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壶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造型上,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得益于紫砂艺人对壶器寓意的探索,使壶器作品成为表达神韵与生命的精神载体。紫砂"伙伴壶"以创意得胜,将作品的艺术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高洁 《江苏陶瓷》2021,54(5):68-69
经典永远不会过时,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西施壶"、"石瓢壶"、"仿古壶"是最能够代表"简约而不简单"的论断,相较于圆鼓鼓的"西施壶"和架子笔挺的"石瓢壶","仿古壶"好像给人的感觉没有那么突出,但是若要说最为实用、耐看的器型,那么"仿古壶"就值得大书特书了.这件紫砂作品"仿古壶"正是原汁原味地把经典延续下来,希望能够通过紫砂技艺本来的质朴之美和光素之美打动壶友,让紫砂艺术回归到原原本本的艺术审美,希望传统器型能够在广大的壶友之中更加普及开来,以实用性为基础,以传统技艺为根本,让我们在清新淡雅的喝茶品茗之中,能够感受到简单的快乐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3.
姜莲 《江苏陶瓷》2021,54(3):51-52
许多的紫砂大师诸如顾景舟、汪寅仙都曾经演绎过竹器紫砂,为我们后来的紫砂艺人在传承和创新之中树立了典范和榜样,紫砂竹器依然是最为常见的紫砂花器类型和装饰题材的热门之选,竹子和紫砂的缘分在上天的安排之下注定产生美妙的因缘,才让我们有机会在今天能够看到如此美妙的竹器紫砂艺术精品.紫砂作品"韵竹壶"采用了紫砂花器以竹饰壶的手法来呈现出此壶的与众不同,此壶壶身采用了传统的紫砂造型,从上到下逐渐鼓起,特别的实用大方,壶底置圈足,更加凸显出此壶的端庄稳重.壶流、壶把、壶钮运用竹段的元素,把竹子的形态和气韵融入其中,可谓是神来之笔,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雅韵,体会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紫砂的魅力,有的体现在造型,有的体现在内涵,有的二者合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贵妃壶”的鉴赏,领悟其造型、内涵方面所体现的“盛唐气象”之魅力,提高自身紫砂审美鉴赏的能力,积累制壶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许龙文是明末清初制壶名家,荆溪人,时大彬之再传弟子,作品多花卉造型,壶底常有"荆溪"印,其紫砂作品构思奇巧,技艺高超。紫砂研究者徐鳌润有专文考其生平,上海古籍出版社《紫砂研究》书中收录。方壶是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中记载:  相似文献   

6.
自紫砂壶诞生以来,艺人们设计出各种丰富多样的紫砂作品。这些作品具备的美学价值为世人所赞叹,由于紫砂壶集实用性与欣赏性于一体,作品本身也被人收藏。紫砂"德钟壶"以其独特的造型、审美意蕴,使人在欣赏之余,还可以感受到壶器的君子之风,而壶器的价值由此而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顾丽萍 《江苏陶瓷》2020,53(1):69-70
紫砂艺人在"东坡提梁壶"的基础之上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提梁壶,虽然造型各异、特点鲜明,但其中都蕴含着东坡先生的奇思妙想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紫砂作品"事事如意壶"就是一件提梁造型的艺术作品,其灵感来源就是传统的"东坡提梁壶"。在此基础上,我又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柿子"的形象和寓意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紫砂作品"事事如意壶"。从整体上看此壶,造型大气、细节到位、工艺精湛、寓意吉祥,提梁和壶身营造出虚实相间、上下互补的艺术形态,融合了筋纹器和提梁造型这两项在紫砂技艺中难度颇高的制作手法,让人观之耳目一新,心生欢喜之情。  相似文献   

8.
作品《四方玉鼎》是一件紫砂方器,其有着儒雅的造型设计,传统线条的运用更是给作品增添了大雅之感.此壶以方为本,却不拘泥于方,通身糅合进了圆的柔美.作品在传统中追求新意,在实用中追求美观,汲取传统工艺之精华,融合现代工艺之巧妙,是一件包罗万象的精美之作.在此壶上,观者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江湖气息,荡气回肠地在壶上演绎,让人不...  相似文献   

9.
一件作品具有一种或以上的艺术特色,方能称其为艺术品,艺术特色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评判体系。紫砂作品的艺术特色一般包括技法、造型、思想深度等。紫砂作品"寿桃树桩壶",以桃入壶,以传统文化为内蕴,以紫砂之魅再现了寿桃树桩的生命与意义。它的艺术特色是丰富而有层次的,通过对艺术特色的把控与呈现,将这件作品的艺术性最大化,从而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0.
紫砂作品《三足狮球壶》是在经典壶型"狮球"的基础上改良设计而来的,虽然外表看似简单,但是制作工艺难度极高,其造型结构有着紫砂圆器独有的器型美,其工艺更是集合了紫砂工艺之特征,细腻而温润.  相似文献   

