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超声波在已建结构非破损微破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超声波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内部缺陷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在已建结构非破损、微破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现有脉象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接触式脉象检测的弊端,强调了针对右心系统的脉象检测和研究的重要性.为减小传感器对脉象的干扰并提高检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采用激光进行非接触精细检测的新方法,尤其是针对右心系统首次选择以右中心静脉处的右三脉球(右颈内静脉、右颈外静脉和右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的膨大球囊状管)作为最理想的静脉信号激光采样点.给出了该方法的详细设计并针对该检测装置进行数学计算和信号分析,以及所检测的脉象特征点的病理生理意义.所设计的实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接触式装置存在的脉象干扰、安置麻烦、卫生性差以及不适用破损体表等检测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脉象检测较现有压电接触式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舒适性和多维性.  相似文献   

3.
以西康铁路既有线堰岭隧道病害探查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铁路隧道病害调查中的应用,测试效果明显。和传统方法相比,地质雷达法作为一种无破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便捷、准确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检测整浇钢筋混凝土时,除需检测其按设计龄期的强度外,还要检测其中间龄期的强度.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试验立方试块试验强度,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照国标18105—86,采用非破损检验时,着重选用预埋件的拔出法.在顿河工业建筑科研设计研究院,钢结构科学研究院和混凝土研究院进行的大量科学研究,能确定对拔出锚固装置法的影响因素,骨料的大小以及是否经过热加工.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国标22690—88的采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及时发现地下带金属护层光缆的破损隐患,提出一种通过检测光缆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大小来判断光缆是否破损的方法.该方法在光缆的金属铠装体上施加直流高压,利用采样电阻测量漏电流值,通过计算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实际大小判断光缆是否有破损.搭建了实际测量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最大可探测对地电阻为25MΩ,最低可探测故障对地电阻为5kΩ,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刀具失效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在线检测时域中的信号,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检测数据,得出刀具破损的阈值.实现刀具破损自动报警,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的多功能智能化在线监测仪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该仪器和检测技术可用于大型复杂零件或者薄壁弱刚度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和刀具破损的智能监控.  相似文献   

8.
为查找江、河、湖、海的各种堤坝的裂缝、破损和隐患等质量问题而设计的框架式结构遥控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介绍了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取机器人水动力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自由度运动仿真系统.在运动控制系统体系结构中对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从硬件及软件体系结构两方面进行了介绍.硬件采用基于PC104总线的多板卡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控制器采用美国AMD公司的基于ELAN520的单板计算机以及VxWorks高性能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对软件控制信息流、运动控制算法及用于定位的船位推算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胶粘拉拔法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研究胶粘拉拔法新检测技术.为探索胶粘拉拔法可靠性,与其他非破损检测方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粘拉拔法的混凝土拉拔力与其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检测新老结构混凝土强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激光与CCD图像系统的物体小角度偏转角的检测技术.利用相关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光斑的移动实现微小位移的光学测量,建立了激光反射光位移与转角的定量关系,并应用等强度悬臂梁进行实验验证.检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能实时在线检测、非接触及高精度等特点,在工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免振捣高强膨胀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免振捣混凝土优化设计方法,配制出了免振捣高强膨胀混凝土,该种混凝土的28d免振抗压强度可 以达到60MPa以上,坍落度大于24cm,扩展度约为60cm,不离析泌水,适合于现代混凝土工程。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水泥强度的快速平行对比试验的测试,得出了5h/28d强度比值,基本上解决了水泥快速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拔出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钢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滑移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初始滑移粘结强度和极限粘结强度这两个强度指标,反映钢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文中的建议和结论已列入我国的《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混凝土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水泥混凝土的研究将逐步由宏观向亚微观和微观过渡,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因此,应用分子强度理论来探讨材料的宏观强度理论近期得到发展。借助于它可查明材料的理论强度,以便研制出性能(耐久性、力学性能)良好的新型材料。本文用分子强度理论分析了混凝土的增强措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械强度可靠性指标的迭代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一次二阶矩方法的缺点,对于非线性极限状态函数非常有效.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二向应力强度计算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混凝土二向受力是钢筋混凝上结构计算分析中经常遇到的关键问题,其中二向受压应力强度最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椭圆抛物面强度准则及综合许多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求出二向应力所有三种状态的强度判别分式,能将多种试验研究结果及所归纳的经验公式统一于一个判别公式之中,表明该公式更具有一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强钢T型接头焊缝多次补焊工艺及经过多次补焊后接头材质的变化规律和多次补焊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对高强钢进行了疲劳实验,并推出了疲劳寿命公式.根据Nishida公式计算出每次补焊后焊址的应力集中系数及其与补焊次数的关系,为船检局修改规范,对平台进行多次补焊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由粉煤灰、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硅酸盐水泥熟料及适量石膏组成的复合水泥强度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其强度叠加效应.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优化了混合材料掺量及比例,选择了较为适宜的激发剂.从理论上分析了复合水泥产生强度超叠效应的原因及早期水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岩石残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设计了可以测得岩石破坏后侧向大变形的双悬臂梁式位移传感器,通过对岩石残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研究,得到了岩石破坏后残余强度、变形与围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强砼柱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16根高强砼桩的试验,研究了高强砼框架柱的抗剪性能,讨论了剪跨比,轴压比等因素对破坏形态,开裂剪力及抗剪强度的影响。对现行规范的抗剪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高强砼框架柱抗剪强度研究的空白,可作为编制高强砼设计规范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