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59例干眼症患者分为局部滴用人工泪液(A组)与滴用人工泪液加中药治疗(B组),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种疗法使不同程度的干眼症都有改善,单纯局部用药组早期疗效比较明显,治疗4周后,有效率为63.1%,与联合中药治疗组疗效无明显差异。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渐减弱,治疗8周后,有效率降到40.3%。联合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时,有效率为70.7%,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有加强的趋势,治疗8周时,有效率为82.7%。最终的总体疗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明显优于A组。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叫塑料薄膜软包装饮料及种类? 目前我市生产和销售的塑料薄膜软包装饮料是指用塑料薄膜包装的含有果汁型及果味型的液体饮料,不包括含乳饮料及发酵饮料。从包装形式及含有的内容物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从包装形式分: 1、单层薄膜软包装饮料:指使用单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目前医院门诊之中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用药进行分析,为以后的临床应用与用药合理性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方法 :随机选择在医院之中进行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处方,共有1000名,其中既有单病处方也有多病处方,从而对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用药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对相关患者的单药处方与多药处方进行比较,统计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最后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相关研究,消化性溃疡药中最常用的是抑酸药,在多病处方中,抑酸药的比例也较高。慢性胃药处方之中,单药处方偏向于抑酸药,其次是胃肠动力药,多病处方之中,则会选择胃粘膜保护药。结论 :掌握目前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用药的现状,对以后临床用药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言博议     
<正>专家在线︱答疑解惑翟长斌同仁医院近视矫正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干眼症该如何治疗?根据干眼的分级(轻中度程度)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增加泪液量——使用人工泪液滴眼;减少泪液蒸发——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按摩,使用湿房镜;减少泪液排出——泪点栓塞,泪点封闭;促进创伤愈合——使用角膜上皮修复因子,人工泪液点眼;抗炎的免疫控制剂治疗——低浓度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正眼睛发干更年期:更年期激素变化会导致眼睛发干。利兹大学眼外科专家詹姆斯·鲍尔博士建议,每10分钟闭眼休息20秒,选择不含氯化苯甲烃铵的人工泪液。干眼病:迎风流泪多是干眼病,眼睛有灼热感和异物感。建议多补充水分,使用人工泪,必要时应就医。暴露性角膜炎:睡觉眼睛闭合不当、眼外伤及眨眼不够都会致病。用人工泪液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院2010~2011年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本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门诊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该类药物使用金额、限定日剂量数、用药品种等情况。结果门诊患者非甾体抗炎药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其中塞来昔布耗量占主导地位。结论门诊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率较合理,疗程基本符合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眼干燥症及其人工泪液替代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眼干燥症及其人工泪液的替代疗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哈通社1月11日援引欧亚经济委员会消息称,自2019年1月1日起,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含天然矿泉水)安全技术规范》。新规范是对现行《饮用水安全规范》的补充,使规范涵盖及天然矿泉水、医疗用水、餐饮用水、儿童饮用水、人工矿化饮用水等。此外,新技术规范还对包装饮用水生产、存储、运输、销售和回收再利用等做了专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丁惠萍  王灿  黄平? 《中国造纸》2016,(4):306-31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序号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逐年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硫酸吗啡栓的用量及DDDs值逐年增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排序一直稳居第1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值逐年减小,2015年口服片剂DDDs值增加明显;不同年度各麻醉药品的DDC值没有变化。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临床医师对麻醉药品的使用日趋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常用抗菌药物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分组,A组(36例,不实施给药间隔时间控制),B组(36例,结合用药实际对给药间隔时间予以控制),对组间用药时间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分析。结果: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比A组27.7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合理率为94.44%高于A组77.7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合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对药物的给药时间合理控制,可以提高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