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杰奎琳·邓恩(Jacqueline Dunn),加拿大终身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是激情与技巧的融合。作者通过艺术手段来诠释她对自然和建筑物的热爱:运用自己的设计、塑造和绘画技巧来完美展现出幽静的森林、明媚的草地、神圣的领域及建筑物和聚会等场景。只有才智和灵感的完美融合才能点燃创意的火花。杰奎琳?邓恩的艺术作品正是创意火花的鲜活体现。  相似文献   

2.
《影像技术》2014,(4):F0002-F0002
杰奎琳·邓恩(Jacqueline Dunn),加拿大终身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是激情与技巧的融合。作者通过艺术手段来诠释她对自然和建筑物的热爱:运用自己的设计、塑造和绘画技巧来完美展现出幽静的森林、明媚的草地、神圣的领域及建筑物和聚会等场景。只有才智和灵感的完美融合才能点燃创意的火花。杰奎琳·邓恩的艺术作品正是创意火花的鲜活体现。  相似文献   

3.
《影像技术》2014,(5):F0002-F0002
杰奎琳·邓恩(Jacqueline Dunn),加拿大终身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是激情与技巧的融合。作者通过艺术手段来诠释她对自然和建筑物的热爱:运用自己的设计、塑造和绘画技巧来完美展现出幽静的森林、明媚的草地、神圣的领域及建筑物和聚会等场景。只有才智和灵感的完美融合才能点燃创意的火花,杰奎琳·邓恩的艺术作品正是创意火花的鲜活体现。  相似文献   

4.
<正>杰奎琳·邓恩(Jacqueline Dunn),加拿大终身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是激情与技巧的融合。作者通过艺术手段来诠释她对自然和建筑物的热爱:运用自己的设计、塑造和绘画技巧来完美展现出幽静的森林、明媚的草地、神圣的领域及建筑物和聚会等场景。只有才智和灵感的完美融合才能点燃创意的火花,杰奎琳·邓恩的艺术作品正是创意火花的鲜活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杰奎琳·邓恩(Jacqueline Dunn),加拿大终身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是激情与技巧的融合。作者通过艺术手段来诠释她对自然和建筑物的热爱:运用自己的设计、塑造和绘画技巧来完美展现出幽静的森林、明媚的草地、神圣的领域及建筑物和聚会等场景。只有才智和灵感的完美融合才能点燃创意的火花。杰奎琳·邓恩的艺术作品正是创意火花的鲜活体现。(杰奎琳·邓恩的《美丽天津》油画展将于2014年金秋在天津陈塘庄美术科技馆举办)  相似文献   

6.
正激光精雕艺术——精雕大师迷幻空间时尚K-gold精品激光精雕艺术激光精雕工艺是甘露珠宝特色工艺之一,采用现代智能科技加工技术,具有三维立体、折叠成型,多面雕刻等特点,360度完美呈现出珠宝产品的精致、细腻、镂空纹理等艺术美感,是高科技技术与珠宝时尚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7.
王科本 《包装工程》2017,38(10):201-204
目的研究传统水墨意境的艺术手法在茶包设计中的融合运用。方法通过阐述水墨意境的构成元素以及艺术表现,探析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意境在茶包视觉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以独特新颖、富有变幻的水墨韵味强化包装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结论水墨意境以简胜繁的艺术特点与茶文化有着自然的契合,融合运用到茶包视觉设计中,能够实现包装外部特征与内在意蕴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郭子健 《硅谷》2008,(6):136
中西艺术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渐变的过程.由表及里的过程是从工具材料→形式技巧→内容→观念.这样一层层渗透和融合的.  相似文献   

9.
王宇 《包装工程》2019,40(14):300-303
目的 探究中国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途径,推动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从中国传统纹样的类型与艺术特点入手,结合纤维艺术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在拓宽艺术设计内涵方面的作用,并根据相关案例阐述纤维艺术在设计思维、符号元素、装饰技巧、创新设计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借鉴,总结中国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经验。结论 纤维艺术设计自传入伊始,在我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色彩与民族特征,而传统纹样则是凸显地域色彩与民族特征最为关键的要素,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传统纹样依然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设计师应善于从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0.
张全德 《硅谷》2015,(1):160-161
在现代生活中,建筑物室内的暗线埋法,确实比较美观,但也给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改装、维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电气工程人员要想掌握处理建筑物室内预埋线路问题的技巧,必须了解和掌握国家对建筑物室内预埋线路的施工要求和相关规定,了解和掌握改装室内预埋线路、判断室内预埋线路故障、排除室内预埋线路故障的一些技巧,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具有丰富的内涵,光彩的美感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当然首先是它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反映社会不同层次人群方方面面的优秀剧目,有引人入胜、曲折跌宕的情节,再通过历代艺术家造诣高深的技巧和表演艺术在舞台上层现出来。但是任何剧种,演员的唱、念、做、打、舞和手、眼、身、步只是艺术的内容和手段,而和它紧密组成综合艺术的各个门类则是它的“包装”。无论是年轻的剧种或历史悠远的剐种,都必须借助这包装来展示和达到其完美的艺术效果和目的,所不同的是各剧种根据自身不同的特色和需要,“包装”的方式有所差异而已,本文仅对传统艺术而论。  相似文献   

