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低阻抗接地运行方式的对比,分析了不同接地方式在实际配电网系统运行中的优缺点,指出以架空线路为主和架空、电缆混合使用的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大、中城市以电缆为主的配电网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压配电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运行方式常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问题,提出了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并对各种运行情况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升 《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19(1):29-31,42
对中压配电网中采用的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技术分析比较,并就城乡配电网改造中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点运行方式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阐述了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方式,并以某变电站PT多次爆炸的事故为例.分析了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对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电系统几种主要的接地方式从理论和实际运行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各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指出必须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小的配电网仍可采用不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较大、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应选择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电缆为主的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是优先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配电系统几种主要的接地方式从理论和实际运行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各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指出必须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小的配电网仍可采用不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较大、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应选择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电缆为主的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是优先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电力系统一个很重要的综合性问题,它与电压水平、电网结构、绝缘水平、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电磁干扰、个人安全都有很大的关系。由于针对的是城市配电网络,所以研究10 k 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选择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对中性点几种典型的运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运行方式的特点;然后,以根据实地参考得来几个典型变电站10 k V电网的实际参数用ETAP及MATLAB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几种接地方式下电网的过电压水平和接地点短路电流大小进行了仿真和计算,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为在实际问题中城市配电网中性点的选择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城网改造中,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强调采用中性点经电阻和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20 kV城市电缆配电网出现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增大以及接地后过电压问题.研究适合20 kV配电不同网络结构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通过对20 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3种方式进和接地故障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系统参数分析,并与10 kV配电网接地方式相比较,说明20 kV配电网接地方式应用范围,当系统电容电流小于10 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系统电容电流在10~15 A之间时可采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当系统电容电流在100~1 000 A之间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算例分析表明20 kV电缆配电网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配电网数量庞大,分布面广。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基础电力系统中,10kV配电网是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简单的分析了10kV配电网的几种不同接地方式与及影响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1.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安全运行对配电网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的故障选线问题是关键.在配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稳态故障特征,并对零序电流比幅比相法和五次谐波选线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方式下2种方法可进行互补,可准确、快速地选线,但受到接地电阻和线路长短的影响,且零序电流也受到消弧线圈补偿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Single-phase low current grounding faults areoften seen i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of coal mines. These faults are difficult to reliably identify.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of single-phase ground fault protection based upon a discernible matrix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associated with line currents. The method builds on existing selective protection methods. Faulted feeders are distinguished using differences in the zero-sequence transient current fractal dimension. The current signals were first processed through a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faulted line were identified using a discernible matrix. The method of calculation is illustr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nvolves simple calculations, is easy to do and is highly accurate. It is, therefore, suitabl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having different neutral grounding mod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屏蔽电缆屏蔽层不同接地方式的分析,为电缆屏蔽层接地寻求较理想的电场屏蔽和磁场屏蔽,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简化两开关式转子接地检测电路,提出了一种单开关三采样的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无需另设专门的转子电压测量回路,设计了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装置能准确判断发电机转子绕组的接地故障、检测接地电阻的大小与确定故障位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线路防雷接地的现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杆塔接地电阻不是很大时,可在易闪络杆塔上安装一组避雷器,并且易闪络杆塔的接地电阻要小于相邻杆塔。探讨了接地装置模型设计,提出了采取接地镀铜钢管注水降低接地电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原理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利用小波提取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暂态信息进行故障选线的方法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以能更充分提取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信号的奇异性所包含的丰富特征信息为出发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奇异性检测理论的选线新方法 ,该方法对暂态电气量进行小波分解 ,选取特征量突出的第三尺度模极大值信息作为选线判据 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 :该选线方法适合各种接地方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可准确、可靠的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相似文献   

17.
500kV超高压线路高阻接地时,初始阶段故障电流突变量很小,主保护有可能拒动.随着接地故障电阻变小,故障电流增大后由后备保护动作切除,而后备保护较长时间切除故障可能影响电网稳定.介绍“7·10”500kV花博甲线高阻接地故障差动保护拒动事件,分析不同运行方式对两侧故障电气量的影响,总结现有差动保护启动判据的缺陷,并提出采用近故障侧保护装置启动判据、负序电压启动判据等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高阻接地时差动保护的动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挂接地线误操作导致的恶性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电力短路接地线,该接地线具备完善的报警功能,能有效避免带电误挂接地线或漏拆接地线合闸送电的误操作事故.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在山区发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反向修正系数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信度高,可供测量山区地网接地电阻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直流接地极线路是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带电作业对于保障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计算得到接地极线路的最大接地故障过电压为288 kV。针对接地极线路的带电作业间隙进行了操作冲击放电试验,采用惯用法计算得到了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为0.65 m。在安全防护方面:由于带电作业时的人体体表场强低于240 kV/m的限制,作业人员无需进行电场防护;但作业人员和绝缘工具需考虑单极大地运行时高温导线的影响,应采取隔热措施,为了保证安全,建议采用绝缘杆作业法,若需采用直接作业法,则应采取必要的安全距离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