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停车共享泊位的出现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停车共享"也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居民停车共享泊位选择情况,文中对停车泊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共享泊位离散选择Logit模型。经检验,停车费率、停车后步行距离、停车信息、停车场使用方便程度对停车者停车决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系统均衡理论的浮动式停车计费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停车费率策略更加有效地实现停车资源与道路资源的均衡利用,根据效用理论与非集计模型,建立停车选择行为模型,确定停车费率等变量与选择概率及停车流量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出行者总停车选择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浮动式停车计费模型,将停车场利用率均衡与道路饱和度均衡作为约束,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浮动式停车费率可实现路网流量分配均衡和停车场利用率均衡,相比于固定费率可提高138%的停车社会效益,且浮动式停车费率对停车系统的调控作用优于道路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已探讨出多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这些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并且我国大城市交通形势又出现了小汽车进入家庭速度加快,交通拥堵日益突出,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黄金时代等新的情况。针对这些新形式,提出了宏观和中观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宏观层次为考虑车辆出行吸引和车辆使用率的总体停车需求预测,弥补了以往未考虑未出行车辆停车需求的不足;中观层面为考虑公交可达性和多种性质建筑综合开发共享停车需求预测,可减少配建停车泊位,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进行实例分析,丰富和扩展了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为我国大城市开展停车交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停车规划中很少考虑道路网络容量限制的情况,建立了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停车设施泊位规模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道路网络容量对停车需求的限制和约束,通过各处停车设施规模的优化,引导停车需求合理分布,以充分利用道路网络资源,实现效益与公平性最大化.该模型优化目标为在满足道路网络容量约束下使得效益(即可满足的停车需求)最大,并通过用户平衡模型计算流量在道路网络上的分配,介绍了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的方法.数值算例表明,通过优化建模与求解,可得到各处停车设施的最佳泊位规模,并得到满足路网容量约束的合理停车需求分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居住区与毗邻商务区的停车供需不匹配现状,基于相邻片区车位共享的停车模式,提出一种居住区与毗邻商务区夜间停车泊位共享的配置方法.分析居住区与毗邻商务区共享停车的概念与前提条件,建立毗邻片区停车泊位共享配置模型,并设计求解算法.以南通市某居住区及其毗邻商务区为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大城市毗邻片区的停车共享规划与管理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停车场空余泊位数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对停车信息进行预报以帮助驾驶员进行出行前的停车决策,在对某个实际停车场空余泊位数时间变化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与规律,包括连续一周内各工作日的空余停车泊位数变化规律、短时期内各工作日的空余停车泊位数变化规律及较长时间内工作日的空余停车泊位数变化规律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停车预报的基本方法和依据,且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各时段停车特征进行了归类预测,归类结果有助于驾驶员的出行决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停车泊位共享的思路,通过停车需求调查,分析了典型混合用地北京市华贸中心的停车需求特性,建立了基于单一用途建筑物停车需求叠加模型和停车需求共享模型,通过比较,停车共享模型计算的误差明显低于利用叠加方法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为描述弹性需求下降级路网中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为出行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采用行程时间、行程时间可靠性及货币费用的加权和定义动态广义出行费用. 假定在路网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出行者以估计广义出行费用最小为路径选择标准,建立基于动态广义出行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并给出求解模型的MSA算法. 通过在一个算例路网上测试,结果表明:出行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降级系数和货币费用均对道路流量分配影响显著,并与经验相吻合,说明所提出的基于动态广义出行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出行者在随机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道路出行者行为的大型活动停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驾车出行的观众,在出行分布和交通分配混合模型基础上发展了大型活动停车场模型。出行者选择停车场的行为采用了基于Logit的效用模型,考虑了驾车时间、停车费用、公交费用和行走费用等主要因素。通过将停车场与场馆间的路段转化为场馆吸引度,使得单目的地停车场网络转化为固定出行多目的地的网络。建立了等价的数学规划模型描述该均衡分配,并证明了其等价性。实验表明,该模型的数学规划模型可以描述基于高速公路出行的大型活动停车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描述弹性需求下降级路网中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为出行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采用行程时间、行程时间可靠性及货币费用的加权和定义动态广义出行费用.假定在路网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出行者以估计广义出行费用最小为路径选择标准,建立基于动态广义出行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并给出求解模型的MSA算法.通过在一个算例路网上测试,结果表明:出行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降级系数和货币费用均对道路流量分配影响显著,并与经验相吻合,说明所提出的基于动态广义出行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出行者在随机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1.
