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上前阵子流行一句话:“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有点简单,有些粗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一下。”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3.
闲话人肉搜索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迷》2008,(4)
最近有一个词频频在网络上曝光,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它就是"人肉搜索机"。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巨浪的热门事件大都是因"人肉搜索机"而起:人肉搜索在"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和"华南虎事件"中大出风头,已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社会化网络行为,人们对它也是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4.
在某种程度上,"人肉搜索"将虚拟网络拉回人间。人们总是希望,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真实的社区,没有谎言和妄言。在此方面,"人肉搜索"做了最有益的尝试,它在网民范围内建立了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郭德纲、于谦的相声《败家子》里面有段一支胳膊上戴12只表的经典桥目,想必大家不难猜出这段包袱的原型人物,说的就是"表哥"杨达才吧!实际上,很多诸如此类的网络"扒皮"事件,都是经过网友的人肉搜索这一途径才得以揭露。可以说,一提到人肉搜索就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这种说法一点都不为过。那么,什么是人肉搜索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人肉搜索呢?人肉搜索是指在网络上,针对其他网友提出的相关问题,由"应征者"提供解答的一种信息搜索与提供方式。我们平时所说的"人肉搜索",它是指由现实中的某一  相似文献   

6.
在奖善罚恶、间接规范现实世界生活秩序的同时,‘人肉搜索’引擎却又极易侵犯他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等人格权,这就是‘人肉搜索’引擎所面临的法律困境。总之,笔者希望‘人肉搜索’引擎能够尽量避免侵权现象的发生,并且尽可能发挥其醇化社会风气、实现网络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功能,真正成为网络世界的奖善罚恶令!  相似文献   

7.
《电脑迷》2008,(20):8-9
近来,"网络暴力"一词被频繁提起,恶搞、人肉搜索等新兴的网络行为似乎统统被扣上了网络暴力的帽子。在虚幻的网络上,暴力真的存在吗?它是否已经危害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这仅仅是危言耸听而已?这里让我们看看最具时代特质,站在风口浪尖的"人肉搜索"吧。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肉搜索"成为一个流行词,人工+搜索的模式能够八卦出当事人的几乎所有真实信息。大部分的网民仅将人肉搜索当作猎奇的手段,并没有意识到网络的传播性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影响。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评论直接与当事人连接,给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语境下,"人肉搜索"的积极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可以说"人肉搜索"已经成为民间舆论监督力量的最佳代言人。当然,"人肉搜索"的不可控性和随意性,也让一些无辜者受到了不可逆的骚扰和伤害。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已成网络世界的暴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成名了,他出事了,因为他被人肉搜索上了。 七年来,"人肉搜索"已经成为在网络上风行的一个词汇。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香港《文汇报》刊发了"东方尔"的文章,对这种网络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数码精品世界》2008,(7):17-17
看惯了网络上流传的明星八卦,笑够了网友诙谐幽默的恶搞PS照,见识了网友们团结一心将“人肉搜索”进行到底的决心,你是否有想过,自己有一天或许也会成为某一网络事件的主角呢?  相似文献   

12.
人肉搜索引发的安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起始于2001年,目前已经成为网络上一个最热门、也最有争议的一项应用。支持者把它喻为正义的化身和道德的卫士.并要求扩大人肉范围;反对者把它喻为网络恐怖和网络暴力.并要求坚决封杀。其实,作为一种新的搜索引擎.本身没有对和错,如何正确引导和加强监管.是人肉搜索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鞠哗 《网友世界》2014,(7):18-18
"人肉搜索"诞生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时代。在为网民获取信息、对网络环境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不适当的人肉搜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人格权,如隐私权、名誉权等。在侵权责任方面应当追究网络服务商及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并应从立法角度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4.
清空 《电脑迷》2011,(16):21-21
曾经,打开浏览器登录谷歌或百度搜索未知事物,是大家求知解惑的必选操作,然而,新的搜索方式在强大的网络支持下层出不穷。如果还依靠"浏览器进入搜索引擎"这种古老的搜索方式,那只能说明你太OUT了。搜索需要提速,效率高于一切,我们的目标是:把引擎搬上桌面,让搜索快如闪电。  相似文献   

15.
在"人肉搜索"过程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能"复制"吗?不能的话,就不算是万事笃定,立场也会大有不同,那"人肉搜索"给出判若云泥的答案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共享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涉及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等多种社会因素。“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维护社会正义良知和异化为“网络暴政”的双重社会功能。从法治、德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以及实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等途径对“人肉搜索”进行监管和引导,对于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肉搜索这一现象入手,阐释网络言论自由的现状与特点,通过人肉搜索第一案解析公民隐私权面对人肉搜索时的危机,在最后试图给出平衡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隐私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ChinaRen社区版主 误入人间 路不平,有人铲。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正义感和气愤让网友们发起了“人肉搜索”。当一件事无名利可图,却能让无数人争相参与,一定是它背后的某种东西大家觉得很重要。例如,“虐猫事件”挑战了人们的善良,“华南虎事件”挑战了社会的公信力。四川大地震使人肉搜索更显人性光辉,各大网站包括ChinaRen社区都推出了地震寻亲板块。人性、道德还有正义是人肉搜索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听过这句在网络兴起之初便开始流行的话。但是,如今它要被如火如荼、无孔不入的“人肉搜索”运动改变了。成千上万酌网友都被卷入这场搜索运动,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无论是百度还是Google都无法望其项背。无论你是人还是狗,“人肉搜索”都可以将你打回原形,它就像一张骇人的“网络通缉令”,撒开无边无际的大网,让你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20.
阮娟 《福建电脑》2010,26(1):59-59,47
随着人肉搜索这些有可能深切影响社会认知的搜索领域不断衍生,越来越多的网络暴力不断产生。如何正确对待人肉搜索,如何认识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成了当今网络社会中刻不容缓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