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给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选冶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在-200目占80%的磨矿细度下,可以获得金品位为57.32 g/t、金回收率为84.00%的金精矿;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处理该矿石,可以先在-200目占70%的磨矿细度下获得金品位为60.09 g/t、金回收率为82.26%金精矿,然后在-200目占90%的再磨细度下获得金浸出率为10.70%的浸出液,金的总回收率达92.96%。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南某难处理金矿石品位低、黄铁矿含量高、部分载金硫化物氧化严重,以及金嵌布粒度极细的特点,开展了详尽的浮选及全泥氰化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浮选工艺,所得精矿的金品位和金回收率仅为18.72 g/t和72.55%;而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矿浆液固比为2∶1,加石灰调浆5 h使矿浆pH值稳定在11.5左右,氰化钠用量为1 kg/t,氰化浸出时间为72 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达81.11%。因此,推荐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处理该矿石。 相似文献
3.
某含钾难选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金矿物有42.3%以次显微不可见金包裹于毒砂与黄铁矿中,其余以显微可以金分布于脉石矿物粒间,显微可见金的载体主要绢云母等硬度较低的脉石矿物,且金的粒度极细,90.54%小于10μm。针对其矿石性质,采用泥砂分选,细泥氰化提金联合流程,获得了金总回收率92.06%的较高指标,其中近40%可实现就地产金。细泥氰化作业回收率达96.28%,获得的金精矿品位为Au37 相似文献
4.
对中亚某金品位4.35 g/t金矿石进行了选冶联合工艺试验研究。采用氧化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在焙烧给料细度-0.074 mm粒级占75%、氧化气氛下焙烧120 min,焙砂磨至-0.074 mm粒级占90%,在氰离子浓度0.10%条件下浸出48 h,金浸出率达到86.39%,浸渣金品位0.59 g/t。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提金铜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600℃下进行两段焙烧,浸出温度80℃,pH=1.0的条件下浸出90min,铜的浸出率可达79.62%,对酸浸渣进行两段氰化试验,金的浸出率达91.86%。 相似文献
8.
9.
对某含砷难处理金矿石采用浮选—浮选精矿加压碱法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流程,金总回收率为81.2%。其中浮选回收率为89.75%,氰化浸出率为90.5%。浮选精矿加压碱法预氧化的NaOH耗量为280~300kg/t精矿 相似文献
10.
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工艺及其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俊萌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2,(5):16-23,11
综述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 ,指出预处理工艺选择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处理秦皇岛某金矿矿石的研究结果。主要进行了混汞及预处理条件试验,提出了处理该矿的最佳工艺为混汞-预处理-氰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混汞可以回收45.1%的金,预处理后进行氰化金的浸出率达94.13%。 相似文献
12.
某仓砷难选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金矿物有42.3%以次显微不可见金包裹于毒砂与黄铁矿中,其余以显微可见金分布于脉石矿物粒间。显微可见金的载体主要是绢云母等硬度较低的脉石矿物,且金的粒度极细,90.54%小于10μp。针对其矿石性质,采用泥砂分选,粗砂浮选,细泥氰化提金联合流程,获得了金总回收率92.06%的较高指标,其中近40%可实现就地产金。细泥氰化作业回收率达96.28%。获得的金精矿品位为Au37.56g/t,As4.5%,S17.69%,金回收率51.7%。该工艺流程结构简单,指标稳定,投资少,效益高,既可实现部分就地产金,又可生产合格金精矿,为难选金矿石的处理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大量难浸金矿,由于缺乏难浸金矿合理的处理工艺,这些资源绝大多数至今尚未利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国外难浸金矿加压浸出的处理工艺,并扼要分析了一些技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波处理难浸微细粒包裹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微波的加热特性 ,通过条件试验确定 ,在 45 0℃用微波处理 5min ,可使某金矿的金精矿氰化浸出率由 74%提高到 90 %以上 ,使现场金精矿氰化渣的氰化浸出率达到86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 ,微波预处理对于打开黄铁矿包裹金的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5.
煤基直接还原法从铁帽型含金矿石中提取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煤基直接还原—磁选—氰化提金工艺处理某铁帽型含金矿石,解决了矿石中铁、金分离问题。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获得优质海绵铁;含金磁选尾矿经浮选碳后金氰化浸出率达98.61%。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国内外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技术工业应用现状,这些预处理技术包括:焙烧、加压氧化及细菌氧化。对我国今后预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难处理金矿细菌氧化的工业应用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了细菌氧化处理难处理金矿的原理、国内外的工业应用,并列举了部分细菌氧化处理厂的工业实践。探讨了细菌氧化在我国难处理金矿上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