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从设计、运行方面分析了LNG瓶组气化站区域供气的可行性。LNG瓶组气化站适宜作为区域临时供气的过渡气源,在城市燃气管网的大力发展下,不宜大规模建设。 相似文献
5.
6.
7.
改造瓶组气化站供气系统,并入市政管网,是实现南宁市燃气工程的总体规划,保证居民用气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叙述了南宁管道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在此类工程施工中的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结合实际的LNG加压气化调峰站的生产运行实践,论述了LNG加压气化调峰站的工艺流程、低温烃泵及高压空温式气化器的配置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5种安全事故,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主要阐述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实施机理问题。首先对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实施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实施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及其影响实施绩效的因素,得出只有实施主体之间相互合作才能有效地贯彻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实施的结论。通过对体系实施主体、实施过程、实施效益的研究,提出体系的实施绩效以实施主体的反馈维度、实施阶段的效果维度以及所产生的效益维度3个维度进行表达。最后根据市场均衡和投入产出理论,介绍了体系实施绩效的理论测量表达,指明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探讨了保护资金匮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资金的筹措途径、管理运作以及资金回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州市乡镇道路照明风光互补路灯发电设备容量选择的一些问题,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实际采样测试、收集分析数据,最终得出适合广州乡镇地区风光互补路灯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功率的配置容量,以期能指导本区域风光互补路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与古镇相比,历史村落在其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延续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原因主要是环境恶化、历史联系被割裂及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历史村落特有的空间形态正在逐渐解体,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正在慢慢丧失,它们正缓慢地走向没落和衰亡。因此,如何在村落这一层级展开保护与开发,使历史村落能够继续正常健康地生长,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国家抗震规范和地方规程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抗震节能技术,总结实际工程经验,试验研究了吉林省村镇抗震节能民居地方建造技术,此成果对东北三省乃至我国北方严寒地区的村镇抗震节能民居建设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边缘带村镇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边缘带是城市扩张最有潜力的地带,也是矛盾最集中的地方,要消解这些矛盾单靠城市自身的调节远远不够。本文通过两个位于城市边缘带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实例,研究其特征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提出在发展城市边缘带时应抓住机遇,进行规划调整,建立有序的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20.
根据村镇历史发展、功能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物质要素特点,将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划分为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侨乡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型和名人史迹型六种类型,并归纳出其以水为脉、以祠为宗、以墙为围、以巷为网的村镇整体格局特征以及岭南传统文化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