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选取嘉湖湖荡区的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整合与图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聚落所处的水环境角度出发,对区域整体聚落分布格局与聚落单元景观格局两个尺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聚落顺水而布,水随聚落而变革”、景观节点与水关联度高的特征。并对景观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嘉湖湖荡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是对低平水网环境的适应、水利与水运交通的促进、受思想文化与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耸  王晞月  林箐 《风景园林》2023,30(10):111-118
【目的】莆田平原传统聚落的生成、发展与水利营建密切相关,并衍生了相应的景观特征。厘清人地系统中传统聚落和水利营建的作用关系,可促进传统聚落的保护利用。【方法】通过史料梳理、实地勘察,结合空间图解、ArcGIS空间分析,从水利系统和聚落的演变过程出发,分析水利系统的结构及其影响下传统聚落的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1)莆田平原水利系统和传统聚落历经了“筑塘蓄水,围塘而居”“截溪筑陂,凿渠引水”“增涵固堤,围海渐垦”3个演变阶段,形成了由防御单元、引水单元、传输单元、调控单元组成的水利系统;2)传统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多个集聚区域,其中水系对传统聚落具有基础性作用,由此形成了堤塘聚落、陂闸聚落、灌渠聚落、河迹聚落、山麓聚落五大类,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3)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是水环境限定、水系统建设、水管理调控、水信仰凝聚下综合形成的产物。【结论】揭示了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的演变过程、景观特征、形成机制,对人居环境营建逻辑的阐释和国土景观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莹  段佳卉  施瑛 《南方建筑》2021,(3):130-136
为研究广东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在长期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聚落外围防灾、产业防灾、居住地防灾等聚落防灾景观模式。综合运用景观学、环境学、灾害学、农学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土地开发类型- 自然灾害类型- 聚落景观构成模式”技术路线对广东汉民系传统聚落景观防灾模式的深入解读,梳理历史防灾经验,总结历史智慧。得出了如下结论:广府核心区应对低地水灾环境形成了“外围堤围防洪- 基塘水土调配- 聚居地梳式泄洪”的典型景观模式;潮汕核心区应对沿海风灾环境形成了“外围堤林防风- 农业分区种植- 聚居地密集式抗风”的典型景观模式;客家核心区应对山地水旱环境形成了“外围堤坝并举- 陂塘蓄水防旱- 聚居团块式防洪”的典型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4.
潘莹  韩加米  施瑛  白芮 《中国园林》2022,38(12):70-75
硇洲岛作为中国第一大火山岛,是中国南海生态景观和传统文化景观保留较好的岛屿。岛内传统聚落数量众多,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对可持续性岛屿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风景园林学、人文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GIS对硇洲岛101个聚落进行落点,结合传统时期聚落的产业属性,分析海岛产业的开发时序。选取“滨海距离”“火山地质地貌”“岛屿土壤类型”“地下水资源”“岛礁空间分布”为敏感因子。探讨主要因子对聚落空间分布的机制,总结归纳出海岛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试图通过对硇洲岛传统聚落景观的分析,解析海岛先民是如何适应海岛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适宜的海岛产业景观,并建立较为宜居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5.
