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宝珠寺水电站运行条件下游河床冲淤演变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下游河床冲淤演变规律,指出在左岸堆碴对下游河床淤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幼华 《人民黄河》1995,17(3):12-15
通过研究有关实测及分析资料,认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所在河段的河床演变,受其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及本段河床边界条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三门峡水库兴建和改建运用以及一系列河势控导工程修建前后,该段河床演变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此外,本文还对该段河床变化趋势,特别是对小浪底水库兴建的影响进行了预估,并介绍了模型试验中该段河床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有坝和无坝引水工程修建后对工程附近及下游河床演变产生的影响 ,评述了多口分流引水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以及引水工程对河口河床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浦承松 《泥沙研究》2002,(2):76-80,F003
应用一维恒定非均匀沙河床演变数学模型,分析了堤防工程建设及青山咀水库建成后,下游龙川江楚雄城区10.4km河段的演变规律,揭示了河床冲淤变化对防洪的影响。冲淤计算结果表明,堤防工程建设后,河床发生微量淤积,但使洪水位抬高有限,对河道过流能力影响不大。青山嘴建库后,下游河床将发生冲刷下切及床沙粗化,但年际间的变化不至于危及堤防安全。为青山嘴建库提供了一定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部引嫩工程于1976年竣工通水,经过多年运行嫩江江道不断发生演变,尤其是引水口上游江道段的变化对引水影响很大.文章通过对引水口上游江道段的实测资料进行整编、剖析,分析说明了该断面的江道演变情况对引嫩工程引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潘贤娣 《人民黄河》1992,(2):7-8,39
黄河下游已初步形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保障了黄淮海平原的安全。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必须看到,黄河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使河道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正确认识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是搞好河道整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DEM技术在河床冲淤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健新 《人民珠江》2004,(5):44-45,48
河道冲淤分析是河床演变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以DEM作为工具,对河床冲淤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成果的精度对比DEM冲淤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冲淤分析方法的技术特点,指出采用DEM为工具的冲淤分析方法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河床演变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临沂市沂河小埠东橡胶拦河坝枢纽工程位于临沂城区小埠东村东,是世界上最长的橡胶坝,是集防汛、灌溉、截流调蓄、城市供水、旅游开发兼具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多功能的水利工程。该工程的建成,对促进临沂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工程下游河床高程急剧降低,河床演变很大,局部形成  相似文献   

9.
东深供水工程是向深圳市和香港供水的重要工程,针对新建的供水保证工程-东江大园抽水站的站址附近河段河床演变,水文泥沙特性,引水口布置和型式,引水口防淤工程措施等,进行了模型试验和分析研究,为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主城区河段处于水库变动回水区,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规律将发生变化,该河段泥沙冲淤变化的分析研究,备受有关方面关注。根据2007年及多年所监测的来水来沙资料及河道观测资料,对重庆主城区河段的泥沙冲淤变化规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量主要与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形态、两江相互顶托等因素有关;2007年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主要分布在开阔段的缓流、回流区等部位;主要淤积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主要冲刷期分别为年初至6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1月中旬至年末;全年略呈冲刷态势。  相似文献   

11.
黄河内蒙平原段1954年~1991年河床的冲淤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黄河内蒙平原段概况黄河内蒙平原段西起巴彦淖尔盟磴口县,东至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全长5l6km.该段黄河发育在阴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断陷盆地之上,河床的土壤主要以第四纪全新统的冲洪积砂壤土和次生黄土为主,河床平均比降1/8000.黄河两岸有十几条一级支流,其中右岸的十大孔兑,是区内著名的强暴雨区和输沙区.沿黄河南岸分布有库布其沙漠.区内降水200mm至400mm,由西向东递增.年平均大风七十多天.区内有巴彦高勒、三湖河、昭君坟、头道拐四个水文站,其中巴彦高勒和头道拐两水文站位于黄河平原段的首与尾.头道拐站实测黄河多年平均来水量240.9亿m~3,年均输沙量1.37亿t,中水河宽300—600m.巴彦高勒至三湖河口段,长度213.6km,属游荡性河道.河槽宽浅、宽  相似文献   

12.
13.
杨先红 《吉林水利》2010,(7):54-55,58
伊犁河中下游河段属平原游荡性河流,河床冲淤变化频繁,主流游荡不定,影响了对伊犁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对沿岸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本文通过伊犁河下游某控制断面附近上下游河段的冲淤变化,揭示河床演变规律,并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牛占 《水文水资源》1998,19(1):30-32
本文根据断面测量新技术应用过程及冲淤计算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推导了坐标法测量测点偏离断面情况下起点距的归正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黄河艾山以下河道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引水沙与河道冲淤的关系,明确引水引沙对河道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引水引沙方案,并研究利用引水引沙减少艾山以下河道淤积措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福清市闽江调水工程水源取水口位于闽江南港乌龙江大桥下游,该河段水动力条件复杂,冲淤变化频繁。本文分析了取水口附近河床的冲淤变化规律及今后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取水口头部位置的优选,并经河工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完全一致。该成果已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渭河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利用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从非平衡输沙理论推导出的冲淤临界流量与含沙量关系进行了验证和对比。以此为基础,对河床冲淤特性做出了新的解释,即“相对大水冲刷、相对小水淤积”。按照来水来沙指标流量与含沙量的对比关系,将河床冲淤分成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小水淤积区2个大区,或分为清水冲刷区(绝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小水冲淤临界区、相对小水淤积区、绝对小水淤积区5个小区。  相似文献   

18.
引水枢纽工程的修建必然改变原河段的河势及形态,塔里木河乌斯满枢纽工程在修建前通过模型试验,对引水枢纽结构改变前后的水面线、流态、流速、枢纽上下游冲淤地形、泥沙出库率、闸后冲深进行研究,表明枢纽结构改变后,对河道水边线的影响较小,而加大了河道主槽水流流速,增强了水流挟沙能力,增大了泥沙出库率,减小枢纽上游泥沙淤积,加大了闸后冲刷深度。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1960年起,黄河引水对河道的淤积就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水引沙与河道中淤关系的研究对黄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增减淤临界分流比曲线,最大增淤比曲线等。  相似文献   

20.
黄河内蒙古河段近期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素珍 《人民黄河》1996,18(9):43-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