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旋转模塑用聚氯乙烯增塑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讲,影响旋转模塑用PVC增塑糊性能有五个因素,即PVC增塑糊的流变性能、糊粘度稳定性、脱气性能、凝胶化性能和塑化性能。作者通过对影响PVC增塑糊性能的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确定PVC增塑糊所用原料种类和数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聚氯乙烯(以下简称PVC)增塑糊,是用高分散性PVC树脂微粒加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与增塑剂调制成的糊状物。按其实质它是微细的PVC树脂粒子在增塑剂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 增塑糊具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它的应用性能主要是涉及到糊的流变性以及糊贮存时期粘度的变化。决定PVC增塑糊流变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增塑彻中PVC树脂的颗粒大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PVC糊树脂的增塑糊对PVC材料加工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直接添加PVC糊树脂不能改善PVC材料的加工性能,需要制成增塑糊;②与单独添加DOP相比,添加增塑糊能更加明显地改善PVC材料的加工性能,而且改性效果更稳定;③增塑糊会大大提高PVC材料的雾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糊树脂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以及表面形态等影响增塑糊流变性能的因素,探讨劳保手套用高粘度糊树脂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掺混树脂的用量对不同型号的PVC糊树脂发泡性能、黏度、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于发泡制品,掺混树脂的最佳替代比例为30%(质量分数);②加入掺混树脂可降低PVC增塑糊的黏度,且在放置时间为24h时黏度最大;③加入掺混树脂会降低PVC增塑糊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PVC糊树脂热稳定性、塑化时间、塑化温度、真空脱泡时间、试样厚度等因素对试样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C糊树脂的热稳定性越好、增塑糊脱泡越完全、试样厚度越小,则透明性越好;在保证PVC糊树脂不降解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其塑化度可提高透明性。  相似文献   

7.
增塑糊的流变性能是影响加工工艺与制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加工配方中加入流变性能添加剂可以调节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糊粘度,使之适应糊料的加工工艺和生产出合乎使用要求的制品。本文阐述了PVC增塑糊流变性能添加剂的作用、市场预测、发展概况与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通常的PVC糊树脂热分解温度为160℃,从其流变特性出发筛选了各种热稳定剂及其他助剂,研究出比原来分解温度高出40~50℃PVC增塑糊制备方法,使其应用在热浸渍制品上,不仅保持原PVC增塑糊的一些性能,而且耐热性、透明性、附着力等都有新的改进,因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前言 本文叙述糊状PVC加工中基本粒度分布和增塑糊粘度的关系。 一般糊用PVC含有密集的,平均粒度1μm左右以及单峰或双峰分布的,球形基本颗粒,这种PVC与某些其他成份分散在增塑剂中。形成增塑糊,就可用于加工增塑糊的流变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最重要的是该增塑糊的粘度。 增塑糊中的增塑剂可用图解表示,分为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为颗粒表面润湿的一定厚度的固定层。第二部分为填充颗粒之间孔隙。第三部分为自由增塑剂,起加速增塑糊的流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伟平 《弹性体》1997,7(2):32-37
