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降低脂肪含量导致产品质构变差是肉制品领域面临的难点之一。将不同比例(0%、1%、2%、4%、8%)松乳菇添加到低脂乳化肠中,评估松乳菇的添加对低脂乳化肠蒸煮损失、水分分布、微观结构、质构特性、理化特性及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低脂乳化肠的蒸煮损失(P<0.05),添加2%松乳菇可以使低脂乳化肠的蒸煮损失降低60%;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添加2%松乳菇可以显著增加低脂乳化肠中不易流动水峰面积比例,降低自由水峰面积比例(P<0.05),提升产品保水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添加松乳菇可以增加低脂乳化肠中水孔隙数量及其分布均匀度,改善乳化肠的微观结构,添加量为2%时效果最明显;松乳菇的添加对低脂乳化肠的pH值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使得产品颜色变得暗沉,降低脂肪含量后,乳化肠的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添加2%松乳菇整体提升了低脂乳化肠的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并且与高脂乳化肠相当。因此,添加松乳菇可以作为改善低脂乳化肠质构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添加量为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乳化香肠质构状态不好、出水出油较多等问题,在乳化肠中分别添加1.5%、2.5%、3.5%、4.5%、5.5%的大豆分离蛋白、豌豆蛋白、花生蛋白这3种植物蛋白,测定其乳化香肠的水分含量、剪切力、蒸煮损失、色差、感官评价、质构分析等关键指标,研究对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随着3种植物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香肠蒸煮损失显著降低,凝胶的保水性提高,感官评价显著增高。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3.5%、花生蛋白和豌豆蛋白组添加量为4.5%~5.5%时,乳化香肠感官评价得分较高。添加植物蛋白显著降低香肠红度,添加量不小于3.5%时3种植物蛋白显著增加香肠黄度。添加植物蛋白可以显著提高乳化香肠的硬度和咀嚼性。与豌豆蛋白相比,大豆分离蛋白和花生蛋白的添加可更好地改善乳化香肠的弹性和内聚性,当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3.5%、花生蛋白添加量为4.5%时,乳化香肠的弹性显著提高至0.89,较对照组提高了4.7%。基于特异性、经济性、感官品质等各方面优势分析,乳化香肠中大豆分离蛋白推荐添加量为3.5%,豌豆蛋白和花生蛋白推荐添加量为4.5%~5.5%。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特异种质的蛋白功能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蛋白亚基变异类型大豆品种(系)制备的分离蛋白和南农大黄豆粗7S蛋白为材料,以亚基正常品种南农大黄豆制备的分离蛋白为对照,对其溶解性、凝胶质构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以及DSC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1S组分单个亚基缺失对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影响不显著;11S组分含量显著降低或缺失能提高大豆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但降低大豆蛋白变性温度和变性焓;在凝胶质构特性方面,7S组分含量与凝胶弹性呈显著正相关,11S组分含量与凝胶内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凝胶硬度、胶黏性和破裂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凝胶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温度(20 ℃、60℃和98℃)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大豆油替代猪背膘生产低脂猪肉糜的可行性。方法 测量猪肉糜的色泽、质构、保水性、水分分布和移动性。结果 添加不同温度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大豆油显著提高(P < 0.05)猪肉糜的L*和b*值、蒸煮得率、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降低水分移动性。大豆分离蛋白处理温度显著影响猪肉糜的品质,添加98℃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乳化大豆油的猪肉糜有最高的(P < 0.05)L*和b*值、蒸煮得率、质构特性和不易流动水的含量。结论 添加98℃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乳化大豆油的猪肉糜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制备鱼油和玉米油预乳化液,研究油脂预乳化液替代猪背膘(质量替代比例分别为25%、50%、75%、100%)对乳化肠主要组分、蒸煮损失、色泽、质构特性、流变特性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乳化液替代比例的增加,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蒸煮损失也逐渐降低。