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家寺特稠油油藏经过近二十年的吞吐开发进入了多轮次吞吐后期开发阶段,由于边底水的强侵入致使吞吐效果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多轮次吞吐后期开发效果。因此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三效合一的复合驱油体系,提出了不稳定复合蒸汽驱技术,改善了多轮次吞吐后期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稠油高轮次吞吐井后期开发效果,根据油井的不同原油物性、不同地层压力等情况,有针对性的研制与应用的两种稠油高轮次吞吐井复合驱油技术,解决了稠油进入高轮次吞吐后,由于层间矛盾突出、地层压力下降、原油粘度升高、地下存水增加等原因导致的稠油周期产量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有效改善了高轮次井吞吐效果,提高了稠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稠油油藏目前主要应用常规冷采、出砂冷采、蒸汽吞吐或火烧油层等方式开发,而对于埋藏较浅,油层胶结疏松,油井普遍出砂且水淹严重的油田这几种方式都存在各自的弊端。智聚能等流度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对于稠油油藏应用相对较少,本文以套保稠油油藏为例,优选井组实施智聚能等流度驱先导试验,目前已取得较好效果,为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M块为深层普通稠油油藏,油藏埋深-1510m~-1690m,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2800~3500m Pa·s。M块于1977年采用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经过二十多年的降压开采,地层压力降至2MPa,是原始地层压力的1/8,地层能量不足使吞吐效果逐渐变差,单井日产油降为0.6t/d,经济效益差,亟需转变开发方式改善开发效果。M块蒸汽驱试验效果较差,不适合蒸汽驱、SAGD,通过开展火驱可行性研究,认为M块适合火驱开发。该研究为深层稠油油藏吞吐末期转换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杜66块经过20多年蒸汽吞吐开发,吞吐轮次高,地层压力低,油井普遍低产能,生产效果急剧变差,通过火驱采油技术现场试验,开发效果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对火驱采油技术的分析,适应油藏条件的论证,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火驱采油技术能有效改善稠油老区后期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后期开发方式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稠油高轮次吞吐井后期开发效果,根据油井的不同原油物性、不同地层压力等情况,有针对性的研制与应用的两种稠油高轮次吞吐井复合驱油技术,解决了稠油进入高轮次吞吐后,由于层间矛盾突出、地层压力下降、原油粘度升高、地下存水增加等原因导致的稠油周期产量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有效改善了高轮次井吞吐效果,提高了稠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对于边底水不活跃的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突出表现为低压低产的特点,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综合措施提高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充分分析地质及开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存在主要问题,研究了提高开发效果的各项增油措施,并进行了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计算,这些措施包括:深穿透射孔、优化注汽、氮气驱、微生物驱、热水驱、精细油藏描述、大位移侧钻及优化抽油制度等,综合措施大大增加了开发与经济效果,对其它同类油藏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
杜66块经过20多年蒸汽吞吐开发,吞吐轮次高,地层压力低,油井普遍低产能,生产效果急剧变差,通过火驱采油技术现场试验,开发效果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对火驱采油技术的分析,适应油藏条件的论证,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火驱采油技术能有效改善稠油老区后期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后期开发方式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组合式蒸汽吞吐提高热采稠油油藏采收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组合式吞吐是指在蒸汽吞吐开发单元中,多口井按优化设计的排列组合进行有序的蒸汽吞吐或单井在吞吐注汽过程中通过添加其它辅助注剂来达到改善开发效果的方式。室内试验及油田开发实践证明: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和利用汽窜,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改善油层动用状况,使油井的周期产油量和油汽比均得到提高,是提高热采稠油油藏吞吐阶段采收率的有效途径。组合式吞吐的现场应用表明:不同类型的稠油油藏适宜的组合式吞吐方式不同;对某种方式而言,采取的时机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锦92块为边底水不活跃的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突出表现为低压低产的特点,在充分分析地质及开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存在主要问题,研究了提高开发效果的各项增油措施,并进行了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计算,综合措施大大增加了开发与经济效果,对其它同类油藏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火驱技术是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国外已经开展了浅层单层火驱的工业化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对于薄互层状稠油油藏,采用单层火驱单井产量低、采油速度低,开发效果差。