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电石法聚氯乙烯(PVC)树脂粉与乙烯法PVC树脂粉在力学性能、塑化性能、粒径分布、热稳定性、鱼眼、吸油率等方面的差异,并解释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乙烯法PVC树脂的力学性能要优于电石法PVC树脂;(2)电石法PVC树脂粉干混料的塑化性能要优于乙烯法PVC树脂粉干混料;(3)电石法PVC树脂粉的粒径更大,粒径分布范围更宽;(4)电石法PVC的热稳定性要比乙烯法PVC的热稳定性差;(5)电石法PVC的表观密度要比乙烯法PVC小;(6)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在吸油率与出现鱼眼缺陷上的概率的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冯伟刚 《聚氯乙烯》2010,38(5):19-23
介绍了与粉体流动性有关的理论,分析了PVC树脂、CPE、碳酸钙和冷混工艺对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乙烯法PVC树脂的粉体流动性一般优于电石法PVC树脂,且波动较小;②某些厂家的冲击改性剂CPE可改善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并且随着CPE用量的增加,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增加;③不同生产厂家的PVC/CPE体系对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不同,应不断摸索,找出最佳组合;④随着碳酸钙用量的增加,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降低,特别是在料斗上的表现更为突出;⑤充分冷却后的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乙烯法与电石法氯乙烯单体的质量指标,找出了电石法单体的不足。通过采用固碱干燥法、分子筛脱水法提升单体质量,优化聚合工艺及配方体系,选用无毒环保的聚合助剂,生产出了电石法PVC透明片专用树脂,其性能与乙烯法PVC透明片专用树脂相当。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国内电石法和乙烯法PVC粉的工艺路线;分析了电石法工艺中的主要杂质及杂质对氯乙烯单体聚合过程的影响及PVC树脂粉的性能影响,并总结了近年来电石法PVC工艺中的主要新技术,预测了电石法PVC粉仍然会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VC—BA树脂(即氯乙烯一丙烯酸丁酯共聚树脂)与ACR对PVC干混料的加工性能、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C—BA树脂与PVC相容性良好。它的加入促进了PVC体系的熔融,改善了干混料的塑化性能,提高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可以替代ACR,是性能良好的PVC改性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连续悬浮聚合工艺制备了PVC树脂,并与传统PVC树脂进行了物理性能、颗粒形态、粒度分布、微观形貌、分子质量、增塑剂吸收时间、塑化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不饱和双键含量、加工应用等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连续法PVC树脂的优点是老化白度、制品的白度和光学性能较好,缺点是其颗粒结构不利于增塑剂的吸收,加工性能稍差,且透明制品的晶点数较多。  相似文献   

7.
我国聚氯乙烯(PVC)生产结构以电石法工艺为主,而工艺更环保的乙烯法由于成本较高等因素应用发展缓慢。通过搭建PVC生产成本与原料价格的简单模型,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电石法PVC产能虽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乙烯法PVC的成本优势会逐渐显现,乙烯法PVC替代电石法PVC会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8.
《当代化工》2007,36(2):211-211
虽然煤炭和电力价格不断上涨,中国电石法PVC与乙烯原料法相比,依然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06年电石法PVC成本相对乙烯法PVC要节省300美元/t。销售价格也要低300美元/t。截至2007年3月份,电石法PVC成本已经增加至710美元/t左右,销售价格大约为854美元/t,同时期乙烯法PVC成本则  相似文献   

9.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内聚氯乙烯(PVC)生产能力达到1231万t,产量890万t,其中约80%的生产装置是采用电石法工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高升,电石法PVC工艺与乙烯氧氯化工艺相比,更具有价格竞争力。一批在建和拟建项目绝大部分也是采用电石法工艺。但是,由于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和其生产原料的特性,安全危险性要比乙烯氧氯化工艺大。  相似文献   

10.
《聚氯乙烯》2007,(12):34
受国际油价影响,国内PVC行业持续看好。PVC的生产主要有石油路线的乙烯法和煤化工路线的电石法,高油价使得石油乙烯法的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因此电石法PVC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其竞争力进一步显现。目前,国内PVC产量60%以上属电石法生产,而且,近期电石原材料焦炭价格不断上涨,也进一步推动了PVC价格的上涨。因此,在高油价背景下,电石法PVC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1.
崔增平 《聚氯乙烯》2013,(12):13-16
分析了电石法PVC树脂的成本构成情况,从控制原料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加强生产管理等方面入手,有效控制了PVC树脂成本。  相似文献   

12.
冯伟刚 《聚氯乙烯》2011,39(2):17-22
论述了PVC树脂的外观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电石法PVC树脂不同批号间性能的差异性,PVC树脂颗粒形态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PVC树脂的"鱼眼"对型材表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电石法生产PVC树脂中汞的含量,该方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在不同的加标水平下,其回收率为90.54%~96.88%,相应的RSD值均小于6%。该方法完全适用于电石法生产PVC树脂中汞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李东升  李波 《聚氯乙烯》2008,36(3):14-17
介绍了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电石法PVC生产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对稳定批次间PVC质量采取的具体措施,使PVC的优、一级品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添加3-巯基丁酸酯合成了一系列树脂相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树脂)。并将其与聚氯乙烯(PVC)树脂进行熔融共混,测试了PVC/MBS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链转移剂3-巯基丁酸酯用量越多,MBS树脂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低,PVC/MBS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越高、加工流动性越好、冲击强度越低,但对拉伸强度影响不大。这对开发系列MBS树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形势下电石法PVC的竞争力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我国电石法PVC的发展现状,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品种、技术及环保和安全方面等分析了我国电石法PVC的竞争力,指出电石法PVC在我国仍将处于主流地位,但乙烯法PVC亦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节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用量合成MBS树脂,并将其与聚氯乙烯(PVC)树脂进行共混,测试PVC/MBS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用量越多,MBS树脂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低,PVC/MBS合金的拉伸强度变化不明显,其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8.
结合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电石法PVC树脂的生产工艺,提出如何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综合利用,以促进PVC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