油脂预乳化液处理组间硬度差异显著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预乳化液替代比例增加,乳化肠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当替代比例为50%时,硬度最大;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咀嚼性差异显著(P<0.05)且变化趋势和硬度一致。温度扫描动态储能模量G’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鱼油与玉米油预乳化液处理组的动态储能模量更高,且添加50%替代比例的预乳化液时,G’值最高。感官评价显示:预乳化液替代比例为50%时,乳化肠在外观、风味和总体接受度得分最高。因此,油脂预乳化液替代乳化肠质量50%的猪背膘可以有效降低乳化肠中脂肪含量,提高质构特性,改善产品的顾客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牛血浆蛋白(BPP)和谷氨酰胺转胺酶(MTG)添加量对乳化肠产率、凝胶破裂强度和硬度、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牛血浆蛋白和MTG酶对乳化肠产率、总压出汁液、凝胶强度和硬度有显著影响,但牛血浆蛋白处理组与MTG酶处理组有一定差异。添加牛血浆蛋白处理组乳化肠的L*、a*和b*值显著高于MTG处理组。结论指出,牛血浆蛋白作为一种天然蛋白添加剂用来代替MTG,不仅能降低加工成本,还可以改善肉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质量分数25%和50%猪血浆蛋白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研究其对猪肉糜凝胶特性、流变性、水分分布 状态和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可显著提高猪肉糜凝胶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 和弹性(P<0.05),在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凝胶有最高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和弹性。在80 ℃,猪背 膘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的G’最高。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猪肉糜凝胶的T22起始弛豫时间较短, T21的峰面积比例增加,而T22的峰面积比例降低,说明水分可移动性降低,不易流动的水分含量增加,猪肉糜凝胶 的保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方式对猪肉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分离蛋白是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植物蛋白,能够改善肉制品品质,但添加方式影响肉制品质量。本文研究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和11S球蛋白变性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猪背膘对猪肉肉糜蒸煮得率、乳化稳定性及猪肉凝胶色差和质构的影响,并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处理猪肉凝胶中水分分布状态和水分迁移特性的异同。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相比,添加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猪背膘显著提高(P0.05)猪肉肉糜的蒸煮得率和乳化稳定性,提高凝胶的L*-值和b*-值,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等。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猪背膘的凝胶,T_(2b)和T_(22)弛豫时间较短,说明水分可移动性降低;T_(21)的峰比例增加,而T_(22)的峰比例降低,说明不易流动的水分含量增加,凝胶有较好的保水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秘鲁鱿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本文研究了添加不同种类的蛋白添加剂(卵清蛋白,猪血浆蛋白,乳清蛋白,大豆蛋白)对秘鲁鱿鱼鱼糜凝胶破断力,凹陷距离,凝胶强度,色泽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其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情况。结果发现:添加卵清蛋白可显著增强鱿鱼鱼糜的破断强度和凝胶强度(p0.05),添加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对秘鲁鱿鱼鱼糜破断强度和凝胶强度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添加猪血浆蛋白粉则对秘鲁鱿鱼鱼糜的破断强度和凝胶强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添加各种蛋白粉的鱿鱼鱼糜凝胶凹陷度变化不大。而添加几种蛋白粉均会使鱼糜凝胶的白度降低,其中添加猪血浆蛋白粉对鱼糜白度的影响最大。通过SDS-PAGE分析,秘鲁鱿鱼鱼糜在添加蛋白后肌球蛋白的变化不明显。这表明蛋白添加剂的蛋白酶抑制剂作用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10.
