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河底”冲刷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总结了前人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分析“揭河底”现象机理的基础上,根据龙门水文站的实测资料,给出发生“揭河底”现象的两个条件,即:r/r~1-rHJ>0.01m及含沙量S>500kg/m~3.前一个条件表示成片河床可以被水流冲起,后一个条件表示冲起的泥沙不增加水流的挟沙负担,很容易被带走.文中进一步解释了河床成片冲起的原因,这是因为高含沙条件下,单颗粒泥沙比成片河床更不容易起动的缘故. 上述准则受到实测资料的检验,符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黄河龙门长河段揭河底冲刷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龙门站近几年掀起泥块露出水面再坍塌消失现象的观测分析,进一步认识到:这种现象既不是高含沙、大流量水流的特产,也不是长河段揭河底冲刷的主要现象;1954年9月洪水不属于长河段揭河底冲刷洪水;1951年以来7次长河段揭河底冲刷均未发展到黄淤49断面(老永济);揭河底冲刷洪水,主要是由吴堡-龙门区间为主的暴雨洪水组成的。解剖各次长河段揭河底冲刷洪水过程的分段冲淤变化性质,较合理地计算了7次揭河底冲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3):14-16
黄河中游的高含沙洪水常会引起河床的"揭河底"冲刷。根据力学基本原理,考虑淤积物受到的重力、浮力和沙粒之间薄膜水附加下压力、黏着力等的影响,利用淤积物失稳临界受力平衡条件推导出了均匀流态下分层淤积物失稳临界瞬时底速表达式。经模型试验数据及原型观测数据检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揭河底冲刷现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1964~1977年六次揭河底冲刷洪水来源,除1970年8月一次洪水来源为府谷吴堡区间的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粗沙区暴雨洪水外,其它五次均为吴堡龙门区间的暴雨洪水。渭河1964~1992年七次揭河底冲刷洪水均为泾河的高含沙量洪水,主要来自马连河、蒲河和红河。黄河、渭河的揭河底冲刷的共同点是高含沙量大洪水,长河段的自上而下的沿程主河槽冲刷。黄河小北干流主河槽宽浅,单宽输沙率小,冲刷河段短,均未超过潼关;渭河主河槽窄,单宽输沙率大,冲刷河段长,1966年、1977年均发展到潼关和与溯源冲刷交会,导致潼关1000m3/s水位降低1.0~2.3m。  相似文献   

5.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试验和实测资料分析,首先改进了非均匀沙本沉速公式和挟沙力公式,使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河床的冲淤特性,特别是反映像揭河底冲刷这种剧烈的冲淤变形。冲淤量的确定按不平衡输沙公式及沙量平衡方程推求,文中给出了渭河、北洛河及黄河北干流一场高含沙大洪水揭河底冲刷过程的验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冲刷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揭河底”冲刷是高含沙洪水与河床边界矛盾对立急剧转化的必然结果,防止“揭河底”冲刷关系在于改善河床边界条件和水沙条件。提出了加强工程维修管理,加大河道治理力度,适时调水调沙,做好监测预报和水土保持工作,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揭河底”发生前,河床上存在着不同时期形成的淤积物,随着淤积条件的变化,河床纵比降和横断面形态会进一步调整,当河床调整到一定程度时,若发生“晾河底”等现象,则为河床成层成块淤积物的形成以及块体边界剪应力及层间黏合力的消弱创造了条件,若遇大中尺度涡漩形成,垂向能量向底层传递,垂向紊动,脉动特性增强,在忽略层间黏合力和块体间的边界垂向剪应力条件下,水体可能掀动的河床淤积物块体厚度,取决于河床淤积物块体密度,浑水体密度以及作用在淤积物块体上下表面的脉动压力的最大可能振幅之和,脉动压强与时均压强的大小无关,大致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成正比,在合理确定和表达糙率系数及平均流速后,推导出了洪水可能掀起的淤积物块体最大厚度计算表达式,当河床淤积物块体厚度小于此计算值时,涡漩引起的垂向脉动特征增强可能在随机条件下促发“揭河底”发生。  相似文献   

8.
一、河道概况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称黄河小北干流,河段长132.5公里,为藕节形哑铃状,平均河宽8.5公里,上段最宽13公里,下段最宽19公里,中段为3—5公里,两岸高崖之间河道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其中河槽面积450平方公里,滩地面积657平方公里,流经山西省河津市、万荣县、临猗县、永济市、芮城县边境,上段有汾河汇入,下段有渭河及北洛河汇入。  相似文献   

9.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其多年平 均年径流量为80.6亿m3,多年平均输沙 量为3-86亿t。渭河下游(咸阳铁路桥至 入黄口)全长208km,其中咸阳铁路桥 至耿镇桥间37km河段属游荡性河道,河 宽1.2-1.5km,比降6.5(?);耿镇桥至 赤水河间63km河段属过渡性河道,河宽 1.0-3.0km,比降5(?)1.4(?);赤水河 以下108km河段属弯曲性河道,河宽2- 3.3km,比降1.4(?)-0.7"(?)。  相似文献   

10.
江恩惠  曹永涛  张清 《人民黄河》2004,26(7):6-7,11
对目前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在目前黄河水量显著减少、河道淤积萎缩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开展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机理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课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其成果对丰富河流泥沙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加深对高含沙洪水特殊造床机理的认识,完善黄河等多泥沙河流的综合治理方略和防洪工程的安全措施等具有重大意义。要使本项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力学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生“揭河底”冲刷河段的来水来沙情况及“揭河底”冲刷过程中有关水文泥沙资料,建立清晰的“揭河底”过程的物理图形,并借助实体模型开展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