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江汉油田勘探和开发的快速发展,发现和投入的新油田大多是低产、低渗、低液、零散的小区块,而传统的三级布站集输模式,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地面建设投资大、系统效率低,能耗高、运行和管理成本高、投资收益率低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集输优化工艺技术的研究,形成一种新型、高效的集输工艺模式,可为油田集输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普光气田为我国首个特大型高含硫气田,提高高含硫天然气的集输工艺技术对人员的安全、环境保护及油气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普光气田集输工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对集输工艺技术进行优选,最后根据普光气田高含硫天然气集输工艺的实际应用,提出加强对高含硫气田集输工艺技术监督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汉油田单井集输主要有不加热单管集输、井口加热单管集输、双管掺输、三管伴热集输4种模式。三管伴热、双管掺输掺热水很大程度增加了接转站的能耗,针对这一问题,以王广集输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油井常温集输工艺的研究。江汉油区老油田改造和新油田建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三管伴热集输工艺改为单管常温集输工艺,可大大降低建设投资,节约集输系统能耗,降低管网维护费用。采用常温集输工艺,新区块掺水单井可建掺清水管线,老区块可利用原伴热管线进行产清水,将原本掺伴热水流程改为单井掺凉水加药、解盐工艺,既满足了生产需求,又节约了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4.
原油密闭集输工艺是油气集输工艺系统中降低油气损耗、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的有效方法。清河采油厂2004年在北区油田南块接转站进行密闭集输工艺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常规油品产量下降,致密油等非常规原油的研究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致密油由于其不同层位油品性质差异大及生产周期内产液量变化大的特点,在集输方案确定时不同于常规原油,需要结合致密油本身性质,将整个生产周期分成三个阶段,利用软件分别对加热集输与掺热水集输两套集输方案的集输安全距离及运行费用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模拟计算,掺热水集输工艺在两个方面均优于加热集输工艺,因此为保证集输系统正常运行,节省运行成本,选用掺热水集输工艺。  相似文献   

6.
针对杭锦旗气田的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难题,利用OLGA软件建立了集输工艺计算模型,进行了集输工艺优化研究。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参数相对误差在3%以内,能够较准确地模拟集输管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低压集输工艺下水合物生成情况,带液与分液工况下的集输距离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井下节流、井口不加热、不注醇的低压带液集输工艺能较好地适应杭锦旗气田滚动开发的需要,可有效解决复杂地貌条件下,管道低点积液、管道水合物堵塞以及高压集气工艺前期高产液情况下天然气脱水效果差等问题。单井进站集输距离控制在6.5km(DN80),两井串接进站集输距离7km(DN80-DN100),三井串接进站集输距离4km(DN80-DN80-DN100)。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井测试、修井过程中,封管外窜、堵炮眼、封堵地层出水等是不可缺少的工艺,利用挤注式桥塞解决封窜、封堵问题,是有效的手段,该工艺技术在塔里木油田广泛应用。介绍了桥塞挤水泥工艺系统的工具结构、工艺措施,并通过两口井的现场施工情况,总结了该项工艺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东胜气田属于致密低渗气田,单井产量低、压降速度快。在采用低压集输工艺的实践中,针对气田的地层非均质性强、单井产出差异大、液气比高、采用滚动开发模式等特点,对井场、管网、集气站等关键工艺单元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混相计量、多站串接、差异化集输、撬装集成、循环调整等技术系列及特色做法,提高了低压集输工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油井常温集输技术的难点是解决原油物性差的低液、低含水油井的单管常温集输问题。分析江汉油田主油区低含水原油及高含水原油的形态和粘度特征,认为高含水原油的粘壁温度比净化原油的凝点低8~10℃,单井不加热集输的最低温度界限为20℃,从而得到江汉油区不同液量高含水原油临界距离初步估算值,并以此为基础,对低液量、低含水无法实现常温集输油井进行工艺改进,采用高压掺污水及油井枝状集输工艺解决了低液、低含水油井的集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高含水期和低油价形势下,简化优化地面集输工艺是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其技术关键就是采用油井串接模式并实现采出液的常温输送。调研江汉油区油井集输系统现状,分析常温输送的主要因素影响,对地面工艺简化优化的技术可行性进行探讨,给出界定常温输送的经验公式,从而可提出地面集输工艺简化优化的思路和具体做法,通过试验和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利工程,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的联合调度不仅是实现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和典范,也是实现整个流域范围内水文补偿、库容补偿、电力补偿、提高系统可靠性及综合利用效益的必要条件,由此,对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调度技术集成涉及的水文、调度等问题进行评述以了解现状、展望未来非常必要。在探讨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调度技术集成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涉及的气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研究、流域梯级调度、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大型水库生态调度研究、特大型水电站考核评估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调度技术集成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调度技术集成及类似方面研究与实践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露天矿测量综合测绘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露天矿测量综合测绘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具有功能完备、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高低压塔脱丙烷精馏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介绍了流程模拟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应用ASPENPLUS对高低压脱丙烷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逐步对系统进行了操作优化。实际操作证明,稳定了高低压脱丙烷系统,节约了能耗,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片机为核心的闭环控制系统和交流调压调速控制器,设计了全自动恒压变流供水系统,经试运行证明,该系统不仅节能,控制可靠,而且使用方便 ,为高层建筑供水提供了有效的设备。  相似文献   

15.
对南钢棒材厂步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投用一个月后,频繁发生液压系统的故障,经过对液压系统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经过技术改进,彻底解决了液压泵频繁损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风险率增量法、可能最大风险率方法两种汛限水位调整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利用Java语言、JSP、Flex技术、Hibernate数据库访问技术、SSH系统架构、ExtJs等目前较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标准、通用的水库汛限水位调整风险评估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优化调度的FP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是个含有线性与非线性约束,而且目标函数呈非线性的动态控制问题,已有的优化方法大多基于数学规划技术.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即人工智能浮点表示(PloatingPoint简称PP)的遗传算法.它的主要优点在于状态和控制变量不必离散化,所需内存少,缩程简单,它为克服水库(群)优化运行“维数灾”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节能减排的广泛关注,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调度忽略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为此,考虑各机组运行的环境成本,提出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模型;考虑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在目标函数中加入可再生能源备用容量补偿成本,借助排污系数法将机组运行的环境成本并入机组运行总费用目标函数中,从而将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从多目标优化转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以IEEE-14节点系统为例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2台600MW汽轮发电机组投产以来,运行中存在氢气纯度下降较快,并使机内氢气经常需要提纯度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运行和停机机会对密封油系统进行了调整。最终使氢气纯度下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提出密封油系统进一步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压缩机工况监测及诊断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气压缩机在石油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油气生产的关键设备。介绍了一种硬、软件结合的天然气压缩机工况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传感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实时有效地监测各单台压缩机组运行过程中的15个重要参数。具有以下功能:实时全屏显示各参数曲线及监测数据,记录、存贮、打印压缩机组运行情况日报表和月报表,超限报警停机、客观、科学地分析判断压缩机组运行故障,初步实现设备的预测维修,以保证压缩机安全、可靠地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可用于天然气采过程中各增压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