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形态遗产是社会文化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分析了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保护的对象,阐述了在整体性历史保护观的指导下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中,非物质形态遗产保护的意义,从历史文化内涵的显现、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文化旅游发展的结合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形态的均质化日益严重,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对此有着重要意义,且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馆陶路的实地调研,进行空间形态的深入探究,主要从空间尺度、空间界面2个方面展开,对比空间形态及街道的相关经典结论,分析馆陶路的特性及反映出的空间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由于城市文化冲击和村民自发的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很多乡村社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普遍简单化和淡化,村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与建筑风格有逐渐趋同化、小区化甚至城市化的趋势.因此,亟需对乡村社区空间形态和建设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保护和发扬乡村社区传统功能空间形态特征和自然空间景观特征,采用适宜的建设模式和优化手段,避免千百年来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积淀成果的消失.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村镇蕴涵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保护工作中,对历史文化村镇整体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文章以固新历史文化名镇为研究案例,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建立线段分析模型,利用整合度、可理解度及选择度对古镇街巷空间形态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旨在对古镇保护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鲜活体现,不仅蕴含浓郁的乡愁情怀,其空间形态也独具特色。本文以老牛湾村落为例,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对该村落进行建模分析,选取可理解度、标准化选择度、标准化整合度等指标解读该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探讨其隐含的文化和村落规划思想,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对老牛湾村落的空间形态结构提出保护与传承的优化策略,以期对此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古城墙遗址、历史水系等历史遗存,凸显古城空间特色。从整体风貌和历史演进的角度实施系统、有效的保护措施,利用建筑、街巷、河道等要素构成的整体空间形态,保护各时期遗留历史信息,整体延续传统文脉与发展脉络。通过对太原市府城墙遗址周边整体空间形态的研究,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同时,全面提升城区文化品位,彰显人文内涵与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建筑不仅记载了城市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继续记载着今天城市的发展信息。本文以汉口原租界建筑为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相应措施,即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城市整体环境的整治。  相似文献   

8.
干晓宇  胡昂  唐静 《华中建筑》2020,38(1):101-105
了解族群文化对其生活空间形态的影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前提。该文以滇西地区最大的回族村落——永平县曲硐村为研究对象,以其族群文化内涵及村落空间形态为研究重点,从村落历史溯源中寻找族群文化的根源,并从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中发掘族群文化的影响痕迹,探讨族群文化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关系。结果发现,曲硐村族群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对村落的形态结构形成了显著影响。将村落结构中的文化内涵抽象化和符号化,是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文化空间是一种时空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的文化的活态存续;民族村寨既是包含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又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形态,其文化空间属性价值更甚于历史、经济或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理论建构下,关注于民族村寨文化实践与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归纳民族村寨的文化空间价值特征,并提取出文化特征场所、建成空间形态、农林活动环境3个文化空间层面。依照“价值保护”的思路,民族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重点、发展建设布局和形态,都应以文化空间特征价值为依据来确定和规划。而在制度和规范层面制定从文化空间视角出发的民族村寨价值保护的规划原则,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保护实践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西关传统街巷空间是广州市历史城区文化特色的重要表现,也是健康生活的载体。本文总结了西关街巷空间的形态特征,分析其丰富多样、紧凑高效、舒适宜人的空间特色,认识西关街巷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特色,促进健康城市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