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红楼梦>原著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文化创新和学术创新为切入点,对<红楼梦>的玉文化背景、玉美、玉神、玉宝、玉德的观念以及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运用、贡献,从玉学、玉文化的新观点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定位,提出<红楼梦>的灵魂是玉、是一部中国玉文化流芳百世的经典文学名著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玉文化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国的玉文化有8千年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还要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两种器物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是青铜文化,但是它在清代以后就逐渐消退了;一种是玉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一直以来,研究与探索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各个时期的玉器所承载的文化都是研究的重要载体。对于古代与近代玉文化的研究论述,专家学者的著述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探讨关于中国当代玉文化的现状与创新发展,以及中国玉文化产品如何走向国际市场。1.承前启后——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中国玉文化,传承数千年而经久不衰,是因为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浩瀚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玉的美和玉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潜心研究中国玉文化,遵杨润京先生的嘱咐为<中国宝玉石>的读者写点有关珠宝市场的东西,思考良久,现就"珠宝玉器与生肖文化"方面的常识介绍给大家.以生肖为题材的玉器、黄金饰品、铂金饰品、镶嵌饰品,不但是珠宝市场中的"大宗商品",而且是"永恒的主题",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4.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4,16(4):48-51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远古玉文化在古代国家宗法政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历代礼祭活动中遴选出两个重要礼典——郊天和封禅,详细阐述了郊天与封禅礼祭中的用玉礼制,并分析了玉器在宗法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远古玉文化与中国古代国家统治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翡翠源流之评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宁  齐童 《珠宝科技》2000,(4):46-47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玉与中国人结下不解之缘。从良渚时期拙而生巧的玉器到金缕玉衣,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眺望岁月的长河,玉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而“源流”在此引申为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与“历史”不尽相同的是:谈源论流,不仅仅包含了事物本身的发现或产生,发展或利用的过程,更大程度上,蕴含了文化、社会等非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有着六千年玉文化的载体,玉、可以探究其源流,而一般意义上的矿物矿石,其发现、冶炼则只能称之为历史。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玉石资源的国家之一,具有文…  相似文献   

6.
刘国祥 《中国宝石》2003,12(1):196-197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时间最久远的民族,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数量的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玉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中国玉文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玉文化推广展&#183;菜百典藏&#183;施禀谋玉石画展”于2009年11月4日-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如期举办。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重视和推崇玉,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在古代识玉的基础上,依照玉石成分性质的不同,把玉分成了若干种玉石,冠以种种玉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美还是以软玉(和闻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只是在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  相似文献   

10.
四大名玉     
《中国宝玉石》2020,(1):126-129
<正>历史上曾有四大名玉之称的是新疆和田软玉、辽宁岫岩蛇纹石玉、河南独山产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绿松石。和田玉在翡翠出现之前,和田玉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是中国古代的玉石之王。"和田玉"一名无产  相似文献   

11.
正由戴铸明教授著述的珠宝书籍——《玉山解惑》于2014年3月上旬,由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现已开始面向全国发行。《玉山解惑》定价$:49.00元,书中选录了近二十年来作者在珠宝行业和学科发展中实践、思考和研究等有代表性、也得到行业认同或赞誉的十二篇文章。文章涉及对中国玉文化、珠宝历史迷案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珠宝科技、珠宝市场规范、珠宝行业发展、翡翠质量评定、云南黄龙玉以  相似文献   

12.
玉一直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珍宝之一.它不但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也是情操和道德的化身,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有"玉是精神难比洁"之句.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说过:"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湘晨 《中国宝石》2003,12(1):187-189
昆仑山位于新疆南部,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和田玉矿藏.中国玉文化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今已有一万二千余年的历史,其中和田玉以其无与伦比的品质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脉,它被奉为"真玉",为历代宫廷所用.昆仑山采矿的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秦汉.从每年五月冰雪消融,到九月大雪封山之前,是一昆仑山的采玉季节.  相似文献   

14.
正"黄龙玉"这一概念的出现,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时日不长,但却以"黑马腾空"之势引发了十分热烈的景象:学术、业界争论不绝,市场跌宕起伏……近日,有关媒体又连篇累犊:"黄龙玉泡沫破灭"、"黄龙玉是只烫手山芋"……"黄龙玉"到底怎么了?作为珠宝业者,值得关注,我斗胆称其为"黄龙玉现象"。华夏民族早在一万两千年以前就开创了玉器,玉文化延绵至今,曾经有哪一个玉种能够在这么短  相似文献   

15.
豆腐文化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是中国人创造发明的,这无用怀疑.但是谁创造发明,在什么朝代始创造发明的,至今有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打开网页,搜索"豆腐"一词,有上万个贴子.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是关于豆腐菜二是豆腐营养:三是豆腐文化.其中豆腐文化包括豆腐发明,豆腐与名人,关于豆腐的诗词歌赋等.网页上引用朱伟<考吃>一书中的"豆腐"一文最多,"清代汪汲的<事物原会>记,周代已有豆腐,可惜在先秦的古籍中,至今未找到证据."最早的记载见于五代陶谷(903-970)所撰<清异录>"小宰羊"条.众多说法豆腐为公元前2世纪淮南王刘安所创制.此说源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16.
陈英  吕九芳 《家具》2014,(2):1055-1056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朝代的更迭成就了灿烂的家具文化。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朗朗上口的文字记录了古人的生活状态,再慢慢发展到艺术巅峰时期的唐诗宋词和元曲,或是抒情,或是言志,都可以从中挖掘出家具的意象,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同样作为文化瑰宝,诗词歌赋的演变可以说与家具发展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从诗词歌赋中品味文人气息与艺术情结,并领略家具的进化历程,了解古时所用的家具木材与种类,以及文人墨客是怎样用家具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玉石珠宝历史悠久,在长久的时间里,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近20年的时间,中国珠宝首饰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中国的传统珠宝的玉石珠宝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期《时尚北京》带大家了解一下翡翠的知识,明白一些行话,希望能为您选购翡翠饰品提供一些帮助。翡翠有玉石之王的美誉,属于  相似文献   

18.
食玉是魏晋六朝时代的一种流行风气,其积极价值在于以一种粗俗的现实主义精神破坏了汉儒的形式主义比德于玉观,建构了玉审美的俗世主义精神取向,也为复兴先秦以玉类比人之美的生命精神创造了条件。玉石和玉雕本身的美,高度契合六朝美学对自然与人格之美的推崇,在《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等美学经典中,可以看到当时人心中玉之审美经验的高度。因此,六朝,并非一般认为的"古玉"衰落期,而是中国传统玉文化审美转折与范型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宝玉石》2006,(4):88-89
深圳市姚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集设计,加工,生产,销售玉石饰品的国际化公司,姚氏几代人传承中国“玉文化”的精髓,秉承“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精神,创建和发展了姚氏珠宝公司。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史是中华文明史最光辉灿烂的核心,在人类文明史中,只有玉——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的载体,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太阳,照耀着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随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而兴衰。近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呈现出古代玉文化的辉煌,而我们的玉文化研究却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玉文化研究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席,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