11.
紫砂纯手工创作缘自于对自然万物的热爱.抟泥为壶,以手工制作紫砂壶,以人的灵气注入紫砂,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五色土经过人的亲近、摩挲、拿捏,充分调和紫砂泥的内在构成,使之成型,紫砂泥才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范伟群 《江苏陶瓷》2006,39(5):19-20
宜兴紫砂以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骄傲地屹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紫砂壶里储满了制壶人的汗水和心血,流淌着人类共有的文明。这厚重的紫砂文化,是陶都宜兴赋予世界文化的贡献。从古至今,宜兴紫砂艺术品尤如文化交流的使者,总是把紫砂文化的博大和紫砂作品的维妙展现在国际陶瓷艺术  相似文献   

13.
紫砂花货多以自然界中各类的花、鸟、虫、鱼为型,用艺术的美学展现事物美好的本质,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之余,还使人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纵观紫砂花货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本篇以紫砂“南瓜壶”为例,探析自然形体的紫砂花货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89年,壶艺泰斗顾景舟与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亚明合作了"矮井栏壶",顾景舟制成壶坯后,亚明在壶身的一面书"青松本无华",另一面绘了一幅山水画。在壶的底部,亚明写了如下一段文字:"壶先秦有之,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近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精神。己巳年白露于丁山,亚明记。"亚明对顾景舟评价很高,顾景舟则以自己的艺术作品供世人品评,可说是当之无愧。顾景舟一生最佩服时大彬、陈曼生、邵大亨,对他们的作品推崇备致并精心仿制,在仿制的过程中创作出具有自己个人风格的作品,能从作品的气韵、搭配、比例等方面综合考虑,将经典作品做到极致,体现了他的  相似文献   

15.
在华美风气盛行的今天,作品《传炉》以其别样的简约别致脱颖而出,给人们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它如流水平静地娓娓道来,昭示着素面朝天中蕴含的别有洞天,展现着紫砂艺术的别样多姿.此壶是传统意义上的紫砂光素器,器身形状方中寓圆,比方器多了几分圆润之美,以无声的方式诉说着紫砂艺术中的无限魅力.此壶的造型之美已无需多言,其蕴含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周伯军 《佛山陶瓷》2013,(11):70-70,73
潘壶历来为人们所钟爱,笔者也甚为爱之,因此本文创作的潘壶壶式以梨式潘壶之形作为创作主题.梨式潘壶的取形就是取自梨形,而且是鸭梨状的.通过对梨式潘壶也就是高潘的创作,从前人的遗迹中寻觅紫砂历史的沿革和进程,让人十分欣喜.  相似文献   

17.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十分珍惜上天的美好馈赠,用灵巧的双手和无穷的创意演绎了千变万化的紫砂器型,同时,许多的文人雅士也纷纷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和陶刻装饰,使其更加具有人文内涵和艺术气质,成为了人们的心头之好和永久陪伴.紫砂壶"涵香"可以归类为紫砂花器的造型类别,采用了传统的紫砂器型,在壶嘴、壶把、壶钮的装饰中采用了梅花的形态,把紫砂的造型艺术和文化意境完美地融合起来.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涵香",运用娴熟的紫砂花器手法以梅饰壶、以梅喻人,在充分表现了设计理念和紫砂造型艺术的同时,把其中的意境之美完全地呈现出来,把梅花的形象用言简意赅的手法和匠心独运的设计传递给大家,希望爱壶之人都能够品味出其中的甘苦滋味和至真至性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紫砂圆壶如珠似玉,如珠圆,似玉润,更胜珠玉.圆壶给人的感觉温润而亲切,它可以予人温情,予人张力,感染人,愉悦人的心灵,增强人的生命活力.把玩圆壶,轻轻抚摸,三两朋友闲坐交谈推盏交杯间,茶汤香气溢漫中,心灵得以抚慰,人生更加充实.只有对紫砂圆壶具有深刻的理解,方能深谙其道,本篇以紫砂“祥和如意壶”为例,探析紫砂圆壶的工艺美.  相似文献   

19.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开拓者和宣传者非常的敬佩,在今天,"东坡提梁壶"依然广受壶友们喜欢,也是紫砂作品中非常经典的传承作品之一.紫砂艺人们在仿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许多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延伸了紫砂艺术的作品造型和文化内涵,带我们走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紫砂世界.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佛莲",展示了艺人强大的创作能力和超高的技艺水准,在紫砂与自然的融合方面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冲泡茶叶的饮茶利器,更重要的是把茶叶的草木之心和我们寄托在饮茶过程中的情感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禅茶一味的乐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0.
顾虹霞 《江苏陶瓷》2021,54(1):77-78
正是以紫砂实用性为基础,紫砂文化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紫砂造型艺术的形态演变也越来越多,手法也越来越丰富,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佳作,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丰富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件紫砂作品"乾坤葫芦壶"是一把比较简约的花器,充分地利用了紫砂良好的可塑性,把我们喜闻乐见的葫芦形态抽象地演绎出来,充满了大自然的野趣.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是对传统的紫砂葫芦比较高挺的形态作了改良,更加敞口实用,整体的气韵也更加敦厚,有一种成熟之后的大气之感,再加上壶嘴、壶把、壶钮的仿生演绎,颇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把紫砂壶内的朗朗乾坤展示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