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展览会反应热烈中国加入WTO之后,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通信产业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而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信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与革命,也将使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之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通信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加强通信制造业和电信运营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应对入世所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深圳市经济贸易局、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5月18-21日在深圳高交会展览中心联合主办2002中国国…  相似文献   

2.
《印制电路资讯》2007,(1):44-44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在不断的革,新,电子产品制造技术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推动中国SMT-EMS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电子制造企业的应用水平,商讨SMT-EMS行业发展大计,中国本土SMT-EMS企业界的老总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本土的电子制造业发展方向与趋势,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平台,共创中国本土电子制造业辉煌。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电子制造业经过近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新的一年,中国的电子制造产业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又将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壮大呢。为了促进深港两地电子制造行业的技术交流,把握2008年国内外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圳市加工贸易企业协会SMT专委会和深圳电子商会、香港电子商会特联合举办“深港两地电子制造行业专家座谈会”。深港两地行业精英携手,共商电子制造行业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以及先导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还处于较低的技术水平。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应全面把握、充分利用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以及机遇,促进电子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芬 《通信世界》2001,(12):11-11
中兴通讯股份公司不但是中国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而且是中国通信制造业海外拓展的先锋。她为民族通信制造业的群体突破、中国通信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在中兴通讯荣登“中国电子企业百强”榜之际,本刊记走访了侯均贵总裁,以探询中兴通讯公司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电信市场的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从电信行业角度来看,人世可以激发我国电信企业的紧迫感、危机感,迫使我国电信企业尽早融入世界电信发展的主流,为我国电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信设备制造业由于开放的时间比较早,力度比较大,所...  相似文献   

7.
《电子工艺技术》2005,26(2):123-124
[编者按]"发展我国电子专用设备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撑"这已是业内共识.然而,我国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规模仍很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据统计,2003年我国电子专用设备销售收入为34.2亿元,仅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0.2%,而国际上电子专用设备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占比例约在5%~10%.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以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正在快速崛起,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国际竞争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在不断的革新,电子产品制造技术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推动中国SMTEMS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电子制造企业的应用水平,商讨SMT-EMS行业发展大计,深圳加工贸易企业协会SMT专委会联合北京电子学会SMT专委会、江苏电子学会SMT专委会、上海电子制造行业协会SMT专委会特举办第二届中国本土SMT-EMS企业CEO峰会,此次大会的召开旨在组织中国本土SMT—EMS企业界的老总共同探讨中国本土的电子制造业发展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印制电路资讯》2008,(5):107-107
当小型化趋势逐渐成为电子行业的显著特征时,业内的竞争更为激烈,发展方向也更加难以把握。为了清晰阐述小型化趋势为行业带来的技术要求、挑战和机遇,IPC美国电子工业联接协会于近日出版《微电子:小型化未来及其对电子制造业的影响》报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电子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电子制造中心。产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持续提升的电子制造技术,对生产设备的灵活性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电子厂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带来无限的市场机遇。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既能应对挑战又能把握机遇、赢得先机是整个行业都在思考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变频器世界》2014,(1):48-48
2013年已经悄然步入尾声,回顾这一年里中国制造业面临了招工难,材料上涨和欧美工业化的竞争等诸多问题,然而这些难题却给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本土企业为了提高行业竞争力,在“十二五”政策的推动下开始升级转型,更大程度的采纳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技术,这给自动化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进入到2010年,经过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SMT产业开始迅速复苏,产业格局更加理性化,然而产业竞争的激烈化程度却丝毫减弱,新技术、新产品在新的环境下不断涌现,同时各国环保指令的陆续出台,电子制造业所面临的成本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作为电子制造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印刷设备,同样也面临着企业自身与客户成本节约的双重压力,如何才能迎难而上,抓住机遇?为此,我刊特采访了深圳德森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林先生(以下简称周总),听听他们是如何应对客户需求以及国内外设备的考验与挑战的。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中国电子制造业情况不容乐观,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是否该转型升级?如何转型升级?新的市场机遇又会在哪里呢?为此我刊特推出连载系列:中国电子制造智慧创新之道,希望给困境中的中国电子制造业以参考与借鉴。更快地实现中国电子制造的强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印制电路资讯》2008,(2):86-86
当小型化趋势逐渐成为电子行业的显著特征时,业内的竞争更为激烈,发展方向也更加难以把握。为了清晰阐述小型化趋势为行业带来的技术要求、挑战和机遇,IPC美国电子工业联接协会于近日出版《微电子:小型化未来及其对电子制造业的影响》。此报告是受到IPC执行市场和技术论坛成员的委托,评论了小型化趋势的推动力量以及支持这一趋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国电子制造业同比增长15.3%,随后的4、5两月的增长值双双超过两位数。在电子制造业强势增长的带动下,相关的电子生产设备、测试及材料厂商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子商情》2005,(11):31-32
电子专用设备是保障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中国的电子专用设备行业一直处在稳定、健康发展的阶段,现在正保持着强劲地增长势头。但是也应看到国内企业存在的技术落后的现状。这成了国内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发展的主动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以下简称45所)作为电子专用设备研发大型骨干企业,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面。  相似文献   

17.
郑宏 《通信世界》2005,(4):25-26
回顾2004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有辛酸也有喜悦,而更多的则是收获。展望2005年的中国通信制造业,无论是因3G的脚步越来越清晰可能给系统设备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还是因洋品牌终端的卷土重来让国产手机制造企业艰难的日子还要继续,或是国产芯片产业的突破给中国通信制造产业注入更加坚挺的力量,还有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继续按照“走出去”的市场战略驰骋全球通信舞台,挫折中有理性回归,机遇中面临重重挑战,但总的方向是稳步向前。稳步向前是我们对2005年中国通信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的描述,也是我们对通信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份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加入WTO之后,给国内模具制造业既带来冲击,又带来机遇,总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国加入WTO以前,模具进口业务基本上是属于免税产品,国内的模具企业长期以来就不依赖关税壁垒的保护,存活下来的企业很早就经受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考验。而且,加入WTO以后,对国内企业在选择国外进口生产装备和钢材方面提供了更宽泛的选择余地和价格下调空间,为国内模具制造业在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在即,这是全国人民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中国人一种明智的选择;入世必将带来中国经济的“二次开放”和腾飞,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加入 WTO,中国电子配套行业的前景如何?我认为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衰退阴霾笼罩,并逐渐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中国的电子制造产业也受到较明显的影响,中国的电子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