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剂法加工花生的工艺及设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任何植物油料中除含油外,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长期以来比较缺乏的营养成分,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这些蛋白质往往在取油的过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变性或破坏,致使难以再行提出而供作食用.只能作为价值较低的饲料或肥料.传统的取油方法如:机械压榨法、溶剂浸出法以及水代法都是纯粹以取油为目的.而对所得饼粕是不加重视的.不仅如此就以目前大力发展的溶剂浸出法来说,虽然它的出油效率是令人满意的.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如毛油中杂质含量高.精炼损耗大.溶剂挥发性强、易燃、易爆、对工厂的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普遍推广溶剂浸出法制取油脂,目前国内已建立了300多个浸出厂,浸出法比压榨法多出油3~5%,对我国增产油脂起了重要的作用。浸出法取油带来了一个问题是浸出油、粕中残留一定量的溶剂,对于浸出厂的溶剂损耗,贮运过程中的安全及油、粕品质均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严格地控制浸出油、粕的溶剂残留量,需要一个较简便而准确的测  相似文献   

3.
以橡胶籽仁为原料,采用压榨法、浸出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和水酶法制备橡胶籽油。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油脂提取率、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油脂提取率最高,水酶法的最低;水酶法得到的橡胶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较高;浸出法所得橡胶籽油的酸价最高,压榨法的最低;压榨法橡胶籽油过氧化值最高,水酶法的最低; 4种提取工艺所得橡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压榨法取油及有关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浸出法取油技术的发展,油脂制备工业的现代化方向也必然由浸出代替压榨。然而,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压榨法,或者因其历史原因和人们的习惯;或者由于油料品种多样化与压榨工艺的简单性;以及浸出法本身存在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油、粕质量;存在一些不宜浸出的油料品种(如小宗野生油料)等。因此,可以予见,在今后相当长期内压榨  相似文献   

5.
目前提取植物油的方式有压榨法、溶剂浸出法和水酶法,水酶法相比于压榨法和溶剂浸出法具有提油率高、工艺简单和制油品质良好等优点,一定程度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文章综述了水酶法制取植物油的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常用的酶制剂的种类、破乳及植物油品质等方面,并对水酶法制备植物油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普遍推广溶剂浸出法制取油脂,这种方法比压榨法可多出油3~5%,对我国增产油脂起了重要的作用。溶剂浸出法取油带来了一个问题是浸出油中残留一定量的溶剂,因为在一些浸出油厂中由于脱臭设备条件较差,或操作不当,使浸得油脂中带有微量溶剂,为了保证食用浸出油品质、控制油中残留溶剂,需要一个比较简便而精确的测定方渗,过去曾有人研究过用烘箱法、闪点法、折光指数法、线性比色法等方法来测定油中残留溶剂,但这些方法由于灵敏度低,对于溶剂含量在300ppm 以下的浸出油就不能准确检出。因此这几种方法只能作为检验浸出毛油中残留溶剂。由于气相色谱法在分析技术上的应用日益广  相似文献   

7.
研究超声波辅助溶剂浸出法提取巴塘核桃油的最佳工艺及其脂肪酸组分。通过单因素以及L9(33)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单次超声时间与间歇时间比及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脂肪酸组分,并与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浸出法提取该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7.5 g/mL,单次超声时间与间歇时间比为3:8 s/s,超声时间为10 min,该条件下提油率达到58.90%;超声波辅助溶剂浸出法与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的核桃油脂肪酸主要组分均为亚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且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超声波辅助溶剂浸出法操作简单、快速、得率高,提取出的核桃油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精确有效的参考标准,为广泛开发利用巴塘核桃油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辣木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将最佳条件下的辣木籽油得率及其品质与超声波辅助法、溶剂浸出法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密度5 W/g、微波辐射时间6 min、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辣木籽油得率为36.45%;与超声波辅助法和溶剂浸出法相比,微波辅助法得率最高,所得辣木籽油的碘值最大,植物甾醇、多酚、黄酮含量最多,过氧化值最低,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辣木籽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溶剂浸出法、压榨法、烘烤后压榨法及水酶法4种制油工艺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分析比较了4种制油工艺对葵花籽油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组成、挥发性风味成分、生育酚、角鲨烯及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浸出法制得的葵花籽油酸值、过氧化值最低;制油工艺对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组成影响小;烘烤后压榨法制得的葵花籽油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最多,有51种;压榨法制得的葵花籽油生育酚、甾醇含量高,溶剂浸出法制得的葵花籽油角鲨烯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正浸出法制造食用植物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食用植物油中浸出油溶剂残留量是质量检验主要检测项目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检验介绍了用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食用植物油中浸出油溶剂残留量的方法。食用植物油中浸出油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原理将植物油样品放入密封的气化瓶(顶空瓶)中,在一定温度下,使残  相似文献   

11.
《粮食与油脂》2017,(1):74-78
主要研究了采用响应曲面优化超声辅助溶剂浸出法从美藤果仁中制备美藤果油,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1(mL/g)、浸提温度43℃、浸提时间47min,在此条件下的油脂得率为49.16%。对美藤果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油的品质非常优异,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人体健康,是一种值得开发与研究的高级植物油料。  相似文献   

