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2至15wt%成型性改进剂(A)和85至98wt%聚丙烯树脂(B)。该成型性改进剂(A)由丙烯嵌段共聚物(A-1)和(A-2)形成。丙烯嵌段共聚物(A-1)和(A-2)的每-个具有结晶丙烯聚合物组分(A-11)、(A-21)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组分(A-12)、(A-22)。该丙烯嵌段共聚物(A—1)特征在于结晶丙烯聚合物组分(A-11)的熔体流动速率高,而丙烯嵌段共聚物(A-2)特征在于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组分(A-22)的含量比高。该聚丙烯树脂(B)由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B—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单体配比下,均相金属茂催化剂Cp2ZrCl2/MAO和Et(Ind)2ZrCl2/MAO对乙烯-己烯、乙烯-丙烯的共聚性能,对共聚物性能进行了测试讨论。利用13CNMR计算了乙丙共聚物的链段组成及竞聚率,发现竞聚率积γE·γP随己丙共聚的乙烯/丙烯单体配比而变化,从γE·γP<1(嵌段共聚物)变向γE·γP>1(交替共聚物)。选择适当的乙烯/丙烯配比可获得无规共聚物(γE·γP=1)。  相似文献   

3.
公开的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柔性和抗冲击性并呈现良好的聚合物粉末形式的丙烯嵌段共聚物。同样公开的是制备该共聚物的方法。更具体地,该共聚物是一种新的丙烯嵌段共聚物,其满足特殊的需求,且通过包含连续进行多步聚合反应的方法而制备,该多步聚合反应由以下组成:在载于载体上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前一步,其中制备丙烯均聚物组分或具体的丙烯共聚物组分,后一步,其中丙烯和具体的共聚物组分通过气相聚合来制备。  相似文献   

4.
Ziegler-Natta高效催化剂共聚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正庚烷为溶剂进行淤浆聚合,研究了BJC01催化剂和BJC02催化剂分别与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和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CPMS)配合用于乙烯-丙烯共聚合的特征,发现不同催化剂体系所得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不同。BJC01+DCPMS催化体系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聚合物的组成也最单一,主要由乙丙橡胶和长链段聚乙烯夹杂少量丙烯共聚物组成;BJC02+CHMMS体系所得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组成也最复杂,共聚物由乙丙橡胶和不同链段长度的聚乙烯夹杂少量丙烯的共聚物组成。  相似文献   

5.
原油与油品输送减阻剂的研制 Ⅱ.EPO 型减阻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Ziegler-Natta 聚合催化剂,以不同的丙烯、乙烯比和辛烯-1加量,合成了高分子量的非晶态乙烯-丙烯-辛烯三元共聚物(EPO)。讨论了单体混合物组成和共聚条件对共聚物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制得的三元共聚物含辛烯单元3—9%,丙烯单元35—28%。在环管式试验台上测定了共聚物对濮阳原油和柴油的减阻率。在低流速下达到15%减阻率时,原油和柴油中三元共聚物的添加量分别为7.3和1.75ppm。  相似文献   