12.
当技术遇见艺术,那是一种缘分;当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那就修成了正果。设计者的精妙构思和技术的融入打造出的不仅仅是科技产品,更是生活中的一件件艺术品。创意为生活搭建了一个平民化的艺术舞台,谁都可以动动脑筋DTY出自己想要的产品,同时设计者的创意产  相似文献   

13.
橱窗的展示设计与服装的陈列成不成功,更多在于设计师的想法创意和技巧,能不能抓住人眼球。所以服装的陈列和橱窗的设计至关重要。橱窗的本质是销售,但橱窗的设计却体现了服装卖家的独出心裁与服装陈列展示的无穷艺术灵感,同时创造出良好的卖场销售环境。本文研究了服装陈列的技巧和橱窗设计的手法及两者相融合带来的艺术感,怎样促进消费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4.
黄燕云 《包装世界》2013,(4):112-112
不断创新的尖端图形设计需要以富有创意的新方式把概念形象化,把思想感情、位移动作等物化。它采用数码和传统技术的巧妙结合,或单独运用数码摄影技术,或与素描和绘画技巧结合使用,再把它们与版画复制、凸版印刷、街头模板喷漆艺术等诸如此类的工艺成果进行多方面融合,开创了当代插画和图形图像设计的新面貌。数字化是新时代的特征,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插画也必然进入商业插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王筠 《中国科技博览》2012,(23):155-156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事业蓬勃迅速的发展,人民的文化艺术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对于建筑物的夜景照明也会必然的从无到有日趋完美。室外的投光照明现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城市照明组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装饰照明的设置与装饰照明的灯具和光源的选择以及装饰照明照度的强弱确定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简丹 《上海包装》2007,(4):9-10
随着展览业的迅速发展,展览展示也愈加显示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展览展示技术以其强大的视觉;中击力与震撼力,给人们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声、光、电以及艺术的完美融合下,展览展示正以它独特魅力给世博添彩。2005的“爱知世博会”就是一场展览展示的盛会,各种最尖端的展示技术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绎。  相似文献   

17.
王新雨  程亚鹏 《包装工程》2022,43(6):359-364
目的 研究现代平面设计中孟菲斯风格的视觉语言、创作手法与情感特征。方法 以近年来孟菲斯风格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设计领域的复兴为启示,以20世纪兴起及发展的装饰艺术、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等艺术风格为基础,从符号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典型的孟菲斯风格平面设计作品,从图形、色彩、构图等方面对孟菲斯风格的视觉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风格性的视觉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并归纳出孟菲斯风格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创作手法。结论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孟菲斯风格将艺术与生活、批判与创新完美融合,与人们追求个体独立性的心理十分契合,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复兴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爱丽丝梦游仙境》采用了多种拍摄和制作技术,并且这些技术与技巧结合得非常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非常完美的视听盛宴。本文主要介绍该片制作方案的确定、摄影器材的选择、为合成所作的准备、绿幕前拍摄和布光技巧、形象化预审视以及前后期如何完美结合实现2D转3D等制作技术与技巧等,并简要探讨现代电影制作中摄影师的职责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回顾多年从事图学教育及近年从事图学艺术教育的体会,从艺术教育的视角,提出图学的意蕴是彰显着生命意识与生命运动、孕育着工程与艺术的融合、催生着图学的新技巧等观点;还提出图学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为旨归。并以图学艺术教育中的收获现身说法,只要坚持探索与尝试,就会让学生在以图学为主、艺术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中,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20.
餐饮空间的设计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种材科的质感、色彩来营造出某种氛围,表现餐饮方题风格,体现餐饮独特的魅力,以此突出其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进而满足人们艺术饮食与饮食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