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防洪工程必须与环境整治紧密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的启示 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湖北省武汉市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顺利实施。整治工程于1998年11月开工,按照“扩展口门,改善河势,除险加固,综合整治”的原则,削挖汉阳岸,将汉江口门宽度由220m拓展到280m,并护砌岸坡;加固汉口岸,抛石固脚,铺设铰链沉排,护底防冲,并以桩基上浇筑的L形钢筋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大洋河是辽东沿黄海岸最大一级河流,其下游龙王庙险区近年来洪水预报精度降低。分析原预报模型及调查预报河段,主要原因是大洋河河床情势变化所致。以1996年为界,对前后样本分别进行多项式2阶拟合,1996年后在沙里寨相同流量下,龙王庙水位比1996年前水位抬高0.9 m,且新的方程在实际案例中预报准确。修订后的预报模型为大洋河下游险区段防洪抢险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1976年黄河尾闯河道由钓口流路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由于水沙供应断绝,神仙沟-钓口三角洲叶瓣由向海淤进转为快速向岸蚀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神仙沟-钓口三角洲滨海测深资料、悬浮体浓度分布和卫星遥感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1976-1990年期间在神仙沟-钓口三角洲叶瓣前缘形成一弯月状的沿岸侵蚀区,最大侵蚀深度达8m左右,卫星影像显示在与侵蚀区相对应的位置上存在着稳定的高浑浊区,这主要是近底泥沙在动力作用下的再悬浮所致,而非现行黄河人海泥沙扩散.针对这一区域作用强烈的东北向波浪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向东北方向凸出的三角洲叶瓣与来自东北向的强浪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在4~10m水深处波浪能量辐聚,最大波致剪切应力分布也与强侵蚀区和高浑浊区的位置相对应,表明波浪过程是导致该区域近底泥沙再悬浮的主要动力机制.神仙沟-钓口叶瓣区断面测深资料显示自1976年以来水下底坡逐渐趋于平缓,其上段和下段在1976-1986年期间均受到侵蚀,而在1986-1996年期间,上段继续受到侵蚀,而下段则形成堆积.浅水区域(<10m)和深水区域(>10m)底质沉积物的粒度组成产生明显分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泥沙的输送方向,即浅水区域由波浪过程导致的粉砂通过再悬浮进入浮泥层,在重力控制下沿水下底坡向深水输送并在深水区沉积.90年代以来黄河人海水沙量剧减,泥沙供应不足使得现行河口三角洲局部区域也出现蚀退,废弃神仙沟-钓口三角洲的演化过程和机制对现行河口三角洲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方案实施前后汉江河口段河势、流态、流速、水位及河床冲淤变化等情况,设计了动床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试验.综合整治工程3个方案的模型试验表明,各方案实施后龙王庙段的河势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流速分布趋于均匀,主流线右移,局部冲刷坑缩小,河床冲刷强度减弱.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优化工程方案并得到采纳实施,工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长江重要堤防———武汉市龙王庙段汉江口门汉口岸 ,自汉口集家嘴码头至鄂四码头 ,长约 1 0 80m ,堤内是全国著名的汉正街商品批发市场 ,属武汉市闹市区 ,也是长江防洪的重点防守部位 ,此段堤防后退无路 ,只能固守 .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采取“扩展口门 ,改善河势 ,除险加固 ,综合整治”的方案 ,整体工程由导渗沟、防渗系统、L型混凝土挡土墙、混凝土灌注桩、护坡、系排梁、预制混凝土块绞链沉排、水下抛石、水上挖削、水下挖削、浆砌及干砌石护脚等部分组成 .工程于 1 998年 1 1月开工 ,1 999年 6月主体工程完工 ,总投资 2 .2 7…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城区有陡河、青龙河、龙王庙河、李各庄河,城区水系建设意在联接市区河道,形成集循环用水、环境改善、休闲娱乐、水文化建设于一体的水系统,实现改善城区水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从而提升唐山城市品位的目标. 1.城区水系建设构想 从唐山市城区河道分布看,陡河由北向南横穿市区东部,青龙河由北向南穿市区西部,陡河的两条支流自上而下李各庄河、龙王庙河均由北偏西向南偏东汇入陡河,市区北部无河流和湖塘.  相似文献   

7.
基于龙王庙断面水质达标的城南河流域水环境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龙王庙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综合考虑水文、水质和污染源现状,对研究区域入城南河的污染源进行排污口概化,构建水环境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基于龙王庙断面水质达标的城南河水环境容量,以此与现状入河的污染物量比较,确定污染物的削减比例。结果表明:在保证龙王庙断面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城南河COD、NH+4-N和TP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 183 t/a、201 t/a和154 t/a,污染物削减率与水质超标率的差距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8.
据历史文献记载,1761年8月17、18日(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八、九日)在黄河中下游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它给沿河广大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当时的河南巡抚在向乾隆皇帝的奏章内报导了该次洪水的水情和灾情,乾隆皇帝并为此赋诗志事。多年的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表明,该次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三门峡~花园口区间(简称三~花间)的伊、洛、沁河和直接汇入黄河的十余  相似文献   