6.
胡友良  吕英莹 《石油化工》2004,33(Z1):512-516
简述了配位聚合反应催化剂的发展和聚合反应新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自Zei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到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用于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烯烃的配位聚合的发展.进一步论述了配位聚合反应新方法的开发和利用,在配位聚合反应的基础之上如何在聚烯烃的主链上引入功能基团,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接枝、嵌段共聚物,提高聚烯烃的极性,拓宽聚烯烃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分散颗粒形态对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综述了影响分散颗粒形态的因素,包括等规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和丙烯均聚工艺、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的相容性、长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相容性的增强作用、长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乙丙橡胶流变性的干扰等。调整共聚反应的乙烯与烯烃摩尔比可以有效改善抗冲共聚聚丙烯分散颗粒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分散颗粒形态对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综述了影响分散颗粒形态的因素,包括等规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和丙烯均聚工艺、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的相容性、长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等规聚丙烯和乙丙橡胶之间相容性的增强作用、长乙烯链段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乙丙橡胶流变性的干扰等。调整共聚反应的乙烯与烯烃摩尔比可以有效改善抗冲共聚聚丙烯分散颗粒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炼油厂用高效破乳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祖桐 《齐鲁石油化工》2000,28(3):212-213,241
介绍了当今炼油厂对高效破乳剂的要求 ,分析了炼油厂用高效破乳剂氧化丙烯和氧化乙烯的嵌段共聚物和化工厂副产高沸点馏分液的组合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单体配比下,均相金属茂催化剂Cp2ZrCl2/MAO和Et(Ind)2ZrCl2/MAO对乙烯-已烯、乙烯-丙烯的共聚性能,对共聚物性能进行了测试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合成的2种限制几何茂金属催化剂A(2 四甲基环戊二烯基 6 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B(2-四甲基环戊二烯基-4,6-二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分别和助剂Al(iBu)3/[Ph3C]+[B (C6F5)4]-组成体系催化乙烯与1-癸烯共聚反应,并对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序列分布和链增长基元反应概率统计进行分析,探讨了该体系下的共聚机理和共聚物结构。结果表明:(1)共聚物主链上共聚单体1-癸烯质量分数在14.3%~67.2%之间;(2)共聚物链增长机理符合一级Markovian模型链增长机理;(3)所得共聚物结构更趋向于聚乙烯共聚物,1-癸烯更容易配位或插入到{共聚物主链-1-癸烯-1癸烯-催化剂}序列,乙烯更容易配位或插入到{共聚物主链-乙烯-乙烯-催化剂}序列;(4)随着1-癸-烯浓度的增加,乙烯与1-癸烯共聚物更趋向嵌段结构;(5)1-癸烯更容易插入到催化剂B上。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兼有可溶性和导电性的聚乙炔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催化体系及其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13.
油溶性减阻功能聚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以混合α-烯烃为原料,制备了具有减阻功能的共聚物。讨论了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预聚合时间、原料单体中杂质含量对共聚物特性粘度和转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较低的催化剂浓度和预聚合温度下,能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气相色谱法和DSC法测定其组成和单体混合物的组成基本一致,表明共聚物是一种无规的梳状结构聚合物。该聚合物达到较高特性粘度时,能获得较好的减阻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DQC401催化剂在环管工艺聚丙烯(PP)装置的应用情况。DQC401是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北京奥达分公司开发的第四代高效球形PP催化剂,为DQ-Ⅲ催化剂的改进型,适用于Spheripol工艺。工业应用表明:DQC401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粒径分布窄、聚合物等规指数大等特点,满足均聚物、抗冲共聚物、无规共聚物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以环烷酸镍为催化剂(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对聚丁二烯(PB)进行了加氢模试实验,初步探讨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的机理。通过核磁共振谱图解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环烷酸镍催化条件下,丁二烯1,2-聚合物很容易加氢;丁二烯1,4-聚合物加氢较难。可以推断,SBS中的PB段在催化加氢时也符合同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苯乙烯/α-蒎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晖  卢江  胡静  邓云祥 《石油化工》2001,30(5):372-375
研究了苯乙烯 /α -蒎烯嵌段共聚物的溶液粘度、热性能和相增容性能等。结果表明 :相对于苯乙烯的均聚物而言 ,该嵌段共聚物的溶液粘度有所增大 ;DSC、TG分析表明 ,α -蒎烯链节的引入增大了聚苯乙烯分子链间的距离 ,使该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失重 1%时的温度相对于苯乙烯的均聚物有所下降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该嵌段共聚物对聚苯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增容性能 ,结果表明 ,该嵌段共聚物对聚苯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和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催化剂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高明智  李红明 《石油化工》2007,36(6):535-546
综述了用于丙烯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在给电子体技术及催化剂制备工艺等方面,茂金属催化剂在制备丙烯均聚物、丙烯共聚物及特殊聚丙烯等方面,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在丙烯活性聚合、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及水介质聚合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讨论了聚丙烯催化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杜宏斌 《石化技术》2011,18(3):4-6,11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使用DQ-Ⅵ催化剂在环管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的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抗冲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乙烯含量、不同熔体流动速率及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多种抗冲共聚聚丙烯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刚性与韧性的平衡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产高效DQⅢ催化剂用于聚丙烯抗冲共聚物EPS30R产品工业化进行试生产的情况,找出了工艺生产控制参数与EPS30R的重要物理性能的关系。通过调整TEAL/DONOR之比、液相和气相聚合反应中的氢气浓度、气相聚合反应中的气相组分、气相反应温度及料位和乙烯含量,使抗冲共聚物EPS30R具有良好的刚-韧平衡,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TiCl_4/Al(i-Bu)_3为复合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合成了α-己烯/α-十二烯二元聚合物(简称高聚物),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高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及高聚物共混对共混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的高聚物合成条件(主催化剂TiCl_4用量0.08 g、反应温度-5℃、V(α-己烯):V(α-十二烯)=1:3、助催化剂Al(i-Bu)_3用量0.10 mL、反应时间48 h)下,高聚物的特性黏数达到11.10 dL/g;加入少量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可增大高聚物的特性黏数;共混物的特性黏数均大于单一高聚物的特性黏数;以TiCl_4/Al(Et)_3/Al(i-Bu)_3为复合催化剂时可提高高聚物的特性黏数。XRD和I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高聚物为结晶度较低的柔性α-烯烃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