图瓦人属北疆古老游牧民族之一,跨境生活以及小族群的属性使得对他们的研究和调查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基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相关研究,选取我国三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图瓦人草原聚落为研究对象,系统建构了“空间”“地缘”“文化”三大聚落景观基因系统并对其进行多尺度识别、配对、解译,分析目前聚落中的基因异变现象,对异变基因进行修复、改善。旨在梳理完善当前传统民居景观基因谱系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丰富我国的传统聚落基因库,并为游牧民族草原聚落基因信息链修复及景观基因区域识别提供可靠辩解的图谱借鉴依据,为保护和发展牧民定居聚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围田区传统聚落景观的生态智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田区是珠三角地区的农业景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众多传统聚落分布其中,从选址布局、场所构建、空间营造等各个方面都显现了人们营造聚落的生态智慧。以围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对聚落的景观环境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次进行分析,揭示传统聚落的宏观环境体现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态智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聚落择址和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体系;中观环境体现的是“安身立命”的生态智慧,包括满足使用功能的功能性场所和承载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性场所;微观环境则体现“心安理得”的生态智慧,表现为安心舒适的庭院空间和顺应气候的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建工作的开展,我国乡村迎来转型的机遇,然而众多传统村落在此过程中面临自然生态破坏、传统文化缺失、原有传统聚落景观趋于同质化等严重问题.本文基于风景园林视角,以浙西南松阳县传统村落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模型"研究方法,首先从自然基底层、水利体系层、人居聚落层三方面进行松阳县乡土景观的解析和传统聚落景观形成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是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生态完整,文化特色鲜明。作为文化和生存的载体最能反映出该区域的独特性。文章以景观基因图谱为视角,以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成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分子生物学里面的“基因图谱”理论,对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成进行分析,并将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进行基因提取,进而构建该区域的聚落景观“基因图谱”,为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的江南水乡聚落包括低乡聚落、高乡聚落及滨海聚落。过往研究较多集中于低乡及高乡区域,对滨海区域聚落形态及其成因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环境-人居”视角,结合潮汐对滨海地区环境的影响,从熬波煮盐、灶田垦殖、抗倭设防、沙岛求生等维度,剖析江南滨海地区传统聚落的形成过程,并揭示了团灶聚落、圩田聚落、墩汛聚落、宅沟聚落等4类典型传统聚落的形成机理及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潘莹  杨萍  施瑛 《南方建筑》2008,(9):50-57
自宋代以来,盐业就是广东滨海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盐业生产带动了滨海地区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产生了与传统农业景观截然不同的产业景观和居住地景观,也促进了运销线路沿线的城镇发展。以广东稔平半岛大洲盐场的盐业景观为研究对象,跨学科运用区域环境史、盐业产业史、地理学等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相结合,剖析了广东滨海盐业景观的自然基底特征,并从生产、运销、居住三方面着手,通过“体系—子系统—功能单元—要素”四大层级搭建起了盐业景观体系,归纳总结了广东稔平半岛滨海盐业景观特征和其产生的内在机制与动因。为深入了解广东滨海盐业景观以及推动盐业聚落产业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
以中国知名乡村旅游地婺源的传统聚落"篁岭"为研究个案,采用文化地理学中景观基因信息链的理论视角,通过对篁岭传统聚落地域文化景观基因的发掘,析出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篁岭古村地域文化信息,同时结合旅游体验的塑造理念,提出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旅游体验开发概念和内涵,深度构建了篁岭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元-信息点-信息廊道"(核—点—轴)联动一体的旅游体验开发模式。尝试为婺源篁岭、徽州乃至全国传统聚落旅游开发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永续传承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菁  龙彬  陈秋渝 《中国园林》2023,39(1):85-91
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的重要保护对象。该地区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构成是探究聚落景观生成机制的关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生态、生产、聚落和宅屋4个层次选取传统聚落景观的关键特征要素,结合GIS空间统计分析与形态分析的方法手段,总结归纳出受地理与民族双重影响下的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1)受北高南低的自然地貌差异影响,传统聚落在区域尺度上呈现出北靠山居、南临水体的景观特征;2)受民族互动的影响,不同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呈现汉族聚落位于交通便利的溪河两岸,土家族聚落位于溪河两岸与浅丘地带,苗族聚落位于后山“溪里”的族群景观分异;3)传统聚落景观在聚落尺度上受地理与民族双重影响而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地理要素主要作用于生态、生产与聚落景观层次,民族要素主要作用于聚落与宅屋景观层次,并呈现出“从区隔到融合”的发展规律。