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铬系乙烯聚合催化剂的类型、改性与发展。指出需对该类型催化剂的聚合反应机理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商业应用最广泛的三种硅胶负载铬系催化剂的负载活化过程及其催化乙烯聚合机理,六价态的铬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负载活化过程中,铬由较高价态被还原成具有较低活性的二价态,并提出铬物种在预活化与单体活化过程中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是该类催化剂研究的热点。硅胶负载铬系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制备高密度聚乙烯的机理遵循链引发、链增长和链转移;而催化乙烯低聚制备丙烯或1-丁烯的聚合机理为环内金属插入机理。  相似文献   

3.
Phillips型铬系催化剂由于制备工艺简单,聚合过程不使用任何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乙烯聚合,对世界聚烯烃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从Phillips型铬系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催化剂制备与结构和聚合产品特性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今后我国铬系催化剂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4.
铬系催化剂由于活性高、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得的聚合物产品中含有长支链组分及少量超高分子量组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铬系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制备方法、聚合机理及研发现状四个角度对铬系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了今后我国铬系催化剂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乙烯聚合用有机铬系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乙烯聚合用有机硅烷铬酸酯催化剂的结构、制备方法、聚合机理、所制备树脂产品特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有机硅烷铬酸酯催化剂与钛系催化剂和Phillips型氧化铬催化剂的区别及其独有的特性。建议深入研究有机铬系催化剂的聚合机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有机铬系新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7.
8.
综述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化方式和载体的种类及其催化特性,该催化剂载体包括无机载体、聚合物载体、自固载和介孔分子筛等。通过与均相催化剂性能的比较,进一步阐述了负载的目的和必要性。随着这一领域研究深入,将对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述国内外乙烯聚合铝改性铬系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对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铝改性铬系催化剂主要体现为采用氧化铝和磷酸铝作为载体,或使用烷基铝作为改性剂。改性后铬系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和氢调敏感性明显提高,由其生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改善,加工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0.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负载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几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用负载化催化体系的组成及应用,主要包括硅胶或石英、交联聚苯乙烯或其它聚合物为载体进行的催化剂负载化,它们都能够部分解决催化剂残留问题,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负载/可溶性混杂催化体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而且它与传统的均相催化体系相比,可控性没有明显差异,有希望作为未来解决催化剂残留的有效方法.最后展望了ATRP负载化催化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SEM观察发现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颗粒的破碎和聚结现象,破碎随化学活化时三乙基铝量的增加而加剧,同时不安 现了细粒子和碎片在粒径较大催化剂颗粒表面的聚结现象,发生聚结的细粒子或碎片的粒径一般在20μm以下,破碎和聚结都破坏了催化剂的宏观形态,较多的三乙基铝量也改变了催化剂颗粒表面的微观形态,局部表面形成了絮团状物质。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负载和复合型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化,可以适合现有工业生产的工艺要求,改善聚合物产品的形态结构、抑制粘釜现象等。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其他过渡金属催化剂(如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进行复合的目的主要是制备具有某些特定性能聚烯烃产物及使单一乙烯单体聚合制备支化聚乙烯。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负载和复合后在改善聚烯烃产物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用XRD手段对硅胶负载型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相结构受化学尖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三乙基铝的加入量对热活化硅胶载体相结构影响很小,所制备的催化剂仍为非晶型,当三乙基铝的加入量超过脱除热活化硅胶表面剩余羟基所需量较大时,催化剂表面会形成微量的络合结晶物,这些微晶结晶物使催化剂的聚合效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硅胶负载型乙烯聚合铬系催化剂具有原材料简单、实验方法便捷等优点因此成为当今乙烯聚合铬系催化剂研究的热点,其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而聚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物理性能影响较大。综述了硅胶活化处理条件对催化乙烯聚合反应活性的影响,同时还阐述了硅胶表面改性乙烯聚合铬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硅胶负载型乙烯聚合铬系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负载型单中心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在单中心尤其是负载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单中心催化剂负载的方法、过程和机理以及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通过与均相单中心催化剂性能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负载的目的和必要性?指出了负载型单中心催化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烷氧基镁催化剂的制备机理,综述了近十年用于烯烃聚合的烷氧基镁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烷氧基镁载体和烷氧基镁负载型催化剂的发展进程,并展望了未来工业用烷氧基镁负载型催化剂在载体制备、催化剂研发,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从无机载体、有机高聚物载体和有机无机杂化高聚物载体催化剂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烯烃聚合用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化的研究进展。与多活性中心催化剂相比,茂金属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用其所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等特点,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化克服了用均相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形貌不可控的缺点,并可降低助催化剂用量。目前无机载体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载体类型,但用高聚物载体负载所具有的不需要复杂预处理、茂金属催化剂易被官能化及产物中载体成分不影响最终催化剂性能等优点,也逐渐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非茂负载催化剂应用于乙烯聚合催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考察了该催化剂在均相以及负载条件下对乙烯聚合的催化行为。此催化剂在均相条件下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活性较低,但用MgCl2和MgCl2/高岭土复合双载体对催化剂进行负载后,催化乙烯聚合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活性。MgCl2和MgCl2/高岭土双载体用甲基铝氧烷(MAO)预处理后,可以在铝钛摩尔比较低时发挥出高的催化活性,也可以用烷基铝代谢MAO做助催化剂。采用负载催化剂后,不仅提高了催化活性,而且也提高了聚合物的堆密度。用BET法测孔结构,发现当非茂催化剂负载到经MAO处理的双载体上,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了3.5倍,孔体积增加了4倍,大孔所占比例较负载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用XRD手段对硅胶负载型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相结构受化学活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三乙基铝的加入量对热活化硅胶载体相结构影响很小,所制备的催化剂仍为非晶型,当三乙基铝的加入量超过脱除热活化硅胶表面剩余羟基所需量较大时,催化剂表面会形成微量的络合结晶物,这些微量结晶物使催化剂的聚合效率明显降低.聚合动力学实验表明,没有经过化学活化的催化剂聚合动力学为快速衰减型且聚合活性很低,只有通过使用适当三乙基铝配比的化学活化后才能获得动力学平稳的高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