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翠霞  覃孝平 《应用化工》2014,(10):1895-1898
综述了互穿聚合物网络凝胶调剖堵水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互穿聚合物网络凝胶调剖堵水剂的制备方法、原料、配方、性能以及现场应用效果;同时指出了互穿聚合物网络凝胶调剖堵水剂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对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注水开发油田综合含水量不断升高,聚丙烯胺(HPAM)类堵水调剖剂用量逐渐增大或效果变差,研究得也较多。但天然高分子改性淀粉聚合物凝胶类调剖剂研究得相对较少。为了开发价廉、性能优越的调剖堵水剂,本文从性能和结构设计出发,将本身具有链刚性环状结构的玉米淀粉与丙稀酰胺(AM)、丙稀酸(AA)接枝共聚,制得天然高分子改性淀粉调剖主剂,再将其与酚醛树脂交联形成改性淀粉聚合物凝胶类调剖剂。  相似文献   

3.
三元复合驱同水驱、聚驱一样在注入过程中存在吸水剖面分布不均匀,见剂时间差别大,存在高渗透吸水层等矛盾,造成三元驱过程中采油井见效不均衡、化学剂突破时间早等问题。因此,需要在三元复合体系注入前及注入过程中进行调剖,以实现对试验区平面和纵向非均质调整的目的。本文主要对目前大庆油田在三元复合驱应用的高浓、高粘聚合物调剖、复合离子调剖等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现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三元复合驱的调剖时机以及各种调剖体系对油层的适应性。分析认为高浓度聚合物调剖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调整剖面作用,但对于油层渗透率大于600×10-3μm2、渗透率级差较大的井效果不明显。碱性环境下的复合离子调剖及铬离子胶联体系调剖在三元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聚合物微球颗粒调剖剂与凝胶型调剖段塞组合调剖方式,可以在三元复合驱取得较好的调剖效果。该项研究为三元复合驱取得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化学调剖堵水剂产品类型,介绍了各类堵剂的配方组成、性能特点及封堵效率,给出了应用各类堵剂产液增油等情况.结合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各类型堵剂的适用油藏及未来研究方向.通过研究,聚合物凝胶类的堵剂可靠性强,应用范围更广.化学堵剂的耐温性、选择性堵水剂和深度调剖仍然是化学调剖堵水剂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大多数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的层间矛盾、平面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注水锥进现象导致油区见水过早,产量递减,驱油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通过调剖堵水技术来提高采收率[1]。本文对目前最常用的聚合物调剖堵水技术进行研究,以W储层为支撑对三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调剖堵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弱凝胶堵剂、凝胶颗粒堵剂、水玻璃凝胶堵剂对研究储层堵水均是有效的;弱凝胶堵剂对研究区储层堵水效果是最好的,凝胶颗粒堵剂效果次之,水玻璃凝胶堵剂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注水区块现有深部调驱颗粒类深部调剖剂存在耐温、耐盐性差,抗剪切能力低,高压下易破碎,在油藏内使用易分解,很难有效封堵厚油层内的高渗透条带,效果均不理想。为改善高温高盐油藏调堵技术,研制出一种悬浮凝胶颗粒复合调堵剂,主要是由聚合物、交联剂、悬浮凝胶颗粒等物质组成。该堵剂是一种带有分子柔性链的耐温、耐碱基团并且具强度高,韧性大的弹性体颗粒调剖剂,解决目前颗粒类调剖剂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在油藏地质条件下聚合物与交联剂形成凝胶体系的携带液与悬浮凝胶颗粒同时注入,增强了调堵剂封堵效率,提高了堵水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国内油田应用的堵水调剖技术与各类堵水调剖剂的性能、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在油田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化学堵水调剖剂,对今后堵水调剖剂的研究及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庆胜 《安徽化工》2005,31(2):19-21
MT-2型堵水调剖剂是针对特高含水油田而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堵水调剖剂。从pH值、温度、原始渗透率等各个方面对该堵水剂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它可以用于特高含水期的油井堵水和水井调剖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油田用调剖堵水剂的分类、性能、作用机理及应用开发情况,主要对化学调剖堵水剂进行着重介绍,对今后堵剂和调剖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9):2229-2232
以交联有机聚合物为骨架、无机聚合物为刚性填充物、催化剂控制成胶时间,制备低温时间可控冻胶堵水调剖剂。利用单因素控制法研究有机聚合物、交联剂、无机聚合物、催化剂对冻胶强度、成胶时间及初始黏度的影响,对冻胶耐盐性、黏弹性、封堵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机聚合物质量浓度0.2%,无机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2%,交联剂质量浓度0.3%,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05%时,制得强度好、黏弹性好、封堵率高、时间可控等优点的冻胶堵水调剖剂。  相似文献   

11.
