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 Mg Ni 系(PuNi3 型)贮氢合金La2Mg(Ni0.85 Co0.15)9Bx(x=0、0.1、0.2),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主相包括(La, Mg)Ni3 相和LiNi5 相,残余相为一定量的LaNi2 相和微量的Ni2B相,经快淬处理后Ni2B相消失,并且其它相的相对量随淬速的变化而变化。硼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容量下降。不含硼合金的容量随淬速的增加而单调减小,含硼合金的容量随淬速变化有一个极大值。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有优良的活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快淬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铸态及快淬态La2Mg(Ni0 85Co0.15)9Cr01贮氢电极合金主要由(La,Mg)Ni3相(PuNi 3型结构),LaNi5相以及少量的LaNi2相组成,各相的含量与淬速有关.与铸态合金相比较,快淬态合金放电平台电压降低,快淬使合金的循环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铸态和快淬态合金均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Ti—Mn系贮氢合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着重综述了Ni-MH电池负极用的钛系贮氢合金的研究新进展与未来研究课题。研讨了Ovonic电池的发展现状以及为提高Ni-MH电池特性所采用的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发。最后指出了镍氢电池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对贮氢合金结构和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方明  唐仁衡  卢其云  彭能  王瑛 《功能材料》2004,35(Z1):1776-1778
主要针对采用双辊快淬法制备获取的纳米晶稀土贮氢合金热处理前后相结构和PCT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SEM、PCT测试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合金的晶粒尺寸仍保持为纳米晶,从而有利于大电流充放电;合金的晶格缺陷减少,吸放氢平台斜率降低,磁滞减少,成分均匀性明显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充放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AB2型Laves相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对AB2型Ti基及Ti-Zr基贮氢合金进行快淬处理。用XRD和S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相结构,并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研究了快淬工艺参数对AB2型Laves相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快淬对AB2型Laves相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与合金的成分密切相关。对Ti基合金,随淬速的增加,合金的容量显著提高,在一定淬速下出现极大值。快淬对合金的活化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有所改善但不显著;对Ti-Zr基合金,随淬速增加,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而合金的容量及活化性能明显降低。快淬使AB2型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合金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La-Mg-Ni-Co系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总结了储氢合金的研发、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了La—Mg—Ni-Co系AB3型和A2B7型储氢合金。La-Mg—Ni-Co型储氢合金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易活化、动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极有可能替代目前广泛使用AB5型稀土储氢合金。扼要地综述了AB3型和A287型储氢合金在元素替代、制备工艺、合金结构调控和性能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指出了La-Mg—Ni—Co系储氢合金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FeTi系贮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eTi系贮氢合金是一类重要的贮氢材料,作为贮氢介质是具有贮氢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但活化性能和抗中毒性能较差。本文详细综述了FeTi系贮氢合金的氢化性能,活化机理以及改性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改善Mg2Ni合金的贮氢性能,用Cu部分替代合金中的Ni,用快淬工艺制备了纳米晶Mg2Ni型Mg20Ni10-xCux(x=0、1、2、3、4)合金。用XRD、SEM、HR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用自动控制的Sieverts设备测试了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用程控电池测试仪测试了合金电极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结果表明,所有的快淬态合金具有纳米晶结构,Cu替代Ni及快淬处理没有改变合金的Mg2Ni型主相。合金的吸放氢容量及动力学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快淬处理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电化学贮氢容量,但使循环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张弦  吴珍  易汉平  孙丽娅  董布和  李勇 《材料导报》2016,30(Z2):227-232
综合分析了La-Mg-Ni系储氢合金中La-Mg-Ni合金、La-Mg-Ni-Co合金、不含Co的多元La-Mg-Ni系合金和含Co的多元La-Mg-Ni系合金的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最大放电容量、循环充放电性能和高倍放电性能。发现La-Mg-Ni-Co合金中的La0.67Mg0.33Ni2.5Co0.5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最大放电容量达到420.5mAh/g,循环放电性能S70为92.9%和高倍放电性能HRD900达到87.7%。Co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放电性能,其高倍放电性能相比多元La-Mg-Ni系合金有所增加,但是对于La-Mg-Ni合金反而降低。可见,元素的增加和复杂化对多元La-Mg-Ni系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2.