考虑交通诱导下新进出行者的网络交通流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城市网络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行为.在网络交通流的演化过程中,出行者根据路网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出行路径,假设OD对出行需求和路径流量受到OD对出行成本的影响,考虑在交通诱导下新进出行者的路径选择方式,以Logit分配模型表示新进出行者选择出行路径的比例,提出一个改进的交通流演化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及其零点的一些特性,它能更好地反映现实中交通流演化结果.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近似描述交通流演化到用户均衡态的过程,交通流能够收敛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燃油经济性对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将燃油消耗、行程时间及其可靠性的线性加权和定义为广义出行费用,以饱和度为参数建立了路网单元燃油消耗模型并量化燃油消耗出行费用.分别以BPR函数及HCM2000延误公式量化路段行程时间及交叉口延误,以二者可靠性量化行程时间及延误波动的相应费用建立了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通过在小型测试路网上进行计算分析表明: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交通分配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考虑燃油经济性的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出行费用权系数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影响显著,考虑燃油经济性的路径选择行为可有效减少路网燃油消耗,可达9%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入手,引入土地开发强度、小汽车出行比例的增长率、以及高峰时间泊位周转率、泊位利用率等参数改进停车生成率模型,对邯郸市中心商业区的停车需求现状进行评价并对2020年的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中心商业区的现状停车供给严重不足,2020年时仍将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建设停车设施,将给中心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需要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源头出发,综合采取停车控制策略,降低由于过大的停车需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路内停车是城市停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发挥服务车辆出行短时间停放和补充夜间停车位不足的作用。本文以混合交通条件下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研究混合交通条件下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具体条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马鞍山市安居路的道路改造中。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考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停车可用性,以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PAM-DCM)。利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借助Mplu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与不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模型拟合效果更优,且停车可用性对小汽车通勤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建成环境对小汽车通勤有显著影响,且居住地建成环境的影响大于工作地。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通勤交通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以往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是基于个体属性对于方式选择的影响,而针对各类出行者特性与出行方式特征的关联性分析较少的情况,以拥有小汽车的中长距离通勤者为研究对象,提取相关的个体属性参数和交通方式特性参数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个体属性与公交和小汽车出行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公交出行意愿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经济水平会对方式选择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更短的停车后步行时间、低廉的停车费用或充足的停车设施泊位供给会鼓励出行者选择自驾出行,而减少公交等车换乘时间,提高公交运行时速则会增强公交的吸引力,这对于城市中心区制定引导居民公交出行对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变化,也反映了城市停车设施需求的不同.本文在对广州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基础上,分阶段合理调整城市停车供应策略和修订停车配建指标,并提出未来城市停车供应策略的可持续性改进方向,保证了停车供应与交通出行特征之间的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梅振宇,项贻强,陈峻,王炜为了实现宏观调控城市全局的静态交通分布的目标,通过对停车选择的分析,提出了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模型的研究从车辆到达率高和日常泊位饱和度大的热点停车场入手,考虑车辆停放者的选择行为,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采用基于最优组合的可变信息板(VMS)信息显示组合方式来发挥停车选择诱导作用,并对它设计了遗传算法(GA)进行了计算,从而获得目标函数的优化值.经浙江德清中心城区实例验证,设置诱导后最小总行程时间减少了49.9%,结果显示,该模型能通过引导停车者不选择“过热”的停车场而选择其他次选的停车场来减少总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效停车泊位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及采集商业中心区停车场停放车辆的实时数量信息,建立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MATLAB仿真分析软件实现实时有效停车泊位预测,最后对误差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利用传统静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分析拥堵道路网络交通流分配问题的不足,研究交通拥堵状态下静态拥堵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首先,基于拥堵路段上交通流特征,分析拥堵路段阻抗函数特点,包括满足拥堵路段上流量随车辆数增加而减少的特征;其次,分析拥堵状态下用户疏解路径选择行为,提出道路网静态拥堵交通流分配的用户均衡与系统最优原理;再次,构建道路网静态拥堵交通流用户均衡与系统最优分配模型,并证明模型与用户均衡原理的等价性、模型解的唯一性;最后,给出求解用户均衡模型的迭代加权求解算法.通过算例与传统静态交通流分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拥堵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与拥堵系统最优分配模型可以合理描述拥堵用户均衡原理与系统最优均衡原理,且拥堵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可以合理描述路网处于全拥堵状态下各路段实际通过流量.拥堵交通流分配模型可应用于由拥堵蔓延导致的局部全拥堵区域,可作为半拥堵静态交通流分配的核心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