益于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那么,武夷山人对生存环境的呵护和热爱则是让武夷山永葆青春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6.
武夷流香涧     
浙江省的武夷山,妇孺皆知,而其中的流香涧却知者甚少。到武夷山的游人,或泛舟九曲溪,或勇攀大主峰,或遨游桃源洞,或仰瞻架壑船……这些青山碧水,异景奇姿,固然令人陶醉,而别有一番情趣的流香涧,却因处于深山幽谷中,往往被人遗忘,很少有人问津。我们到流香涧也是偶然的。游完水帘洞,看罢鹰嘴岩,在路旁一个茶棚里,喝了几杯“大红袍”茶,准备起身往回的时候,纯朴的卖茶姑娘笑道:“何必走回头路呢?武夷的山水  相似文献   

7.
正长汀,又名汀州,位于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南麓。全县辖18个乡(镇)299个村居,总人口53万人,为福建第五大县。长汀是著名革命老区、国家历史文化古城。长汀因水而兴、得水而美,县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流域面积30 km~2以上的河流有51条,河流总长728 km。2013年7月,长汀县被列为45个全  相似文献   

8.
<正>长汀县,古称汀州,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是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流域面积50 km~2以上的河流有23条,河流总长728 km。2013年7月,长汀县被水利部列为45个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试点实施以来,全县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深情嘱托,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在水利部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  相似文献   

9.
巴蜀最初是指长江上游两个比较大的部落。据说巴蜀人的老祖先绝大部分都来自盆地之外:杜宇氏带着一拨人从今云南北部翻山越岭地迁入,开明氏率领他的部下从荆楚地区跋山涉水地走来。  相似文献   

10.
风雨武夷游     
去武夷山的路上,导游小黄向大家介绍武夷山的旅游景点,"我们武夷山风光秀丽,有山有水,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游武夷山,简单地说就是吃喝漂睹。""什么?吃喝嫖赌?"大家瞪  相似文献   

11.
陈晓东 《中国水利》2011,(15):24-25
一、金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概况 江西省金溪县属赣抚平原与武夷山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是一个典型的山地丘陵县。2009年金溪县被列入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09—2011年),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黄岗山水电站地处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位于海拔950米以上的高山,隶属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该处人烟稀少、电力不足,为了发展当地的生产、科研和旅游事业,需要建立电站。该电站要求按“无人值班水电站”设计,并由江西省上饶地区水电局、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共同承担且被列为水利部1988年“冲击式机组无人值班试点电站”科研项目。电站距管理处2km,在桐木关与猪母坑水汇合处,坝址控制集雨面积7.45km~2,  相似文献   

13.
人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人类一出现就始终存在且复杂程度不断加深的一类关系。在对人水关系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水关系学的概念和思考,论述了人水关系学的提出背景和重要意义;构建了人水关系学的学科体系框架,阐述了人水关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水关系学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应用实践;在分析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人水关系学未来全面、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3个方面对人水关系学的发展进行战略布局。为进一步研究人水关系、丰富人水关系学内容、发展人水关系学学科体系及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一、武夷新区对防洪排涝与水生态景观功能建设的要求2012年6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闽政文[2012]221号),将以"建设世界遗产地和绿色生态城"为目标,逐步把武夷新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经济繁荣和城乡协调的闽浙赣交界区域重要中心城市。武夷新区规划范围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建阳区的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武夷山  相似文献   

15.
又到六月,长江,又进入了汛期,一年一度的防汛又要开始了。 如果说“水文化是以水为基础产生的文化现象,是指人以水为基础而进行的活动,在此类活动中人与水的关系,以及在水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成立的话,那么,防汛抗洪,防涝抗旱自然是这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道出了苏州的水乡景象。苏州,自古以来便是水乡泽国。城中是水,城外是水;园中是水,园外是水,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苏州又是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江南盛产才子天下皆知,有水又有文化的地方,文化就会与水有关。当然,水文化的表现是多角度的。笔者看来,苏州地名中折射出的有关水文化的味道就足够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涉及的广东省9个市为研究区域,利用人水和谐理论方法,对研究区2014-2018年共5 a的人水和谐关系进行了量化,并分析了人水和谐关系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中综合考虑影响人水和谐关系的健康度、发展度和协调度3个要素,建立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客观权重和合作博弈论确定综合权重,分别计算3个要素,进而通过要素集成确定人水和谐度。结果表明:大湾区背景下的广东省9市,近5年的人水和谐关系处于“基本和谐”到“较和谐”等级,且有逐渐向“和谐”转变的态势;从空间分布看,大湾区周边的江门、肇庆和惠州3个市的人水和谐度较其他城市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和分担经济高度集中发展带给水资源系统的压力,从而为大湾区未来的综合发展提供优质的水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人水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佩成 《中国水利》2010,(19):62-64
<正>一、人水关系最为密切,在历史长河中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居于主流"水是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水能滋润作物,为人类提供  相似文献   

19.
1.4水危机成因 水危机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出现的临界状态,体现了人水相处的和谐程度.当人水和谐相处时,人与水的关系就处于没有危险、没有威胁、没有事故的安全状态;当人与水的关系长期处于严重紧张的时候,人与水的关系就会演化成危机状态.  相似文献   

20.
提出水文化的概念,是因为水具有文化属性。应该如何认识水的这种文化属性呢?属性,是指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水,本身并不是文化,而是一种自然的物质,有其自然的属性,如水是一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结合;在正常温度下,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透明液体;在摄氏零度以下变为固体,100度以上变为气体,如此等等。但是,当水一旦与人发生了联系,就显示出它的文化属性。水的文化属性是在水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所以说,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