对影响PVC增塑糊性能的五个因素:PVC增塑糊的流变性能、糊粘度稳定性、脱气性能、凝胶化性能和塑化性能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为确定PVC增塑糊所用主要原料的种类和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旋转黏度计研究了PVC树脂种类、增塑剂种类、掺混树脂加入量对环保PVC增塑糊凝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VC糊树脂聚合度越大,增塑糊的凝胶化时间越长;颗粒呈规则圆状树脂配制的增塑糊,其凝胶时间相对较长;颗粒呈扁片状的树脂配制的增塑糊,其凝胶时间相对较短。增塑剂与PVC糊树脂相容性越差,增塑糊的凝胶时间越长。随掺混树脂添加量的增多,凝胶时间逐渐延长,当其加入量为40 份(质量份,下同)时,凝胶时间从空白时的18 min延长至28 min。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目前由于合成胶乳的应用得到很大的发展,微粒粒径的测定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例如:PVC乳液树脂的初级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是影响增塑糊流变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加工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5种不同牌号的PVC糊树脂制备出增塑糊,研究了PVC糊树脂的颗粒特性对增塑糊陈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粒子可填充在大粒子之间,从而降低增塑剂的填充量,自由增塑剂更多,成糊后初始黏度较低;②与紧密型糊树脂相比,松散型糊树脂的增塑糊黏度稳定性更好;③分子质量越大,真实密度越大,增塑糊黏度稳定性越好;④对于紧密型糊树脂,低黏度的增塑糊在陈化过程中大粒子会发生沉降,导致糊中粒子分布不均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聚乳酸的黏度并降低其加工成本,采用田菁胶对聚乳酸进行共混改性。利用转矩流变仪对聚乳酸/田菁胶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7种增塑剂(甘油、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柠檬酸三丁酯和磷酸三苯酯)及其用量对共混体系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的增塑效果不好,扭矩–时间曲线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塑化峰。当增塑剂用量为10~15份时,其它6种增塑剂均具有较好的增塑效果。以聚乙二醇6000增塑体系为例讨论了加工条件(加工温度和转速)对体系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发现提高加工温度和转矩流变仪转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聚乳酸/田菁胶共混体系的塑化。需根据所用加工设备和工艺合理地选择增塑剂种类及其用量和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发明与生产掺混氯乙烯糊树脂的方法有关,适用于糊分散体的制备,能够得到优质产品。 成糊氯乙烯树脂要求的重要性质(称为成糊PVC)是糊分散体(即增塑糊或稀释增塑糊)是用氯乙烯树脂和增塑剂、稀释剂、稳定剂、填充剂等掺混而制备的,应有优良的流动性有助于在一个宽的剪切力范围容易模塑,该力是在加工期承受的(例如,从糊  相似文献   

16.
刘勇  吉玉碧  徐国敏  杨照  赵红波  谭红 《塑料》2012,41(2):78-80,27
采用PVC糊树脂与掺混树脂复配,研究各复配比例下,掺混树脂对增塑糊初始黏度及黏度稳定性、以及糊制品蒸发残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糊初始黏度随掺混树脂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各体系糊黏度稳定性也相应变差,当CPM-31/SB-100=70/30时,PVC增塑糊的黏度稳定性最差,而CPM-31/SB-100=100/0时的黏度稳定性最好;掺混树脂的加入主要影响PVC糊制品在4%乙酸和正己烷浸泡溶剂下的蒸发残渣性能指标,且当掺混树脂含量为10份后两者残渣结果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7.
吉玉碧  徐国敏  罗恒  杨照  胡智  谭红 《塑料》2012,41(5):24-25,72
研究了几种生产工艺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分子量及分布对增塑糊黏度及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颗粒形态糊树脂中,分子量越大,黏度越小,分子量大小与增塑糊存放稳定性无明显规律;分子量大小比聚合度更能反映与增塑糊黏度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PVC糊用掺混树脂(以下简称掺混树脂)系采用悬浮法制备的一种专用树脂。这种树脂的粒径较悬浮树脂要小(<100μm),且结构紧密,主要用于PVC增塑糊的制备,在糊的组成中代替部分糊树脂。它的主要特征是能大幅度地降低PVC增塑糊的成本,并能获得较低的糊粘度。六十年代初,B.F.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掺混树脂对PVC增塑糊的流变性能,凝胶化性能,糊粘度陈化稳定性及对增塑糊制品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物理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PVC胶乳,采用气流喷雾干燥器较系统地研究了相同性质的PVC胶乳,在不同干燥温度下,树脂次级粒子的形态结构及其增塑糊的流变行为。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表明,提高干燥温度和延长停留时间,会使次级粒子表面发生粘附性熔结,而导致增塑糊流变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