鹰嘴豆分离蛋白对减盐猪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不同添加量对2种盐含量(质量分数1.4%和2%)猪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将猪瘦肉与猪背膘斩拌成肉糜,分别设置不同盐含量和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处理组并加热制成凝胶。测定猪肉糜凝胶的色泽、乳化稳定性、质构、水分分布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鹰嘴豆分离蛋白的条件下,1.4%食盐质量分数的猪肉糜凝胶的汁液流失和硬度值显著高于2%食盐浓度的猪肉糜凝胶;相同食盐浓度条件下,随着CPI添加量的增加,猪肉糜凝胶的a^*值、b^*值、硬度、弹性、咀嚼性以及不易流动水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动态流变储能模量G'值升高,汁液流失率显著降低(P<0.05),并在CPI添加量为1.2%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在相同CPI添加量条件下,1.4%食盐1.2% CPI的猪肉糜凝胶的储能模量G'值高于2%食盐1.2% CPI的猪肉糜凝胶,且2组凝胶的不易流动水比例、乳化稳定性、质构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鹰嘴豆分离蛋白的添加能够在降低食盐用量的同时提升猪肉糜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刘倩  耿予欢 《现代食品科技》2020,36(10):268-273
选用毛霉菌株,对大豆蛋白原料进行水解,同时测定了不同水解条件下酶解液的水解度、蛋白回收率和肽氮含量,分析在不同条件下蛋白类呈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水解度作为响应值,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对毛霉蛋白酶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4.3 ℃,酶解时间92.5 h,料液比1:2.2,不调pH。此条件下,验证试验得到水解度为5.62%,与模型预测值5.637%相比,结果相差较小,校正后的相关系数R2=0.9919,表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试验的拟合程度良好,可解释99.19%的响应值变化。三个影响因子对大豆蛋白水解度影响大小的排序为酶解温度>液料比>酶解时间。为利用毛霉天然发酵所产酶系去酶解大豆蛋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Turbidity and Protein Aggregation in Whey Protein Beverag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During storage of heat-treated acidic (pH ≤ 4.6) whey protein beverages, formation of protein aggregates can create undesirable turbidity and sedimentation.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a slow protein aggregation process controlled the rate of formation of sediment and turbidity. A heat-treated model beverage containing 12.5 g/L whey protein at a pH of 4 was stored for 6 wk at 3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and analyzed for turbidity, soluble protein, and protein aggregates. One sample was stored without further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sample was filtered to remove protein aggregates formed during heating. This was don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aggregates formed during heat treatment served as nuclei for deposition of soluble protein. Turbidity increased and soluble protein decreased as protein aggregates formed during storage. Increasing the storage temperature accelerated this process. The loss of soluble protein during storage was fit to first- and second-order kinetic equations, allowing the prediction of the effect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torage time,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protein aggregates.  相似文献   

13.
从玉米蛋白中制备醇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波  李永明 《中国油脂》1997,22(4):50-52
以脱色脱脂的黄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70%乙醇在70℃下浸取15min,进行循环制备,乙醇消耗下降70.0%,醇溶蛋白平均得率89.0%,产品纯度95.2%。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粉     
关键字:营养健康 食用方便 随着健康风潮的挂起,消费者对食品摄入的营养不单单只看中产品原材料,更多的则是某类物质的摄取,如早期的鱼肝油等,如今,一款蛋白质粉产品风靡中国市场,在“你的早餐,蛋白质够了吗?”的强势广告宣传下纽崔菜的蛋白质粉也让所有人为之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5.
16.
17.
蛋白质分子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蛋白质的Langmuir单分子膜、Lanmgmuir-Blodgett(LB)膜、自组装膜(SA)和分子沉积膜(MD)的形成和表征,并回顾了蛋白质分子膜的动力学和构象研究的进展。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蛋白质分子膜的应用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Sugar-snap cookies were protein enriched with sunflower protein isolate (SFPI) at levels of up to 20% (flour weight basis). Spread and surface grain were reduced, and color was slightly affected,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SFPI. The addition of soy lecithin (1–2%) improved spread and surface grain characteristics.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s for cookies showed acceptable cookie quality at levels of up to 15% SFPI.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0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宣布关于大豆能减少冠心病风险的健康声明.认为每天进食含25克大豆蛋白(相当于625克大豆)的低脂食品能明显降低引起冠心病的胆固醇水平。FDA还规定,食品原料中大豆含量超过1/3以上.则该食品可标记为健康食品,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工程在提高蛋白质稳定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18年中,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进行体外突变来提高蛋白质稳定性的大量文献被报道.这些报道涉及从利用最早的理性设计来处理像T4溶菌酶和芽孢杆菌RNA酶等一些小酶,以及目前的蛋白设计和定向进化技术.本文着重介绍提高蛋白质稳定性的途径以及通过理性设计、DNA改组、组合设计、数据驱动设计方法等提高蛋白质,特别是酶的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