12.
小麦胚芽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胚芽油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小麦胚芽油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压榨法、浸出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以及水酶法制取麦胚油的工艺,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小麦胚芽油的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工艺, 探究水酶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 研究预处理条件(粉碎程度、预处理温度、时间、pH)和酶反应条件(反应温度、时间pH、酶制剂种类)对葵花籽仁油提油率的影响, 并比较水酶法制油工艺与压榨工艺、浸出工艺对葵花籽仁油品质的影响。结果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最优预处理条件为95 ℃、pH 4.8、60 min; 最佳酶反应条件为55 ℃、pH 4.8、采用复合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各1 mL)、反应3 h; 水酶法提油率可达90.17%。水酶法所制葵花籽仁油的过氧化值优于浸出法, 但酸价高于压榨法所制毛油, R值明显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所制毛油; 维生素E含量明显低于压榨法和浸出法所制毛油; 3种方式所制毛油的脂肪酸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过工艺优化,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的最高提取率约90.17%, 接近其提油率的上限。  相似文献   

14.
传统油脂浸出技术因健康及环保问题受到质疑,因此,具有诸多优点的新型浸出制油技术得到关注.本文论述了4种主要的新型溶剂浸出制油技术的特点,同时对新型溶剂浸出制油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新型混合溶剂浸出法及其3种不同的混合溶剂体系乙醇-己烷、甲醇-己烷、丙酮-己烷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型混合溶剂异丙醇-环己烷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新型浸出制油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麦胚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麦胚油的制取方法和一般植物油籽制油一样有三种,溶剂浸出法,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 1.1 浸出法将麦胚轧扁后用溶剂萃取。这种方法对含油量较小的麦胚是适用的,对麦胚油的成分无影响,且出油率高、粕中残油量少,剩余的脱脂粕便于保存、有利于做食品、饲料及微生物培养基等之用。工业上常用的溶剂有正已烷或低沸点直链石油醚等。浸出的麦胚油中含有磷脂,游离脂肪酸、高级醇、色素和有臭成分等,需进一步精炼,精炼时要注意油中残溶量达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油茶籽油提取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油茶籽油提取中常用的热榨法、冷榨法、传统溶剂浸出法、亚临界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水代法、水酶法的提取原理、优缺点等,对不同提取方法的油茶籽油提取率及其脂肪酸组成、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功能性成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油茶籽油提取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孔凡 《中国油脂》2021,46(6):15-20
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浸出法以及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黑水虻油,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压榨和浸出制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3种方法的提油率、黑水虻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压榨法提取黑水虻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炒温度140 ℃、蒸炒时间30 min、黑水虻幼虫粉水分含量5%,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54.10%;浸出法提取黑水虻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出温度60 ℃、浸出时间5 h、料液比1∶ 5,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78.95%。3种提取方法中,浸出法的提油率最高,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次之;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黑水虻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浸出法所得的黑水虻油的水分含量最低,压榨法的水分含量最高;3种提取方法的黑水虻油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黑水虻油饱和脂肪酸中月桂酸含量最高,为16%~20%,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较高,分别约为22%和20%。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油脂工业采用浸出法取油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三百多个浸出厂,为国家增产大量的油脂。浸出粕是浸出厂的主要付产品,如果粕中残留溶剂过高,不仅影响饲用品质,增加溶剂损耗,提高生产成本,而且也会造成在贮运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危险,因此浸出厂必须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控制出厂粕的溶剂含量。为了了解国内浸出厂生产粕中溶剂残留情况,我们请各省粮食局工业处协助收集粕样,并要求注明生产条件与日期,迄今共收到样品50个,经气相色谱测定其结果如附表,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各地的浸出粕残留溶剂量除了广西南宁粮油综合加工厂和山东鱼台县粮食加工厂的粕样,溶剂含量超过700ppm(一般控制指标),其余均未超过。从糠粕和菜籽粕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胚油浸出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波稳定化后小麦胚芽作为试验原料,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植物油抽提溶剂,建立了浸出法提取小麦胚油优化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原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提取时间对麦胚出油率的影响等单因素试验。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溶胚比值、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建立了小麦胚油浸出法优化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小麦麦胚油浸出工艺:颗粒度为60目筛上麦胚粉碎物,以植物油抽提溶剂为提取溶剂,溶胚比值为20.5∶1,温度43℃、浸提38 min。优化工艺模型预测出油率的理论值为6.67%,验证试验显示小麦胚油实际出油率为6.65%。  相似文献   

20.
对翅果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原料粒度为影响因素,以翅果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比较了浸出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冷榨法和热榨法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翅果油得率和微量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翅果油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0 min、原料粒度80目,此条件下翅果油得率为(28. 32±1. 15)%; 4种提取方法中,浸出法的翅果油得率、VE及甾醇含量最高,其次是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除热榨法的翅果油角鲨烯含量最高外,压榨法的其他指标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