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工业工程》2007,10(6):31-31
工业管理国际会议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日本经营工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迄今为止已在中国和日本成功举办了八届。本国际会议在中国、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学术上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第六、七、八届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全部被ISTP检索。第九届工业管理国际会议将于2008年9月16~18日在日本大坂举行。会议包括以下内容:大会主题发言,邀请论文宣读,分组论文宣读,企业家论坛,参观企业,优秀论文评选等。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先进生产及管理方法;工商管理;项目管理;研究与开发(R&D);工业管理定量分析;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管理中的应用;全球化商务中的管理;工业管理实践与经验;数字化工厂。  相似文献   

2.
国际稀土开发应用学术讨论会于9月10—14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来自22个国家,约400名中外专家、学者,其中美、法、德、日等外国学者121名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口头发言和墙报两种形式对325篇学术论文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对稀土的地球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结构化学、萃取化学和稀土固体化学与物理等研究前沿开展了广泛地讨论。对稀土  相似文献   

3.
《工业工程》2008,11(6)
9月20日至22日,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200余名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的专家学者云集郑州黄河迎宾馆和郑州大学,参加由郑州大学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E&EM’2008)。本届学术会议以“管理创新与工业工程”为主题,贴近中国经济建设,探讨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创新理论与方法,促进学科发展。校长申长雨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4.
第4届(中、日、韩)东北亚标准合作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4-25日在韩国济州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的政府标准化管理机构的官员、标准化协会人员及研究机构技术专家和学者约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和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马林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吉林省标准化研究院等9名代表组成。  相似文献   

5.
胡刚 《中国计量》2005,(10):79-79
本刊讯 2005年亚太地区质量、测力和扭矩学术研讨会——APMF2005于8月30日至9月3日在韩国济州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有6位同志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 国际海洋结构腐蚀与防护会议于1988年9月6日~9日在厦门科技交流中心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和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联合发起,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苏联、波兰、芬兰、意大利、新加坡等国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其中60多篇在会上宣读,其余论文张贴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托山西煤化所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一届碳纤维学术会议于1983年9月13至17日在桂林举行。从事碳纤维基础研究、开发应用、技术情报与协调工作有关的33个单位8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和报告共52篇。大会发言中,航天部703所代表介绍了美国今年第16届碳素会议有关碳/碳编织物的近况,山西煤化所代表介绍了日本的中间相沥青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和天津大学主办,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香港科技大学、日本管理学会等协办的该会议于8月10日至12日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瑞士、韩国、东南亚、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汇聚一堂,共同研讨面向21世纪世界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大会收到各国专家学者论文200多篇,大会主要议题近20个,其中有“面向21世纪国内外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物流工程”、“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9.
第11届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国际会议(SMMIB’99),已于1999年9月19—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离子束研究专家、物理、化学、材料学家们,在优美、洁净的北京郊外——怀柔聚集一堂,就离子束的研究及应用交流了所取得的成果,讨论了未来的发展。 SMMIB是离子束领域中重要的国际系列会议之一,每两年举行一次。在总共由18名委员组成的国际委员会中,我国有2名委员,即李恒德院士和柳襄怀研究员。过去,SMMIB国际会议均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举行。1997年在美国田纳西举行的SMMIB’97国际会议上,经过激烈竞争,终于争取到了在我国举行SMMIB’99国际会议的主办权。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SMMIB国际会议,又正值世纪之交,显得更有意义。 此次国际会议共有正式代表115人。其中国外学者61  相似文献   

10.
《新材料产业》2004,(10):6-7
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九届国际电磁流变液会议于2004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席为物理研究所陆坤权研究员。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50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副院长和物理研究所王恩哥所长会见了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11.
<正>第五届中日双边小型制冷机会议,于1997年9月16日到20日在日本国大阪市召开,这是自创办低温和超导中日双边会议的15年以来举行的第五次会议,也是第三次以小型制冷机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有27位(来自13个单位)、日本代表69位及韩国的1名列席代表。基本上都从事小型低温制冷机研究、教育和开发,年青人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和国家人工晶体联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于1991年9月18日~2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苏联的专家、学者共三百多位参加了这次晶体材料的盛会。会议共录用报告503篇,其摘要刊登在1991年3~4期“人工晶体学报”上。会议除邀请闵乃本、蒋民华、陈创天等八位著名学者作特邀专题报告外,分为基础理论,熔体生长,溶液生长,熔盐生长,超导材料,水热、凝  相似文献   

13.
<正>“国际低温及制冷会议”于1989年 5月 22 日至24日在杭州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会堂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促进低温工程及制冷方面科技成就和信息的交流以及推进贸易往来。有150余名国内外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即中国、联邦德国、法国、香港地区、印度、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和苏联。在会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中日低温医学研讨会,暨第20届日本冷冻外科与第18届日本低温医学研讨会于1991年11月20——23日在日本福岗举行,中日双方及美国、加拿人、德国、阿根廷等国家的低温医学、生物学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就细胞、组织、器官的冷冻保存及其相关的生物学、免疫学机制,以及冷冻外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的探讨。本次会议集中反映了中日两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低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制冷学会于1983年10月7日至13日,在韶关市和肇庆市进行了冷库空气渗透现场调研讨论会。应邀出席会议有四川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广西梧州肉联厂和本省有关科研、设计、生产、管理部门等共12个单位21名专业人员和学者。与会者参观了韶关地区食品公司冷冻厂、韶关市食品公司冷冻厂和肇庆地区高要肉  相似文献   

16.
每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膜与膜过程学术会议于1999年6月12~1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由北美膜学会、欧洲膜学会及日本膜学会主办.北美膜学会负责具体会议组织及筹备到会专家及学者近600名.会议前期为膜与膜过程的讲习班,会议于14日正式开始.参加会议专家及学者来自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德国、南朝鲜、意大利、以色列、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丹麦、南非、中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会议共收集500余篇论文,其中大会报告4篇,分会报告252篇,10分钟口头报告72篇,墙…  相似文献   

17.
9月29日至10月3日,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科技司司长彭有冬率团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3届国际标准化组织木材技术委员会(ISO/TC218)会议。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法国、奥地利、乌克兰、马来西亚、白俄罗斯、比利时、瑞典等14个国家的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第八届国际高能率加工会议于1984年6月17日至20日在美国召开,它由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美、苏、英、法、西德、瑞典、日本、加拿大等国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也派两名代表参加,并在会上宣读了“爆炸焊接界面冲击压力的计算”。会议按报告内容共分为:爆炸焊接与压接;粉末的爆炸压实;管子的爆炸焊接与塞焊;高应变率下的  相似文献   

19.
由东北大学承办,英国电器工程师学会(IEE)联办,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技术管理与创新》国际杂志协办的主题为“全球经济下的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的第 11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于 2005年 4月 23日至 25日在东北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希腊、荷兰、日本、韩国、新西兰、科威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 1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专家共 1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460篇, 285篇入选。本次会议对亚洲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工程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 0 5年 9月 16~ 2 9日 ,国际腐蚀理事会第 16届世界腐蚀大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这是世界腐蚀大会第一次落户中国 ,也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国际腐蚀与防护会议。据预测 ,届时将有 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 0多名外国代表参加会议 ,还有 5 0 0名国内代表出席。此次会议在我国召开 ,对我国腐蚀与防护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等方面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 ,第一次承办如此大规模和高层次的国际会议 ,对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而言 ,也意味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联系电话 :0 10 - 6 2 32 0 0 80 (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