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结合鲁南化肥厂引进美国德士古炉加压粉煤气气体净化处理硫磺回收装置的工艺过程,即德士古炉所产原料气经脱硫后的气体与残留的CO2、蒸汽等杂质混合成酸性气,把这含硫的气体引入硫磺回收装置进行硫回收,既防止大气污染,也提高了经济效益。结合这一新的工艺装置,在自动控制方案的确定,主要检测、分析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选型上重点注意了酸性气/空气流量的配比调节及影响配比的炉气压力调节的设置,并选用紫外线分析器这一关键仪表来测量H2S/CO2在尾气中的含量,来保证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天然气净化厂尾气减排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硫磺回收尾气处理主要工艺以及西南地区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排放现状的分析,着重对比了加氢还原类和可再生型有机胺类脱硫尾气处理工艺,提出了天然气净化厂尾气减排方案,为天然气净化厂尾气减排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还原吸收尾气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硫磺回收装置含硫尾气处理,是减少尾气中SO_2排放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硫磺回收装置加氢还原尾气的显著特点为:压力低,碳硫比高,要求吸收过程硫化氢脱除率高,同时具有吸收选择性。利用超重力技术强化传质及气液接触时间短等特点,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加氢尾气脱硫工艺中,考察了转速、气液比、贫液温度、气体流量等操作参数对脱硫性能及CO_2共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应用于硫磺回收装置加氢还原尾气脱硫工艺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选择天然气脱碳方法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天然气处理量、压力、温度;天然气中CO2组分的含量;重烃在气体中的数量;管输、下游加工工艺要求,以及销售合同、环保等强制性要求;是否需要选择性地脱除其他组分。脱硫厂送来的酸气,H2S含量一般不低于15%,有时高达90%,因此通常采用部分燃烧法或分流法回收。处理硫磺回收尾气的方法很多,斯科特装置是用加氢还原和二异丙醇胺脱硫的方法处理尾气,经硫磺回收后得到的尾气,其温度一般为120~130℃,压力为0.3 MPa。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为了处理焦化、催化裂化及加氢后出来的硫化氢气体,炼厂一般都设有硫磺回收装置。目前我厂硫磺回收装置转化率仅达90%,因此,排空尾气中仍含有约2~2.5%左右的H_2S、SO_2、COS 等含硫气体。我厂硫磺回收装置排出尾气的组成见表1。国家允许排放标准见表2。  相似文献   

6.
由奥特洛夫公司负责设计和施工,普苏尔气体加工和石油化学公司经营的一座美国最大的硫磺回收装置于1981年10月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城开工投产。硫磺回收装置前面的气体处理装置采用环丁砜法脱硫,每天处理100百万立方英尺的含硫气体,每天出售净化气55百万立方英尺。硫磺回收装置后面设有尾气处理装置采用比文尾气处理方法,提高硫磺回收率和防止空气污染,硫磺的总产量达到1300吨/日。硫磺回收装置的辅助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环保标准不断升级,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不断进步。在分析了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的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LS-DeGAS、烟气碱洗技术、氨法尾气脱硫技术、有机胺脱SO2尾气处理(Cansolv SO2洗涤)技术、超优Claus+烟气碱洗技术等几种典型技术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并针对企业现状及环境约束,在统筹考虑装置投资、运行费用和排放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8.
亚露点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露点技术在天然气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综述了亚露点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Clauspol系列,Clinsulf-SDP和MCRC工艺的技术特点、应用及发展,探讨了亚露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硫磺回收尾气处理SCOT工艺及我厂2万吨/年制硫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硫磺回收装置排放烟气中SO2达标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硫磺回收装置烟气中SO_2排放问题,指出烟气中SO_2主要有液硫脱气、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及其他非共性原因3个来源,提出了根据不同来源分别处理以降低排放烟气中总SO_2质量浓度的对策,形成了天然气研究院硫磺回收及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升级达标核心技术,主要包括H2S深度脱除溶剂CT8-26、钛基硫磺回收催化剂CT6-8和新型加氢还原吸收尾气水解催化剂CT6-11B,适用于现有带加氢还原尾气处理的硫磺回收装置,特别是具有独立加氢还原溶剂再生的装置,可将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排放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降至100mg/m3以下,为解决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排放问题提供了新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现状及全球能源的消费结构,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丰富,为了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天然气资源,应采用高压、高钢级管道输送.最后指出了高钢级管线钢管今后发展的方向是进一步提高钢级和输送压力.  相似文献   