赵永鸿 《应用化工》2010,39(3):323-328
采用微孔滤膜过滤实验及长填充砂管封堵实验,研究了新型柔性树脂体系的封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单纯的柔性树脂调驱剂可以对0.45μm及0.8μm的微孔滤膜形成有效封堵,而且随调驱剂浓度增加,其通过微孔滤膜的过滤时间增加,封堵性能增强。柔性树脂-聚合物复合调驱体系对微孔滤膜的封堵性能随聚合物浓度及复合调驱剂浓度增加而增强,但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的存在会使复合调驱体系的封堵性能降低;复合调驱体系在高温下长期放置后,其封堵性能明显变差。柔性树脂-聚合物复合调驱体系在长填充砂管中的封堵及深入性能与柔性树脂和聚合物浓度比有关。柔性树脂及复合调驱体系所具有的封堵特性主要与其在溶液中所形成的分子聚集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鑫  马超  肖杰 《当代化工》2016,(12):2733-2736
针对传统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在油田堵水中的污染和调堵效果差的问题,利用聚丙烯酰胺(PAM)中酰胺基团上的活性氨基与三羟甲基三聚氰胺(TMM)分子中的羟甲基产生亲核反应,制备一种新型低渗透率的油田封堵调剖剂。在以不同原材料配合比、反应温度、不同浓度作为考察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观察PAM/TMM调剖剂黏度变化,最后通过红外光谱、凝胶强度、封堵率等方法或指标对制备的调剖剂表征及性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东河油田油藏地层压力高、温度高和地层水矿化度高的特点,选用耐温耐盐聚合物SD7000研究并优化了适合该油藏的凝胶调驱体系,该体系配方为聚合物0.6%+高温交联剂0.3%+稳定剂0.08%+性能改进剂0.04%。评价了温度、矿化度、p H值三个因素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胶时间变短,凝胶粘度先变大后变小;对p H值适用范围广,p H值在8~10时,成胶时间较短,凝胶粘度较大;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成胶时间变短,凝胶粘度基本不变;室内封堵实验表明,该凝胶体系封堵率达98%以上,具有一定的堵水作用。该研究对东河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吸水膨胀型聚合物堵漏剂的合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芸欣  罗跃  陈利平 《当代化工》2009,38(6):563-565,569
研制了一种吸水膨胀聚合物堵漏剂,该堵剂由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膨润土、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并通过实验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此聚合物堵漏剂的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引发剂用量0.35%;m(AA):m(AM)=3:1;单体浓度30%;膨润土加入量15%;交联剂用量0.06%;体系pH值7.0;反应温度50℃。再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聚合物配方进行了优选。并将优选出的几组配方进行堵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膨胀聚合物具有堵漏性能,且该聚合物具有吸液倍数大、耐盐性好、吸水后凝胶强度较好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JHXD油溶性聚合物选堵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选择性堵水的急需,研制了一类新型油溶性聚合物选堵剂JHXD。试验结果表明:JHXD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其堵水率大于99%,而堵油率仅为10%左右,是一类优良的选择性堵水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高含水窜流型油藏注入水有效利用率,封堵高渗透窜流通道,研制开发出了OYZX深部封窜剂。该封窜剂通过其自身发生形变、恢复作用,封堵高渗透窜流通道,实现深部液流转向。室内研究显示,该封窜剂韧性好、可任意变形、不易破碎断裂、耐温耐盐、热稳定性好;可通过调节该封窜剂使用浓度、控制注入压力,实现定位封堵高渗透窜流通道。将该封窜剂与OYDJ调剖剂组合使用,在胜利孤东采油厂进行深部封窜试验,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安塞油田部分区块进入中高含水期,天然微裂缝发育,裂缝方位多的特点,以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耐温单体C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水溶液共聚的方式,研制开发了一种堵水调剖用水驱流向改变剂,该水驱流向改变剂可封堵裂缝大孔道,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面积。检测表明该水驱流向改变剂具有良好的抗盐效果、热稳定性好,在I型、III型盐水中抗压强度分别达到4564 N和3216N。2012年在安塞油田王窑区应用2口注水井,注入压力升幅为1.9~4.1 MPa,吸水厚度分别从6.4 m、4.5 m上升为10.2 m和12.1 m,取得了显著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18.
Premature polymer production in large quantities from flooding reservoirs is a serious problem commonly existing in some large oilfields in China. This is owing to polymer channeling through high permeability zones or pore passag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odified cationic starch, which can react with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remaining in reservoir formation to form gels in-situ. The obtained gels can reduce polymer channeling and make successive injected water into mid-low permeability zones tha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deep profile control. The rheological property and the gel strength are examined. The singular sand-pack core-flood test results provi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the formed gel system is more effective in plugging high permeability pore passages. Moreover, the parallel core-flood test was conduct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in-depth profile modific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formatio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is gel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oil recovery and effectively reduce water-c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