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辽东学院柞蚕丝绸与满族服饰博物馆所收藏的300余幅枕顶绣实物为案例,从枕顶绣的色彩、纹样、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满族枕顶绣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为现代服装与佩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例证.  相似文献   

2.
绣挽作为清代女性服饰的主要装饰配件载体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通过苏绣绣挽可以进一步理解整个 清代衣饰轨制背后的服饰文化。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中国丝绸博物馆、江南大学民族传习馆和苏州大学博物馆展 出的绣挽藏品,并结合运用实物图像分析学,归纳总结清代绣挽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类比分析苏绣绣挽的 针法类型特点及应运规则,梳理清代服饰中绣挽的苏绣针法、丝线工艺、色彩、绣地和构图题材等独特的表达 形式。研究表明:清代苏绣服饰中绣挽的款式衍变与当时的思想和文化息息相关,其袖制构思和刺绣缝制等是 实用与审美的双重表现,形、色、艺极具江南特色,更表达了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的风俗习惯及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以对新余渝州绣坊及夏布绣传承人张小红的走访为基础,探究新余水墨夏布绣的技艺特征和传承现状.新余水墨夏布绣放弃民间麻绣先植物染地色的做法,使绣地夏布天然的肌理与色泽同水墨画的神韵相结合,绣品色泽古朴、典雅深沉.新余水墨夏布绣的传承形成了江西省一张地方文化名片,其在民间绣活上的创新对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附膜工艺设计,采用了6种附膜方式,运用绣缝工艺和皱缩成型工艺得到6组试样.根据实验试样的感官评价,得出了绣缝针距的大小与热缩膜肌理纹样清晰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实验的针距范围内,绣缝针距越小,线性的纹样效果越明显.皱缩的细腻度越好.  相似文献   

5.
以STC 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芯片,以TA8435H芯片作为步进电机的驱动芯片,进行步进电动驱动器设计.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步进电机驱动器能快捷、有效、高精度地调节金片绣装置的高度;使用TA8435H芯片驱动步进电机价格低廉,且控制简单、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枕顶绣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地域出发,反映的是某个地方特色研究成果。为了全面了解与认识我国枕顶绣,分别到我国东北、西北、中原、西南、东南沿海等地区,从博物馆的地方民俗文物藏品调查入手,拍照收集实物图像,并查阅当地历史文献,科学统计与分析第一手收集的资料。经过宏观统计,微观实物具象分析,将中国民间枕顶绣的纹样类型分为人物故事、珍禽瑞兽、花草植物、诗文书法、日常器物几大类;定义了枕顶绣纹样的文化寓意,即和与美、福与富、生与死、美与悦。研究认为枕顶绣文化代第传承的历史遗存,传递出祖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后代教育的无声教化、对故土的无比热爱与眷恋的文化意蕴。枕顶绣不仅发挥着应尽的物质使用功能,还承载着民风民俗、人生礼仪、造型观念、审美理想等文化意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结合折衷主义的内涵特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图例分析法对运动休闲女装的折衷主义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由形式至内涵的顺序研究得出分解重组法、多元融合法以及文化转译法三种折衷主义设计方法,并选取运动休闲 女装案例进行该方法的应用分析。旨在改善国内运动休闲女装设计存在的同质化等问题,使其能更好的满足女性 服装的市场需求,以应对多变的设计环境与时尚潮流。研究认为,折衷主义设计方法能够为国内运动休闲女装的 本土化设计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梳理针黹到四大名绣的发展演变历程,探究了古代刺绣的起源,分析了周、汉、唐、宋、明和清代刺绣艺术发展的原因,研究了四大名绣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主要艺术特点,总结了传统刺绣的文化性以及未来重放异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平绣艺术从宋画绣到顾绣,到清代以苏绣为首的中国四大名绣,再到清末出现的仿真绣的风格演变,探寻了造成不同时期平绣风格不同的原因,以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艺术的保存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谈现代职业女装设计之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女装专指职业女性的上班着装.现代职业女装在设计中要运用从物质到精神元素,兼顾艺术、技术、经济进行综合思考.如突出休闲理念、重视时尚元素、强调整体搭配、追求个性特征等.  相似文献   

