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谭恩锋 《山西建筑》2012,(32):198-199,267
结合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第四标段顶进涵施工,介绍了顶进涵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对后背施工及检算、顶进施工、顶进过程中的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为类似工程顶进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框架涵顶进施工是现阶段桥梁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顶进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验算在保证施工的安全及质量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结合某下穿铁路的框架涵顶进施工的具体情况,对顶进过程中的便梁和桩柱的力学及安全性能、框架桥顶进过程中的顶推力以及顶进过程中框架桥内力进行了检算。检算结果确保了框架涵在顶进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及安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田柱 《建筑施工》2012,34(1):15-17
以上海桃浦路下穿既有铁路线框架的箱涵顶进工程为例,介绍了在顶进施工中,通过对基坑底及线路下进行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的方法,采用合理的顶进顺序及有效地施工回填措施,控制了框架高程和方向,顺利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该项施工技术为在软土地基中进行箱涵顶进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聂清文 《山西建筑》2009,35(27):327-328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工期要求,介绍了兰青铁路K166+066框架桥施工过程中的降水方案,D形便梁线路加固工艺及顶进作业具体实施方法,并阐述了顶进施工时的重点和难点及注意事项,指出顶进作业施工应注重前期调查,做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几种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鑫 《建筑施工》2010,32(2):88-89
在进行箱涵顶进双重置换施工新工法的研究同时,对直接顶进施工技术、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和RC施工技术这几种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论证了箱涵顶进双重置换工法的优势,并指出应针对上海地区的高地下水问题和钢管幕顶进进度控制对箱涵施工技术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6.
结合包西铁路复线箱涵顶进法施工实践,介绍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期间的各类防护措施,重点阐述了线路架空及箱涵顶进法的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何涛 《岩土工程界》2007,10(6):82-83,86
结合刘下道箱桥顶进施工,介绍箱桥采用纵、横顶一端顶进施工的方案设计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结合成都铁路枢纽北环线框架桥涵顶进施工的实例,简述了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法在公路下穿铁路线路交叉时的应用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在贫水的西北地区尚无成熟的施工经验;结合纬零街道路改造工程混凝土管道顶进施工,指出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的优点,并根据工程实践,总结出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在贫水砂层中顶进的施工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保证了顶进施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周俊保 《山西建筑》2011,37(11):93-95
针对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府东街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具体阐述了框构顶进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经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动车组运行平稳安全,顶进施工安全正点。  相似文献   

11.
长城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及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遗 产的保护性修缮以修复长城既有建筑病害、根除结构安全隐患 的过程“最低限度干预”但同时“原状保护”为目标。北京长 城遗址顶面植物是导致长城建筑病害发生且持续恶化的因素之 一,但若大规模无差别清除则可能危害长城遗产本体,因而针 对如何科学处置长城遗址顶面植物尚存在学术争议。以北京大 庄科长城保护性修缮工程实践为例,前期已实地调研完成并阐 明长城遗址顶面植物种类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由 其导致的长城建筑病害类型及其结构破坏机理;依据前期已阐 明长城遗址顶面植物定量化评价体系及植物处置原则,进一步 阐述长城遗址顶面植物地上部分清除后残存根系的处置技术体 系,以及利用长城遗址顶面原堆积土及保留植物、分层回填因 修缮剥离的原堆积土及其种子库再生植物形成“软盖层”保护 体系。研究成果为修复长城建筑病害、修缮后在长城遗址顶面 实施“软盖层”保护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兴宇 《山西建筑》2012,38(11):151-153
结合高速公路交叉处长城现状,通过对高速公路下穿长城的方案比选,确定了合理的路线方案,并分析了工程建设对长城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穿越长城的保护措施,为设计人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崔光海 《华中建筑》2009,27(1):67-69
在以文化遗产为背景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由于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遗产保护的要求成为绝对的主导秩序。该文结合对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的案例分析,尝试探讨文化遗产保护规则和此类博物馆设计之间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背景下, 对北京长城线性遗产体系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长城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遗产,周围环境险峻,是不可通达 的。而目前关于长城风景道规划是以定性研判为主,亟须探索 数据驱动的计算型方法,以整合长城沿线数量众多、类型多样 的数据资源,形成定量、综合的线性遗产体系构建方法。以北 京长城文化带为研究范围,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取最 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与多中心性评价模型(MCA)构建长城 线性文化遗产体系并进行测度、分级,借助核密度估计法和典 型案例分析来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类型特征,从而构建北京长城 文化带线性遗产体系。通过展示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线性 遗产体系构建与分级分类方法,拓展了中国线性遗产体系的概 念外延和研究类型,从而精细刻画线性遗产的空间等级与功能 性质,对风景线路体系规划、旅游服务设施配置、线路主题划 定及展示利用策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of the ancient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service life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on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n Jinshanling. Jinshanling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is located in Luanping County, approximately 150?km northeast of Beijing, China [“Beijing China to Jinshanling China.” 2015. Google Maps, October 10. Accessed October 10, 2015].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Great Wall was sustainable during the time period, i.e. the Ming Dynasty, the authors use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guide and fuzzy set concepts (with the centroid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se methodolog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n Jinshanling was fairly sustainable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s hope to open up further research on whether the anci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from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can be sustainable and used in toda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极长城站极端的气候环境和当时的建设条件使先期建筑出现了一些基础病害,为了满足“十五”能力建设期间长城站区规划设计的需要,笔者随21次队赴南极,负责站区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和建筑适宜性区划,为站区建筑物基础设计提供方案、依据和参数。本文介绍了南极长城站的地质条件、地温场特征、已经出现的冻融病害,最后给出解决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长城文化遗产的急速破坏与消失,长城科学系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尤为关键。研究从空间人文的视角,以时空 GIS 为技术支持,建立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明长城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研究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以及高效的技术支持。首先,基于对明长城整体性研究与保护的需求,建立包括长城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在内的数据库构成框架;针对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特点,设计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数据结构与图层分级;现阶段,数据库分析结果可用于长城保护范围划界,同时根据数据库在未来的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作用,实现面向不同使用人群的云 GIS 数据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长城墙体的结构特点,阐述了探地雷达无损检测长城墙体内不良隐患的应用原理与可行性,该方法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河北省山海关市区内的罗城、望洋楼等多处城台和城墙的检测研究,获取了墙体不同介质的有关参数,提出了一整套现场检测方案和资料解释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精度高,速度快,是适合长城墙体检测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解丹 《新建筑》2013,(4):147-150
很长时间以来,金长城被排斥在"长城"范围之外。这一方面说明学界对"金长城"防御体系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金长城与其他长城有明显区别。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在汉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但其规划特点和建筑形式却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文化特质。通过深入的探讨,真实地还原其构筑初衷,为金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吴晶晶 《华中建筑》2011,(10):160-163
明长城沿线军事寨堡聚落,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正受到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建设破坏的双重威胁.该文以明代榆林镇长城沿线的军事寨堡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发掘其在明代边防军政体系中所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与特点的同时,分析军事寨堡聚落的现存状态,针对其在现今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