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 即使痕量级水平的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时间的危害。粮食等作物在生长和贮存期间都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由于其高毒性, 已有很多检测方法来检测不同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且并不是每个方法都能满足国标限量水平。本文综述了不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 重点讨论几种较成熟方法在不同基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经常污染粮油原料及其制品,具有强致癌性.介绍了黄曲霉毒素毒性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残留限量标准;针对不同基质间组分存在较大差异,概述了液液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及免疫亲和柱净化等样品前处理方法;同时对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酶联免疫吸附等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原理、应用及特点进行了综述;最后分析了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AFT)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对黄曲霉毒素快速,准确的检测有重要意义,本中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几种常见检测方法,并对其特点及检出限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主要损害机体的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对人类危害极大。该文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提取和检测方法,并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防治方法,为进一步加强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是自然界中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泌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容易污染粮食作物及其制品,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大米、玉米等作物及与其相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强的天然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黄曲霉毒素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着重从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两方面介绍国内外目前食品中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手段,包括传统的经典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同时对粮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7.
结合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分布、结构及毒性危害,并重点阐述了相关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方法以及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方法,以及其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粮食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一旦污染粮食和饲料,会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造成经济损失,准确、快速的对粮食与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进行检测,对养殖业与人们的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笔者就粮食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和确认方法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及其降解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文中论述了不同物质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同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及成果,并对黄曲霉毒素检测及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在粮食和食品中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油食品在贮存的过程中极易发霉,尤其是被黄曲霉污染而导致黄曲霉毒素超过国家标准。人食用含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肝脏损伤甚至发生癌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的超标,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main types of aflatoxins were analyzed, the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methods of aflatoxi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of aflatoxins in food we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flatoxins was prospected.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食、豆类、坚果及其相关的食品中,极易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检测至关重要。食品基质复杂多样,检测前需要使用配套的前处理技术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富集、纯化。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对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免疫磁性固相萃取、免疫亲和柱以及QuEChERS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对,并对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免疫分析等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展黄曲霉毒素的安全风险评估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是黄曲霉毒素中一种二氢呋喃杂萘邻酮衍生物,主要是由于奶牛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的饲料后,AFB1在奶牛体内代谢产生的羟基化代谢物,转化反应式如图1.AFM1毒性强、对人体危害大,1993年WHO将AFM1归为对人类Ⅱ类致癌物,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主要危害的部位在肝脏.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种剧毒物质,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寻求准确、快速、简便的AFT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本文就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及几种新出现的AFT检测技术及应用作一一评述,并对今后AFT检测方法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致癌物质 ,许多国家已将其限量标准提高 ,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已因其毒性而提高 ,并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技术壁垒。文中介绍了黄曲霉毒素B1的几种常见检测方法 ,并对其特点及检出限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乳品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_1,AFM_1)具有强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肉、尿、乳汁、肝脏、肾脏、肌肉、血液中,其中以乳汁中最为常见。本文综述了薄层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等检测残留在乳制品中AFM_1方法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各方法优缺点,并对未来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为保证乳品安全和提高我国AFM_1的检测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与控制山东菏泽地区饲料公司(274012)李彦才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一组有毒代谢物,是一类毒性极强、广泛存在、具有致癌作用的最常见真菌毒素。同时,它还能引起突变和导致畸形。由于它对人、畜健康危害性极大,成为最...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1960年英国十万只火鸡死亡事件,就是因摄食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粉所造成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脏中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安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可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进行脱除。本文对黄曲霉毒素的主要脱除方法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保障农作物及其制品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稻谷在生长、收获和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加工形成的粮食制品进入食物链后,易引发人类急、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代谢产生的天然毒素主要分为B族黄曲霉毒素、G族黄曲霉毒素及M族黄曲霉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众多霉菌毒素中较常见且毒性较高的一种,过量摄入具有致癌、致畸形、免疫抑制等毒性效应。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稻谷中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结构,检测及防控等方面对稻谷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展开综述,并对其检测方法和脱除方法进行了概述对比,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