11.
东台发绣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价值困境与生存危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东台发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提出缓解其生存困境的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发绣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角度,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其传承、发扬和利用;以文化产业化发展思路为东台发绣注入新鲜活力,走出一条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促进的艺术繁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块从贵州收集来的苗族绣片为依据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首先对该绣片的大小尺寸、叠加顺序、材料材质、颜色搭配、构图形式、纹样特点、绣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关概述和分析;接着通过逆向分析,对其制作工艺进行详细分解;根据该绣片的图案特点与构成形式对绣片纹样寓意进行相应解读,最后根据分析出的结果推测出该绣片应为贵州黄平苗绣,在总结相关信息后对该绣片进行制作步骤复原,以期达到技艺留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鄂东地区民间挑补绣是我国女红艺术之奇葩,既是女性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心智的创造与情感意愿的表达。针对这一现象从历史与文化的层面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考古出土的刺绣实物为依据,结合先秦典籍记载,系统地研究中国最早的锁链绣和齐平绣两种针法的源头,条件和演变。  相似文献   

15.
以收藏的苗族绣片为主要研究对象,绣片表面精美规整、做工精细,在同类几何苗绣中具有较高的艺术 价值,深入探究绣片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涵,可以助力传承几何苗绣工艺和文化传统。通过对几何纹绣片的探究, 从苗绣的文化渊源与艺术风格作为出发点,重点归纳梳理绣片的材质特征、主题纹饰、色彩构成、构图形式、尺 寸数量 5 大艺术特征,最后解析绣片的技艺制作、纹样寓意、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以此折射出苗族刺绣所蕴 涵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研究表明,绣片属于黔西南贞丰苗族几何纹平绣,其艺术特征是由于当地深层的 文化内涵以及苗绣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6.
以收藏的苗族绣片为主要研究对象,绣片表面精美规整、做工精细,在同类几何苗绣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深入探究绣片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涵,可以助力传承几何苗绣工艺和文化传统。通过对几何纹绣片的探究,从苗绣的文化渊源与艺术风格作为出发点,重点归纳梳理绣片的材质特征、主题纹饰、色彩构成、构图形式、尺寸数量5大艺术特征,最后解析绣片的技艺制作、纹样寓意、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以此折射出苗族刺绣所蕴涵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研究表明,绣片属于黔西南贞丰苗族几何纹平绣,其艺术特征是由于当地深层的文化内涵以及苗绣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侗族传统刺绣与丝带绣的技法、图案、色彩等进行比较分析得知,侗族刺绣的图案及色彩种类较丰富;丝带绣的技法效率较高,可用材质较丰富。融合两者的优点,运用新材料、新技法,并增强色彩装饰性、简化图案,进行了包的创新设计。本研究为传统刺绣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蒙古族女装元素在现代职业工装中的应用问题,采用文献检索分析法,分析、总结蒙古族28个部落 女装元素的艺术特征,同时完成了内蒙古地区酒店职业工装、呼和浩特市日信海清集团职业工装以及蒙古族乌珠 穆沁部十四冬接待办职业工装的设计方案。在此三个设计方案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蒙古族女装元素在现代职业 工装中的应用设计路径与原则,以期为民族服装创新设计及现代职业工装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梁燕 《饰》2014,(2):116-120
艺术工作坊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女装模块在2014年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之一。它是指在正常的教学环节之外,邀请不同领域的设计师或专家进入课堂,或者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面向公众艺术平台而展开的针对一定主题的设计创作过程。这是一种更为灵活和多元化的设计教学模式新实践。2014年3月,北京服装学院《女装设计》课程以艺术工作坊形式在今日美术馆展开,主题为"觉知·有声"。20名三年级女装设计专业学生与指导教师分三期完成设计创作的过程。工作坊的实践探索意在希望通过公共平台把年轻的设计师和设计态度推到公众视野中,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和艺术机构力量对新一代年轻设计师和设计教学投入关注,这也为持续的工作坊开展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分割法在女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分割法在女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系统地阐述分割法特点及其种类,分割法立体裁剪造型工艺处理技术五原则,使之对分割类女装的设计、制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此希望能提高分割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运用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