12.
从“深盆气”到“根缘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深盆气”是一个既不能反映天然气成藏机理也不具有分类地质意义的非正式术语。如果按照其特点及地质模式,要确定一个气藏是否属于“深盆气”,首先就必须找到“气水倒置”的界面,而该界面的确定往往不易落实。“根缘气”被界定为致密储层中的具有“根状”天然气聚集,通常表现为致密储气层与气源岩的大面积接触,尤其是致密储层底部具有含气特点,天然气运移聚集服从“活塞式”原理。“根状”特点的出现表明了浮力的限制性作用,与常规气藏依靠浮力驱动的置换运聚模式形成原理上的差异。由于储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气体运移方式在2种典型的气藏类型之间常出现一系列过渡,它们也属于“根缘气”的范畴。因此,采用“根缘气”概念进行气藏类型判识,避免了对区域性气水倒置界面的追索。对于典型的根缘气藏,往往可以达到“单井定乾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东濮凹陷浅层天然气测录井显示好,其它录井方法难以发现、电测资料难以判别等问题,在综合测试、气测等资料确定产层类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气测解释浅层气层的多个图版和解释标准,提出了烃组成形态图版、烃含量区间图版识别浅层气层的方法。濮浅2井的气测解释结论与测试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气测资料识别浅层气效果好,解释符合率高,为浅层气层识别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促进了浅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几个典型的凝析气田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集气工艺的情况。对凝析气田的站场布局、集气流程、计量方式以及水合物抑制工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不同集气工艺的适用范围。通过对各种工艺、技术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在凝析气田地面建设中,应优先采用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汽车的贮气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贮气技术是天然气汽车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天然气汽车贮气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发展车用天然气贮存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压缩天然气与天然气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汽车改装、天然气储存以及加气站的全套技术均已成熟,并已投入大批量生产,据统计,国外已有天然气汽车150万辆,天然气加气站近2200座。  相似文献   

17.
用自行研制的采样装置和气相色谱联用分析甲烷燃烧气体。色谱柱固定相为PoraparkQ,柱温范围-99~250℃,氦气作载气。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迅速精确地分析确定甲烷燃烧气体的成份和浓度。采用校正归一法定量,相对误差<2%。  相似文献   

18.
曹雯  刘晓华 《天然气工业》2004,24(9):136-138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天然气长输管线的配套设施——储气库已势在必行。通过库址比较,目前位于江苏省金坛盐矿的盐层被认为是建设地下储气库的首选目标。盐穴储气库的垫气量随储气库的深度和运行压力区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预测,江苏金坛盐穴储气库的垫气量约占总库容量的33%。若按常规使用天然气作为垫气,对一座年供17×108m3工作气规模的储气库群,其垫气费用将占储气库总投资的28.5%。若使用价格更低廉的惰性气体作为垫气,将能够节省总投资的16.7%。文章介绍了法国用惰性气体替代天然气作储气库垫气的经验,并针对江苏金坛盐穴储气库用氮气替代天然气作垫气进行了具体的技术、经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数油气田井口存在油气被盗现象.为了防止生产阀门被开、关装气包,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这些防范措施虽然减少了天然气被盗,对随意开、关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存在油套压力无法录取及清蜡阀门无法正常试井监测的问题.研制一种采气井口防丝堵技术,该技术既可有效避免井口天然气被盗,又能及时录取油套压力和流静压力,且各种维护措施都能正常实施,方便了气井的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天然气管道投产中气推气置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气管道投产作业中置换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现状并对各种置换方法优劣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气推气置换方法置换顺序的选择、注氮量和天然气推进速度的确定方法、投产方案的编制、组织实施以及投产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其它天然气管道投产置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