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特点,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技术和排队随机仿真网络理论,建立了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交通运输系统排队网络仿真模型和高碾压坝施工浇筑过程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研究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运输和大坝浇筑过程问题,通过算例分析,可以看出:采用这种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所得结果可为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大坝混凝土碾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研发了大坝混凝土浇筑碾压质量实时监控系统。规划了系统建设目标和系统功能,建立了系统架构,并选取相应的监控技术予以实现。同时,从工程需求出发,设置监控指标并建立报警机制,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监控流程。监控系统成功应用于丰满重建工程大坝施工现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蕴藏的丰富水能,一批高混凝土坝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在高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处理不当而导致坝体开裂甚至危及坝体安全的事例较为多见,温度控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坝体施工速度和坝体安全的关键因素.埋设冷却水管是混凝土坝人工冷却的一个有效手段,可以实现削减初期温度峰值、减少混凝土温度降至稳定温度的时间的作用.因此,研究冷却水管对高混凝土坝施工过程温度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ANSYS为平台,以APDL开发语言为工具自行编制了混凝土浇筑过程非稳定温度场的计算程序,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进而以该程序为工具,以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浇筑过程为实例,针对天然冷却和有人工冷却措施两种工况进行了温度仿真分析,并研究了大坝浇注完毕后坝体温度场与正常蓄水位下的水荷载耦合作用的应力场分布规律,通过两种工况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人工冷却措施对大坝安全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就水电站大坝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要点进行分析,然后分别根据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案的确定、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原料等的技术要求、施工过程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介绍强震区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的创新性设计及其对大坝地震响应的影响.为提高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对坝体每一碾压浇筑层,横缝的切缝深度仅切割2/3浇筑层厚度,并在切缝中填充无纺布,使横缝具有弱连接诱导缝的性质,达到既能满足温控要求,又可增强大坝的整体性.开发了反映横缝法向开合非线性和径向滑移动接触模型,采用非线性指数型动接触本构模型模拟了横缝的张开、闭合的非线性力学行为,运用摩尔库伦定律模拟了横缝的切向非线性特性.对在建的金安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3条横缝、10条横缝的情形分别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间断式横缝有效地提高了大坝的整体性,大坝横河向位移响应明显减小;金安桥大坝靠左右岸坝段的横缝的张开度明显大于中间坝段横缝的开度值,相应的张开一闭合频率也远高于中间坝段的横缝.所提设计方案已用于实际工程,实践表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推广用于类似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6.
沙牌拱坝 (坝高 13 2m)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本文结合沙牌大坝对 10 0m级以上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如混凝土真空溜管入仓工艺、改性混凝土扩大使用范围、坝面作业、冬季施工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施工水平 ,也可为其它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龙滩大坝是世界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8月25日,武警水电三支队官兵浇筑左岸进水口坝段最后一仓混凝土,宣告左岸大坝浇筑全线封顶。龙滩公司副总经理龙先进介绍,龙滩水电工程左岸大坝主体工程比计划工期提前一个月完工,为实现今年9月下闸蓄水和2007年5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光照水电站施工工期紧,碾压坝坝体上升速度快,排水廊道施工慢会影响大坝混凝土浇筑进度。对坝体中施丁数量较多的“∩”型排水廊道进行优化及技术改进,采用廊道预制拱技术。实践证明,廊道预制拱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施工省力并能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技术优势,对传统的测温光纤结构进行了改进,并成功地应用于景洪电站大坝混凝土温度和渗流定位监测,属于国内首创。在目前国内没有相应规范参考的前提下,首创性地提出了对这一特殊结构形式测温光缆的温度检验方法,并介绍了该光缆的铺设工艺和实测成果。改进后的测温光缆在碾压混凝土中的埋设成活率为100%,光纤温度分辨率为0.5℃,空间分辨率为0.5m。实测成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能快捷、准确地监测大坝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场的变化,为有效地评价大坝安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朝山水电站大坝采用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中也看出混凝土施工的 发展方向。本文对碾压混凝土施工的现状、方法和问题作粗略介绍,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水电站机组AGC与一次调频功能运行现状,并对4号机组进行试验分析,指出机组AGC与一次调频控制存在的配合缺陷,并对不匹配问题进行了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2.
溪洛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大水电站,综合规模和技术难度在世界大型水电工程中名列前茅,建设过程中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并取得丰富的管理创新成果。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溪洛渡300 m级高拱坝智能化建设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大流量高流速泄洪洞和巨型地下厂房建设技术的创新成果,深入分析了采用绿色水电建设理念和环保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创新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大型水电工程“规范、有序、协调、健康”建设管理理念、六目标九支撑项目管理体系、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组织优化方法,以及复杂岩体工程变形协调动态分析方法。上述成果确保了溪洛渡水电站安全、优质、高效的按期建成和稳定运行,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类似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和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建设环境条件最复杂的大型水电工程,需要建设300 m级特高混凝土双曲拱坝,面临众多关键技术难题和安全优质建设的管理挑战。本文遵循“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智能控制理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水电工程建设深度融合,构建了聚焦核心工艺过程与主要业务流程的大坝智能建造技术路线。围绕安全优质高效建设乌东德和白鹤滩两座特高拱坝的工程需求,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全环节实时监控、混凝土温控全过程实时控制、工程全生命期安全与工作性态评价、全坝低热水泥混凝土性能复核、智能建造管理平台iDam深化研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和实践应用,并研发相应的智能化控制设备和管理系统。工程实践表明,智能建造中形成的关键技术及管理平台极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将提升中国水电的核心竞争力,为“一带一路”水电工程开发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纬度严寒寒冷地区特有的气候干燥、干湿交替频繁、昼夜和年际温差大、冻融循环剧烈等恶劣的气候条件,新疆碾压混凝土坝建设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先后建成4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1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本文从混凝土材料、施工工艺、温控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新疆等严寒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坝建设所取得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并对存在的难点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严寒、干旱地区同类坝型筑坝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景洪水电站调速器比例伺服阀发卡故障诊断的提出原因,以及阀发卡故障诊断原理、实现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静海水电站采用混凝土砌石重力坝作为水电站拦河坝,从方便施工和宜于质量控制两方面出发,拟用高流态混凝土胶结堆石筑坝技术,通过现场试验,论证了混凝土胶结堆石坝技术措施效果明显,该技术能够满足大坝设计要求,并且具有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质量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景洪电站水轮机转轮工地现场加工技术,分析了转轮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方法、设施、设备,对转轮的工地制造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情况下,岩石变位计测值并不代表岩石边坡的真实变位,用矢量法原理分析变位计测值可以求得实际变位值的大小,方位和倾角。李家峡水电站在拱坝坝肩开挖和高边坡锚固施工的同时,就埋设了岩石变位计,并率先采用矢量法对施工期的观测成果进行跟踪分析,发挥了指导边界加固设计,检验边坡加固效果,监测坝基开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诸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