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中国丝绸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丝绸的文化价值和世界性意义。认为中国丝绸文化是浩瀚的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持续的、恒久的和丰富多彩的,在民族文化的系统中,蚕缫丝和技艺又起着推动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直接体现了文化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的丝绸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佩同时也是特定文化内容所呈现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烟花鞭炮与中国传统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古代礼仪、中国现代节日中,烟花鞭炮与中国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烟花鞭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裁体之一,寄托了人们的世代情感,是全人类和平和发展的象征,蕴含着繁复而深邃的文化寄寓,也是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生、发展以及中国丝绸的文化价值和世界性意义。认为中国丝绸文化是浩瀚的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持续的、恒久的和丰富多彩的,在民族文化的系统中,蚕缫丝织技艺又起着推动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直接体现了文化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的丝绸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同时也是特定文化内容所呈现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主义与中国设计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确看待非物质化这一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非物质主义设计观和设计变革,提出了非物质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此论述了非物质与中国设计发展的关系。指出,非物质主义设计不仅能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相合,而且,从长远看,将有助于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进而有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前者是后者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核心和灵魂,后者是前者产生和形成的土壤与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需求提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对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的观照。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经济现实与文化理想的矛盾与冲撞,影响着人们的价值信仰;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文化选择,开创了一条正确的中国文化发展之路,代表着中国人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和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与时俱进,确立全社会价值理想,加速人的现代化进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坚持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在新的历史至高点上,把握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传统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并日益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发展战略创新与实现的重要形式。网络文化形成的文化产业经济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中的一支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力量,并将迅速成为具有高成长性,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最终将对国家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战略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和租界在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这两种文明形态在中国近代社会碰撞的结果,是强制性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痛苦蜕变,并进而推断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实质上是这种蜕变过程中意识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最后,本文还从世界进化之大势的时空观,对当前中国建筑理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显示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要地位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饮食文化传统主要包括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它是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在中国人民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惯制。通过对中国宗教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文化价值进行研究,从而得出饮食不仅促使了宗教信仰的发展,反过来,宗教的发展也为人们信仰习俗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齐志家 《饰》2005,(2):11-14
先秦儒家服饰德性观念作为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正统服饰观念,它是以先秦社会整体呈现的礼文化特征为基础的。其服饰观念的形成直接源于春秋社会礼文化发展的内在转向,即从“礼仪”到“礼政”的德性文化方向的转向,并通过孔子“以仁释礼”的学说来最终形成并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阿尔蒙德所谓的公民文化是指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之融合特征的政治文化,它也是一种公民、臣民和村民的混合体。西方公民文化传统中,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主义公民观基于不同的自由概念而呈现出抽象的二元对峙,并且各自处于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社群主义和公民资格理论的崛起正是对自由主义公民观的现代性危机以及上述抽象对峙的两种尝试性解困。现代中国正逢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协调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因此,在西方公民文化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构建中国公民文化不仅对公民参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全球风险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使人类社会步入了全球风险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握时机、积极应对,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政治文明,繁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和租界在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这两种文明形态在中国近代社会碰撞的结果,是强制性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痛苦蜕变,并进而推断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实质上是这种蜕变过程中意识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最后,本文还从世界进化之大势的时空观,对当前中国建筑理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社会自然演进的历程由于西方国家的入侵而中断,民族复兴成为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课题.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既是其内在要求,也是其内在动力和必然结果.传统文化只有现代化才能成为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必须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以这一转变为线索,分析了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探讨了这一转变的重要表征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观念尤其是对当代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泰文化是先秦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辉煌的汉文化的基础;论述了泰文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对中国后世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说,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变迁与中国的历史进程相辅相成,交织着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清末民初的经济变革对中国家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动摇了家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二是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使家族组织趋向瓦解;三是族田的兼并和买卖破坏着家族文化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宗族势力复活与蔓延是当代中国乡村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宗族势力复活既有传统文化渊源,又有乡村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现实基础。宗族势力势力蔓延严重冲击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成为乡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采取切实措施遏制宗族势力蔓延,是当前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政治理念和价值诉求,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更好的融人国际社会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