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凤鸣 《电气时代》1995,(10):26-27
由电机学可知,变压器的损耗分为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有功损耗是变压器运行时自身的损耗,而无功损耗会引起电力系统有功损耗的增加。因此,无论是变压器的有功损耗或是无功损耗都会引起系统总耗损的增加。在考虑煤矿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时,应同时考虑有功与无功损耗。 一、煤矿单台变压器运行时损耗 当煤矿电力系统中一台变压器运行时,其损耗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运行时,线路和变压器中将会产生电能损耗。这部分损耗一般占系统有功功率的10%~15%,有的农村电力网高达20%~30%,这些损耗将使电能成本增加。因此,降低配电网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运行时,线路和变压器中将会产生电能损耗。这部分损耗一般占系统有功功率的10%-15%,有的农村电力网高达20%~30%,这些损耗将使电能成本增加。因此,降低配电网的功率和电能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仁源 《电气时代》1995,(7):20-20,15
电力网运行时,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将会产生功率和电能损耗,这些损耗将使电能成本增加。根据统计数字表明,线路和变压器中的有功功率损耗约占系统总的有功功率损耗的80%~85%,因此,设法降低电网的功率和电能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5.
由电机学可知,变压器的损耗分为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有功损耗是变压器运行时自身的损耗、而无功损耗会引起电力系统有功损耗的增加。因此,无论是变压器的有功损耗或是无功损耗都会增加系统总损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大于有功损耗。在研究煤矿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时,应同时考虑有功与无功损耗。一、煤矿单台变压器运行时的损耗当煤矿电力系统中一台变压器运行时,其损耗3I”;为西PI一凸Ph十足凸Ql)一凸八十严面八十*户Q.;十声儿面O一面几十K峪0+B’(凸PK+K吩K)式中凸Ph一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凸*。一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凸P。一变压…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前电力系统保护整定、备用电源自投装置配置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分析常用接线方式下各种运行方式变压器损耗,针对相邻日负荷曲线相似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考核日时段变压器损耗进行运行方式优化选择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日时段的变压器损耗的电能为考核对象,对变电所运行方式进行优化选择。将对变压器损耗电能的考核转化为对日时段内变压器平均损耗功率的考核,通过推导证明了日时段内变压器平均损耗功率就是当变压器负荷等于日时段内的等效负荷时的损耗。  相似文献   

7.
变电所的经济运行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变压器经济运行来实现的。变压器在传递电能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损耗约占整个电力系统损耗的30%左右。通过减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来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通过变压器并联运行,合理分配负荷减少电网损失。两台变压器,总输出功率一定,各台变压器在不过载的条件下按经济分配系数分配负载才能使总的变压器损失降低到最低,此即  相似文献   

8.
配电变压器在供用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失约占整个电力系统损失的15%~20%,而开展变压器经济运行是节约电能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中小型企业日负载波动较大,却始终由1台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造成较大功率损耗的情况,通过具体的理论计算,提出增设1台小容量变压器在低负荷时替代原变压器以大幅减少变压器的无功和有功功率损耗的措施,并经实例分析验证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经济角度研究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最佳化问题。一、按年运行费用最小的原则确定最佳功率因数年运行费用一般由补偿后无功功率所产生的有功电能损耗的年电费,电容器本身的有功电能损耗的年电费和电容器的年折旧维修及固定资产税费用三部分所组成。即:  相似文献   

10.
我国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系统可以带电运行两小时。本文针对以上现状,补足之前关注上的缺失,专门研究了该情况对配电网负荷侧和电源侧电能计量回路的影响。本文推导了电能计量装置分别装设在负荷侧和电源侧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能计量回路的数学物理模型,以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前后配电线路有功损耗变化的表达式,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得出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对负荷侧电能计量回路无影响但对电源侧电能计量回路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赵贤龙  冯锴 《电气时代》2011,(6):66+73-66,73
近年来,由于电网不断发展,容量逐渐增加,工业的发展使感性电动机增多,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剧增.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第四讲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能质量的控制(上) 一、电力系统自动调频的任务及调整准则 在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下,电力系统的频率是一个全系统一致的运行参数。当电力系统的总出力与总负荷(包括线损)发生不平衡时,电力系统的频率就要发生变化。由于电力系统的负荷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任何一处的负荷发生变化,都将会引起全系统的功率不平衡,因而导致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动。所以,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电力系统频率的监视和调节。频率调节的任务就是当频率偏离额定值后,必须相应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使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的偏离维持在允许范围之内(根据我国电能质量指标的要求,规定频率偏差不得超过±0.2赫)。  相似文献   

13.
无功功率补偿对电力系统有着重要意义,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稳定电网电压,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小网络有功功率损耗,提高输电能力,为系统提供电压支撑和提高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荷,如交流电动机、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平台油井数量持续增加,钻井平台负荷不断增大的实际情况对平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负荷增加造成的线路损耗使平台电力系统普遍存在末端电压偏低、供电变压器负荷率较高的问题。同时,变频调速器的广泛使用则带来5,7,11等奇次谐波含量较高,电能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针对以上问题,以SZ36-1WHPE平台为对象,提出采用无功就地补偿的方法提高供电品质、降低线路损耗[1,2],并在海油系统内首次利用DDRTS(电力系统实时暂态仿真系统)进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可行性研究及补偿效果预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1电压监视的原理及作用电压能充分反映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平衡和合理分布,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电压过低时,系统无功不足,输变电设备送电能力将减低,电动机启动困难且输出功率降低,电网功率损耗和能量损耗大大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压崩溃和系统瓦解,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当系统电压过高时,电气设备使用寿命将缩短,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功率损耗增加,电网谐波将加  相似文献   

16.
正李关定高级工程师宝钢股份公司能环部电气主管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要建立在定期的电能质量测试评估基础上,是一项长期的技术工作,进行定期的测试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电力系统中有大量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高次谐波、有功和无功冲击,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危及其他用电设备进而破坏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力负荷急剧增长,大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电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大功率非线性动态负荷增加,电力负荷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能测量算法失准,引起电能表计量超差的问题,文中构建了有功电能卷积和测量算法,以及有功电能累加功率阈值约束条件;通过分析低通滤波器输入端功率阈值判断方法是导致传统有功电能测量算法失准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改进约束条件的有功电能测量算法,采用抽样响应系数矩阵抽取方法,进一步提出了非交叠抽取动态有功电能测量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约束条件的有功电能测量算法与非交叠抽取动态有功电能测量算法的误差小于传统电能测量算法,可有效解决动态情况下传统电能测量算法失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电能作为研究对象,以改善电能计量方式为研究目的,首先分析了负序电能产生的原因,研究了不平衡负载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然后讨论有功功率电能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建议设置基于奖惩机制的正序有功电能计量方式;最后搭建了牵引网及恒功率牵引负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对称负荷吸收负序电能降低电网不平衡度,不对称负荷释放负序电能并增加了电网的不平衡度,验证了正序有功功率计量方式更合理。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电力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荷吸收的有功功率进行了理论推导,建立了基于炼钢炉等典型非线性负荷的仿真模型,并在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平台上仿真实验研究了非线性负荷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线性负荷向电力系统注入谐波功率,并对电能计量装置产生负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叶秋红 《电气开关》2014,(4):100-102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功率因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系统的有功功率、影响供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功率因素的变化也使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改变,影响电压质量.此外,负荷功率因数的改变还使发电机转速改变,影响电力系统的频率.因此适当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不但可以充分地发挥发电、供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电压质量,而且可以提高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为用户本身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