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优化300MW汽轮机高压第九级静叶栅的73A和73B两套改型方案在冲角为-20°、0°和 20°的条件下进行了环形叶栅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在73B中采用了先进的"后部加载"叶型,并精心选择了前后缘直径及合理匹配了出口逆压段长度与逆压梯度值,73B与73A比较,流动性能有明显提高,流动总损失降低了21.8%。  相似文献   

2.
江生科 《热力透平》2003,32(2):124-127,130
阐述了对300MW汽轮机组中压缸典型级进行的优化及优化设计前后的环形叶栅对比吹风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优化设计是成功的。优化设计弯曲叶片总损失比原设计直叶分流叶栅总损失下降幅度为32.3%。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对300MW汽轮机组典型级中压第四级进行的优化,并对优化设计前后进行了环形叶栅对比吹风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优化设计是成功的。优化设计弯曲叶片总损失比原设计直喷分流叶栅总损失下降幅度为32.3%。  相似文献   

4.
某涡轮静叶环形叶栅气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OFC燃料电池和微型蒸汽透平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开发了涡轮静叶片,该叶片采用多个后加载型线堆叠而成,并在风洞试验台上测试其气动性能,研究了不同冲角和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的流动特征。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试验模型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马赫数在0.5~0.9的范围内,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能量损失减小,同时出口气流角度也略有减少;正负冲角对带有后部加载特征的叶栅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在汽轮机设计领域内首次提出了在单缸汽轮机结构中同时采用反动式与冲动式设计相结合的全新设计理念,应用该理念成功实现了IGCC单缸100 MW等级、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的设计开发,解决了该等级联合循环汽轮机组的传统的冲动设计转子刚度不足问题与传统的反动式设计转子推力自平衡难的问题。反动加冲动式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显著提升了单缸联合循环汽轮机组的单机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300MW 联合循环机组AGC功能,尤其是它的负荷变化率作了介绍。通过在调试过程中对所碰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总结了联合循环机组AGC功能的一些特点。该机组已实现AGC的所有功能,并经电网调度考核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7.
采用CFD软件Fluent数值求解了前缘开设涡漩腔的涡轮静叶栅的三维流动,分析了叶栅沿流向各截面二次流及叶栅的气动特性.研究发现在叶片前缘开设的涡漩腔构造可以明显地降低叶栅二次流损失.通过所开设的涡漩腔的深度和角度不同的三个方案的比较,发现深度和角度越大的涡漩腔方案控制二次流的效果越好.涡漩腔的减损效果可以解释为由于涡漩腔的吸取作用,使得边界层内湍流度增加以及边界层厚度减少.  相似文献   

8.
超微型涡轮中极低展弦比静叶栅流场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数值求解柱坐标系下三维定常粘性雷诺时均N-S方程,结合RNG k-ε湍流模型和非平衡壁面函数,获得了超微涡轮中极低展弦比静叶栅流道内部的三维稳态粘性流场,揭示了其独特的流场物理特性和气动损失规律.结果表明:超低展弦比涡轮叶栅中存在双二次流现象;尽管超微燃气涡轮静叶栅高度仅为1.3 mm,壁面影响区占叶高的总高度仍不超过3%;叶片的静压载荷主要由中部孤段承担;总压损失主要发生在近壁区,尤其是吸力面近壁区;静叶栅径向各截面最大马赫数并不是出现在主流中央,而是介于主流中央和壁面之间的一个狭小区域,这可能与通道低能二次流与主流的掺混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高碑店项目联合循环机组生产试制为背景,详细介绍了300MW联合循环机组高中压外缸的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压外缸进行工艺性分析。同时,文章阐述了高中压外缸加工中的各项技术难题,并提出了相应工艺措施,实现了高碑店联合循环机组高中压外缸经济、高效加工;提出水压试验堵板新结构以实现缸体内堵板预紧,设计了详细的升、降压曲线,实现了高碑店联合循环机组高中压外缸水压试验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装机原则和主要设备的技术特点,为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IGCC联合循环的类型与构成部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IGCC联合循环的类型与构成部件。基于联合循环与能的梯级利用基本概念,分析总结了五种常规联合循环的系统结构特点和热力特性;通过比较探讨了现有IGCC联合循环系统多采用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的缘由,并分析了它在IGCC系统和在常规联合循环系统中的异同点;最后阐述IGCC联合循环中主要构成部件的设计选型原则与主要特点。本文研究成果为IGCC联合循环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若干种先进的联合循环,有助于人们把握联合循环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论述了海南洋浦电厂V94.2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改工程的特点、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宏  于兰兰  张栋芳 《热力透平》2013,(4):236-239,301
基于某F级燃机组成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分析了三压再热汽轮机各段主蒸汽压力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找到配合该F级燃气轮机的最优的各段主蒸汽压力,为联合循环汽轮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发600MW汽轮机对东方汽轮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项目管理角度对东方-日立合作型600MW汽轮机开发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燃机联合循环汽轮机ST机组,DIOOE低压外缸的加工试制工艺研究和完善过程为背景.探讨汽轮机整体装焊结构大型结构件的加工方法。重点就大型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控制.汽缸加工技术保障性和效率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形成联合循环机组低压外缸实现批量、高效加工的_T-艺定型。  相似文献   

17.
王佩璋 《热力透平》2007,36(4):203-206,244
论述了燃煤IGCC内涵、国内进展、掌握IGCC核心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安排在"十一五"启动等内容,阐明了空冷式含义和意义、国外示例一览表和著名的英国瑞.豪斯空冷式燃煤IGCC模范电站详情,同时,还有为在当前关停小火电之际,用空冷式IGCC技术改造缺水、少地的小火电老厂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8.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_IGCC_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商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作者阐述了目前世界上的解决这些问题,在降低成本和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及其进展,同时还分析了IGCC在我国可能应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燃气_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前景良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政策,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提高发电效率和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国际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两种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和PFBC-CC。文中简要地介绍了这两种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火电站实际情况,提出应用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系统更新技术来改造我国传统50MW、125MW、200MW火电机组。该文侧重从联合循环系统特点出发,对它们热力特性和技术经济性能进行研究,得出改造3种机组的联合循环系统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改造后联合循环系统节能效果。图5表5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