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的挖掘为武陵山区文化生态保护提供了实证依据与支撑,可为构建西南山地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提供一个区域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传统聚落旅游开发中的色彩景规划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聚落色彩景观是特定地域文化的极佳视觉传达。在旅游开发中,传统聚落色彩景观可以构成不同旅游地鲜明的个性标识,传递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并再现其久远的历史积淀。在正视旅游开发对传统聚落色彩景观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从延续历史文脉、凸现地域特征、实现功能分区以及构筑和谐通感四个方面,探讨在传统聚落旅游开发中,通过合理的色彩景观规划和管理,推进传统聚落旅游开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戴方睿 《中国园林》2023,39(3):119-124
将浙中地区风土建成遗产作为景观要素,基于民间 文献中的图文史料,运用“景观图谱法”分析2种灌区景观的 结构性特征。根据水利设施的不同,灌区景观可被分为陂塘景 观和堰坝景观,陂塘灌区的中心聚落多位于渠系上游,水利多 由单一宗族控制;而堰坝灌区水利由多宗族分享,且中心聚落 在渠系末端。通过深入调查其中宗族聚落发生的历史及水利社 会的变迁,揭示灌区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解析水利社会的治 理机制。最后,归纳浙中灌区景观的总体特征,以期为日后建 成遗产的保护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胡紫玥  曹伟 《园林》2024,(2):46-54
水乡古镇是具有独特景观特征的传统聚落景观,承载和传承乡土文化。景观基因识别理论在挖掘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历史文化特质研究中具备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评估途径,有利于实现对传统聚落景观的有效保护与开发。以焦溪古镇为例,引入景观基因识别理论,对其隐性和显性景观基因总结评估,并构建焦溪景观基因图谱,从环境和村域两个尺度挖掘景观基因结构特征,从山水格局、生态智慧和布局营建三个角度总结景观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尺度上,焦溪水乡古镇具备三山两水的环境格局,同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商贸城镇的空间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2)村域尺度上,焦溪景观基因点分布集中形成两条核心廊道,构成“桥—河—街—弄—圈门”的独特结构,但是部分景观部件存在损毁、不存的现状;景观基因类型丰富,涉及生态、生产、生活,组成“山—河—田—村”自然格局。未来水乡古镇研究体系的完善和构建仍需要持续广泛的合作和深入研究,为水乡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7,(Z2)
文章首先基于时间维度分四个阶段对淮安码头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其次,遴选了贯穿码头镇历史沿革的三大主线——运河水系、水利工程和聚落形态进行分阶段并联式演化分析,发现其各自完整的演化特征分别为:运河水系从形态演变发展为功能转型,水利工程设施从水利要枢转变为水利遗址,聚落形态从沿河伸展转变为外延式拓展;最后,根据各主线的演化特征对码头镇的特色及价值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17.
以厘清传统村落风景营建内涵为主旨,在汲取“三 境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自然认知-形式构架-意境升 华”的景观解析框架;并通过对福建北部党城村的案例解析, 梳理景观营建思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景观营 建是在保障生存安全的前提下,以大尺度范围的山水秩序为参 照,以人文理想为价值追求,进行空间格局、聚落秩序和节点 场所的营建,形成“大尺度空间-聚落-人文空间”三级空间层 级,积累了高度融合山水秩序与人工环境的空间法则,实现了 “三美”一体的意境理想,是一种将生存经验与人文理想高度 融合的景观营建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流域多元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独特的水利营建背景孕育了多样且极具地域性特色的水利流域景观。通过对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其是在水利系统、自然系统、人居聚落系统、水利管理系统及农田系统相互支撑、共同影响最终作用而成的动态复合景观体系,并整理归纳出其各子系统的发展脉络及空间分布模式,进而分析并总结该流域尺度范围内的传统灌区景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最终得出五系统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景观体系构成特征,为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系迁徙和发展中由于对环境选择和改造利用方式的不同,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心理的不同,都会影响并改变其聚落景观的结构与特征。广东省内的三大民系有着相对稳定的文化区划,不同民系间的聚落景观差异鲜明。基于民系差异视角对其聚落景观进行比较研究,更易找到其聚落景观特点并能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本文通过综合运用人类学、文化地理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广东三大民系农业景观、聚落群形态、单个聚落格局和聚落内部建筑形制间的主要景观差异,并通过将聚落景观差异与民系文化进行关联得出三大民系主要景观差异的成因,包括民系迁徙时序、移民对环境的选择与改造、生产技术和聚落宗族体制与家庭结构等方面,从而为该地区乡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郭巍  侯晓蕾  崔子淇 《风景园林》2021,28(5):120-125
首先对宁波平原圩田景观的发展沿革进行论述。其次,剖析了鄞西圩区、宁波市与日月二湖在圩田水系整理方面的关系,并梳理了日月二湖的景观营建过程,指出日月二湖的布局结构体现了圩田水利系统和开垦方式,是该区域圩田景观的特定表达。并分析日月二湖与宁波平原中的众多聚落公共空间的发育具有相似性,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圩田开垦机制。最后,将视野扩大至东南系列小平原,进一步揭示出这些地区以圩田景观为基础的传统湖泊景观营建的共性特征,这为理解中国东南滨海平原地区类似的传统风景营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