钒基固溶体储氢合金具有高的储氢密度,并且室温下可以吸放氢,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车载储氢材料之一.介绍了金属钒吸放氢特性,概述了钒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就近年来改善钒基储氢合金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钒基储氢合金的稳定性及应用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铳基储氢合金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TiFe系贮氢合金因具有贮氢量大、价格便宜等优异性能而成为一类最具开发潜质的贮氢材料之一.较系统地综述了TiFe系贮氢合金的各种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分析了TiFe系贮氢合金的发展趋势.认为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TiFe系贮氢合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意义,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来提高合金的活化性能和贮氢性能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金属学和凝固过程理论出发,对 Ti-Fe系贮氢合金的铸造组织加以分析,并鉴别出各种相的形貌特征,又辅之以 x 光衍射试验。进一步证实各相的存在。最后,对工业上适用的TiFe_(0.9)Mn_(0.1)和 TiFe_(0.875)Cr_(0.065)两种贮氢材料的金相组织加以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电池程控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少量Mo替换Ni对La0.75-Mg0.25Ni3.5-xMox(x=0~0.5,原子分数/%,下同)贮氢电极合金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0.75Mg0.25-Ni3.5-xMox合金具有多相结构,主相由Gd2Ni7型结构的La2Ni7和CaCu5型结构的LaNi5构成,合金活化性能良好,经过4次充放电过程基本都能达到活化状态。当Mo的加入量达到0.3%时,合金中出现MoNi4,且La2Ni7和LaNi5的点阵参数随之增大;合金的高倍率放电(HRD)性能显著提高,HRDI=900mA/g由82.58%(x=0)增加到86.72%(x=0.5);循环稳定性能(S100)也得到较大改善,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x=0.3时循环稳定性能最好,S100达到76.61%,但合金的最大放电比容量(Cmax)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铸态La3MgN i14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在0.3 MPa氩气气氛下对La3MgN i14合金进行了10 h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分别为1 123,1 223和1 323 K。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及1 123 K温度退火后的合金由LaN i5相、(La,Mg)2N i7相以及少量的LaN i2相组成。1 223 K温度退火后合金含有LaN i5,(La,Mg)2N i7和(La,Mg)N i3相。1 323 K温度退火后合金的主相为LaN i5和(La,Mg)N i3相。与铸态合金相比,退火后合金组织更加均匀,晶粒长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合金的一些电化学性能(如最大放电容量、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以及动力学参数(如高倍率放电性能)增强,而电位差和电荷迁移电阻降低。在本研究范围内,为了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之间的平衡,铸态La3MgN i14合金的适宜退火温度为1 323 K。  相似文献   

17.
FeTi系贮氢合金是一类重要的贮氢材料,作为贮氢介质具有贮氢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但活化性能和抗中毒性能较差。本文详细综述了FeTi系贮氢合金的氢化性能、活化机理以及改性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氢存储研究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当前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稀土系、Laves相系、镁系和钛系4大系列及金属配位氢化物系储氢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未来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金属储氢材料可用于电能、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的转换和储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到目前为止,那些在室温下容易释放氢的金属氢化物,其可逆吸氢量不超过2%,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因此,新型储氢材料的开发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Zr0.9Ti0.1(Ni,Co,Mn,V)(2.1) as-cast alloy was prepared by melting under Ar atmosphere; and then, four composite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after hydrogen absorbing agent was added.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was as high as 430 mAh .g(-1) for composite alloy electrode c discharged at 60 mA .g(-1) current density and its maximum capacity reached 505 mAh .g(-1). All composite alloy electrodes have good activation behavior, being fully activated in one or two cycles. At 300 mA .g(-1) current density, the composite alloy electrode c was found to have good cycl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