9.
△用现代仪器观侧雨量最早的站—高陵县通远坊雨量站,设立于1918年。 △最早的水位站—泾河二龙王庙站,设立于1922年。 △最早的水文站—泾河二龙王庙站及赵家桥站,设立于1924年6月。 △实测水位、流量、泥沙资料系列最长的站—泾河张家山水文站,从1932年起连续观测至今。 △我省第一部水文站网规划—《陕西省测水站及其设置组织大纲》,于1933年6月陕西省政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集水面积最大的站—黄河吴堡水文站  相似文献   

10.
精于治水的裘曰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五月.历官礼、工、刑三部尚书的裘曰修病危,乾隆皇帝屡遣使存问.并令御医视疾;病故后,又遣专使致祭。裘曰修的死讯传开后.曾追随他治水的官吏士卒和受过他治水实惠的黎民百姓也多  相似文献   

11.
嘉应观位于河南省武陟县,为大清24疆域大小河流总龙王庙。该庙公元1723年兴工,历时4年,占地890多亩,殿亭、楼阁300余间,耗资达288万两白银!是历代皇朝耗资最巨、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建筑最为雄伟的龙王庙。 嘉应观按北京皇宫形制营建,具早期清代宫廷建筑特色。前殿门首为由雍正皇帝提笔书写的“嘉应观”匾额,大中殿瑰丽雄伟,是故宫太和殿的缩影。传统殿内天花板为65幅圆形龙凤图,为满清原始彩绘,堪称一绝,建庙270多年,至今色泽艳丽如新。殿内藏有避尘珠,“从不结蛛网,虫鸟不进”。 殿内高悬一“钦赐润毓”万岁牌,是雍正赐给嘉应观第一位道长牛钮的道号。 钟楼悬挂雍正元年铸造的一口高1.65m、直径1.06m、重约2t的大铜钟。此钟钟脚铸有不同于伏羲、周易的八卦图。依次敲击钟脚,钟竟发出高低强弱不同的轰鸣,谓之“八卦定音”。 钟楼之铜钟,据说为母钟,洛阳有一子钟。洛阳出现大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长江干堤加固工程中的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为例,阐述了抛石施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渗漏是水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对水库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存在严重影响.文章以辽宁省丹东市新建的龙王庙卧虎水库为例,分析并确定了库区渗漏治理的工程方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施工方法和工况下的防渗结构沉降和应力进行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建议采用分层填筑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在岜蒙水库暗河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密度电法对岜蒙水库龙王庙地下暗河通道进行追索探测,基本查明该地下暗河在水库内的地下空间展布,为水库加固加高扩容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豫西南有一条颇具传奇色彩的小河,名叫三里河,它历史悠久,宛若一条墨绿色的玉带,带着灵气,紧绕"三国"古城,由龙王庙交汇白河,追波逐浪,泄入汉江,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6.
对高填方涵管而言,其顶部的土压力对涵管的设计和结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龙王庙卧虎水库工程穿越坝体涵管为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填方穿坝涵管顶土压力变化规律,得到的结论对具体工程的涵管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进行规范的成本控制,不仅能使企业效益节节攀升,更会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系统控制的过程.项目施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的中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结合龙王庙水上世界工程实际对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黄河自1976年改走清水沟流路至今已30余年,入海流路由最初的散乱入海变成现在单一河道入海,河道长度也由最初26.8 km(距西河口,下同)增至现在的60 km,河道比降呈现上缓下陡的趋势.利用与黄河前两次神仙沟和刁口河改道时的河长和河道比降数据进行对比,结合清水沟流路自身的特点,推求出清水沟流路行河末期的河道长度.  相似文献   

19.
楠木纹理细腻漂亮,散发阵阵幽香,千年不腐不蛀。考古资料表明,长沙马王堆汉墓、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等的棺木都是楠木所制,历经千百年,出土之时还能散发香味,棺木完好如初,半点不腐。  相似文献   

20.
元十一年,63岁的赛典赤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元十三年,赛典赤启动修治滇池的工程。全部工程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在昆明城的东北地区,以蓄水分流,结合灌溉、防止潦水为目的,重点清理水源,疏浚盘龙江;下段工程则是清除海口、石龙坝到龙王庙一带的积沙和淤泥,并把海口河在安定境内的鸡心、螺壳几个险滩挖开。元十五年,工程竣工,滇池面貌为之一新,四围香稻,万顷晴沙。元十六年,马可波罗游历云南,在游记中写道:"有一座大湖,广有百里,湖里鱼类很多,是世界最好的鱼。"这座大湖,即是经赛典赤治理过的滇池。也是在这一年,赛典赤去世,享年6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