针对此问题,本文应用数模、油藏工程计算等方法开展了薄互层稠油油藏火驱技术研究,对井网形式、燃烧方式、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评价了先导试验效果,认识火线推进规律,该研究对同类油藏的火驱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缝洞型油藏储层具有非均质性严重、流体分布复杂、缝洞本身的多尺度性和连通多样性的特点,随着现场开发的不断深入,只采用注水措施难以保证需求,还需从机理入手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改善开发效果.因此,结合单井物模注气替油实验,研究了底水和注气方式以及含油体积对注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水充足时可借助底水能量驱油,在注气轮次相同时底水充足油藏注气采收率高于无底水;针对底水油藏采用单纯注气、水气交替及水气混注3种方式,在底水充足的情况下,纯注气吞吐方式效果明显好于气水混合注入方式和气水段塞注入方式;在相同的注气吞吐条件下,含油体积大的油藏注气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锦92块为边底水不活跃的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突出表现为低压低产的特点,在充分分析地质及开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存在主要问题,研究了提高开发效果的各项增油措施,并进行了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计算,综合措施大大增加了开发与经济效果,对其它同类油藏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排612区块为浅薄层特稠油油藏,2015年产能建设以来,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地层能量下降,边底水推进,导致产量降低、含水上升、周期油汽比降低,开发效果变差。2018年下半年开展注入氮气控水增能试验,措施前后油井生产效果对比,排水期由34天缩短至28天,综合含水由79.5%降至73.4%,周期累油由314 t增至455t,日油水平由3.3t/天提高至4.4t/天,油汽比由0.40提高至0.45,周期生产天数由94天延长至102天。表明氮气在多轮次吞吐稠油油藏中控水增能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浅薄层超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蒸汽驱开发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手段。采用蒸汽驱开采使蒸汽冷凝前缘遗留的残余油饱和度,在蒸汽波及范围内降到很低,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分析研究了杜229块兴Ⅱ组油层吞吐后期地下油藏的地质特征,应用筛选标准进行转驱方式筛选,并通过物模数模等手段分析研究,明确杜229块兴Ⅱ组油层水平井蒸汽吞吐后期进行蒸汽驱试验的可行性,为水平井蒸汽驱现场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注汽开采后,其物性及流体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油藏的开发效果,主要表现为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含水升高、油汽比降低、原油开发的经济性越来越差。为改善其生产状况,开展提高蒸汽吞吐效果配套工艺技术,成为开发稠油油藏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荣根  李继尧 《当代化工》2021,50(9):2149-2152
目前国内80%的稠油油藏开采手段是蒸汽吞吐,但随着吞吐次数增加,周期采油量逐渐减小、气油比上升并出现蒸汽超覆和气窜等现象,因此相关学者提出气体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方式.通过文献调研详细介绍氮气泡沫辅助吞吐的驱油机理,阐述泡沫辅助驱油技术面临的挑战,同时指出研发多气体泡沫共同辅助吞吐为下阶段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洼60断块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中后期随着油井吞吐轮次的不断增高,吞吐效果逐年变差,地层压力也在逐渐降低,低产油井的增加的不利开发局面,根据CO2在地层中驱油机理,结合油井实际情况,2010-2011年在洼60断块实施自生CO2吞吐采油技术23并次.周期累积增油8644吨,提高洼60断块低产油井的采油效果.其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自生CO2助排可做为特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相似油藏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蒸汽吞吐通过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阶段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流度比,从而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替效率,是一项有效的开采稠油的方式。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是热采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系统的研究了注汽强度、注汽速度、焖井时间、排液时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对普通稠油油藏开发具有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组合式吞吐是指在蒸气吞吐开发单元中,多口井按优化设计的排列组合进行有序的蒸气吞吐方式,它包括面积式组合式注汽和一注多采两种方式。组合式吞吐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和利用汽窜,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改善油层动用状况,使油井的周期产油量和油气比均得到提高,它是改善蒸气吞吐稠油油藏中后期开发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的有效途径。组合式吞吐的油藏适应性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稠油油藏适宜的组合式吞吐方式不同;就某种方式而言,采取的时机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