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旋转参考坐标系理论,建立了在转子磁场定向坐标系下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构成了一个基于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新型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数字仿真和系统实验表明,该调速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动态特性优良,控制精度高,电流波形好  相似文献   

2.
仿真可以比较真实地描述系统的运行、演变及其发展过程.运用双反应原理,将参考坐标设置在转子上的dq0坐标系统,利用该坐标系下的三相同步电机状态空间方程,结合实例用MATLAB具体说明同步电机异步并列的仿真过程.  相似文献   

3.
MATLAB下异步电动机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构造出基于MATLAB环境下异步电动机通用仿真模型,该模型封装后可作为SIMULINK库元件使用。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路结构和起动过程都比较复杂.基于MATLAB/SIMULINK并利用坐标变换中的park方程建立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瞬态仿真模型,并在三相对称电压供电时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5.
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路结构和起动过程都比较复杂.基于MATLAB/SIMULINK并利用坐标变换中的park方程建立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瞬态仿真模型,并在三相对称电压供电时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存在综合性能不理想的问题,通过设计基于积分滑模面函数的滑模控制器(SMC),建立了基于滑模控制、PI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仿真测试表明:在有内外扰动的情况下,通过配置合适的相关控制参数,基于SMC-PI的综合控制模型能够使异步电动机转子的磁链和转速脉动幅度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能让电机对扰动快速作出反应,并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路结构和起动过程都比较复杂.基于MATLAB/SIMULINK并利用坐标变换中的park方程建立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瞬态仿真模型,并在三相对称电压供电时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异步电动机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把对异步电动机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Simulink仿真互联到一个统一的界面,并且加入了相应的说明文档.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系统平台可通过GUI对Simulink进行实时、互联的仿真,搭建的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传统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及带有转矩、磁链闭环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双笼感应电机在qd/qd旋转坐标系下的瞬态模型,结合必要的坐标变换,利用MATLAB/SIMULINK,通过编写M文件的S函数和构建坐标变换模块,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六相双Y绕组同步电动机在船舶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的技术需求,分析了六相双Y绕组同步电动机的特点,结合基于气隙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原理,建立了六相双Y绕组同步电动机基于dq坐标系下和MT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实现了六相双Y绕组同步电动机带推进负载情况下的矢量控制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对六相双Y绕组同步电动机运行的稳定性能和过渡过程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其他的多相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以异步电机定子电压矢量为手段,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的DTC(Direct Torque Control)方法,建立异步电机旋转空间变换动态数学模型,实施α'β'转子坐标系、αβ定子坐标系变换到dq旋转坐标系上,改变定子电压squ幅值来控制定子磁链的角速度wd,进而控制电磁转矩。利用Simulink和M函数的强大仿真功能,对其进行直接转矩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异步电机调速特性,控制效果较好,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方程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理论的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传统的MRAS采用纯积分器易引起误差累积和直流偏移问题,通过增加滤波器改进了转子磁链估算模型。以Matlab/Simulink为平台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电机转速误差约为1%,说明该系统动态性能良好,有较好的负载扰动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坐标变换建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对非正弦馈电方式下异步电动机动态及稳态运行性能进行数字仿真,并就上述运行性能与正弦馈电情况相比较;其分析方法及有关结论可供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电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转子磁场定向下的异步电机定子电压方程中存在着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量的交叉耦合,使得转矩电流的调节受到励磁电流的影响,提出了异步电机定子电流的内模自适应控制及其在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中的实现方法.根据内模控制(IMC)原理设计异步电机电流调节器,用矩阵奇异值分析了IMC电流调节器的鲁棒性;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将其应用于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中.通过对电流调节器传递矩阵函数的仿真及用DSP实现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验证了自适应IMC电流调节器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5.
MATLAB环境下的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统而简略的阐述了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根据交流电机坐标变换及矢量控制理论提出了异步电机在任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仿真结构图的建模设想,得出了一种按转子定向磁场下的动态结构图,利用该结构图可以方便的构成电机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最后以实际电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机有良好的稳、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基于dSPACE的实现感应电机定子磁链和转速动态解耦的逆控制系统.根据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证明其可逆性,并将静止两相坐标系下感应电机模型解耦成转速和定子磁链两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控制理论对各个调节器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基于dSPACE实现感应电机解耦控制逆系统的构成.实验表明,控制方案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A contact model for describing the contact mechanics between the stator and slider of the standing wave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wa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odel starts from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or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ontact process. A modified friction model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act problems. Firstly, the dynamic normal contact force, interface friction force, and steady-stat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Secondly,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tact layer materia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or, and the pre-load on motor performance were simulated. Finally, to validate the contact model, a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based on in-plane modes was used as an example.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show that a set of simulation of motor performances based on the proposed contact mechanism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model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ing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standing wave linear motor and thus contributes to the design of these types of motor.  相似文献   

18.
基于磁通观测的电流前馈型解耦矢量控制系统结构,给出了异步电动机的数值仿真模型。该系统可以用于电流前馈型解耦矢量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加快动态转矩的变化,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磁通观测的电流前馈型解耦矢量控制系统结构,给出了异步电动机的数值仿真模型。该系统可以用于电流前馈型解耦矢量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加快动态转矩的变化,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一种电力系统非线性模型的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种电力系统模型,探讨了由确定性方程得到的运动状态的混沌特性。仿真表明了该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内在的随机性等混沌运动的特征,以及因分支、混沌现象而导致的电压骤降现象。仿真结果发现,在远离鞍形分支处的混沌区域也出现了电压骤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