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提升环境效率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探讨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区域,利用Undesirable-SBM模型及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测度了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环境效率及产业集聚水平,结合能源消耗结构、城镇化、科技水平等关联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环境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环境效率值在研究期间总体偏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有明显差距,东部地区环境效率值最高,西部地区最低,结论与其产业集聚水平相契合,东部产业集聚水平最高,西部产业集聚水平最低,中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环境效率与关联变量皆通过了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表明环境效率对产业集聚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高限效应”已经显现,进一步产业集聚将阻碍该地区环境效率的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产业集聚有助于该地区环境效率的改善,因为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能源密集型产业较多,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降低,使得企业有更富足的资金投入污染物处理中,同时产业聚集带来扩散效应,使得能源节约效应开始显现;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改善以一次能源消耗为主的局面,从而减少高耗能资源的消耗,提高环境效率;5)科技水平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能显著提高其环境效率值,在中西部地区则并不明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驱动环境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落后,并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资源产业作为基础产业部门,在西部发展中曾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样由于对资源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问题存在认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不足,西部的发展产生了自然及生存环境恶化,投资环境不良,交通运输“瓶颈”等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障碍。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以期缩小这种差距,其中资源产业的定位、规模、结构、比例等都将进一步影响这一战略顺利实施。本文试图在我国产业梯度布局的大格局下,探讨西部资源产业发展新模式,以健全西部资源产业体系,使资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部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落后,并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资源产业作为基础产业部门,在西部发展中曾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样由于对资源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问题存在认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不足,西部的发展产生了自然及生存环境恶化。投资环境不良,交通运输“瓶颈”等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障碍。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以期缩小这种差距,其中资源产业的定位、规模、结构、比例等都将进一步影响这一战略顺利实施.本文试图在我国产业梯度布局的大格局下,探讨西部资源产业发展新模式,以健全西部资源产业体系,使资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产业演化过程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演化思路对西部资源产业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源产业演进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及相应制度变革协同演进的过程;地区资源产业应有不同发展模式;资源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有利环境,最后结合西部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运行模式是我国油气产业发展模式的理想选择。目前,我国油气资源产业集群的研究明显不足。综观这些有限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油气资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集聚度测量、区域功能和发展等四个方面。基于对这四个方面研究文献的梳理,指出了我国油气资源产业集群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明确了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能源产业的成长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能源产业成长状况,首先构建了能源产业成长Logistic模型,通过对logistic模型的数理推导分析,得出能源产业阶段划分标志;然后利用该模型考察我国西部能源富集省份--陕西、新疆以及内蒙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成长状态,检验结果发现陕西的石油产业处于成熟期,新疆的石油产业处于衰退期,而陕西的煤炭产业和天然气产业、新疆的煤炭产业和天然气产业以及内蒙古的煤炭产业等能源产业则都处于成长期;最后根据上述省份能源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受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影响,东、中、西部矿产资源产业在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采用区位商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资源产业的整体水平,研究发现由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与资源富集程度并不协调,据此提出了矿产资源产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焦兵  李方超 《中国矿业》2013,(9):1-5,10
本文首先利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对我国油气资源产业的空间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表明:2000~2010年我国油气资源产业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空间地理分布状况,油气资源产业的上游开采业在环鄂尔多斯区域呈现出空间集聚状态,而油气资源产业的下游炼化业则没有出现空间集聚态势。为了分析油气资源产业上下游空间地理分布态势的差异,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SEM模型对导致油气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外部效应是促使我国油气资源上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关键因素,而政府经济政策也是油气资源上游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搜集2000—2016年中国资源型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集聚指数、区位熵方法衡量资源型产业集聚的时空特征,选用塞尔指数分析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用CES生产函数计算资源型产业地理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我国资源型产业呈现较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且各个行业之间集聚程度差异明显;从资源型产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来看,资源型产业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各异;从资源型产业的变化趋势来看,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弱,区域间的差异逐渐增强,同时,产业集聚区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地理转移;从资源型产业的地理集聚效应来看,资源型产业的地理集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部分产业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负效应。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型产业,提出加强资源型产业链条管理,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以及加强资源型产业集聚区域内的网络优势,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芦洁  王晓峰  董雯  雷军 《资源与产业》2014,16(3):137-142
依托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能矿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将新疆资源型产业发展作为一个研究重点,采用区位熵法和加权变异系数法,对新疆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分布特征及空间集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资源型产业类型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空间分布较集聚,煤炭采选业等优势资源产业集聚效应较弱;新疆矿产资源丰富,而相应的资源型产业发展则主要是以能源矿产资源产地为主,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散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在高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正经历着重塑性的改变。基于2000—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考察数字技术发展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当数字技术发展超过特定阈值后,可以缓解高技术企业发展所需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的现状,但是受“虹吸效应”和“数字鸿沟”等的影响,这一结果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据此,提出以数字技术作为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此基础上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向春 《资源与产业》2010,12(Z1):57-62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劳动分工理论的发展过程,发现劳动分工理论具有一个"源头-偏离-复兴-回归-现代发展"的发展历程。随后全文在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动力机制,发现两者存在相互影响、逐步向前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而产业集聚的发展又能以其规模、降低成本、协作创新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发展,两者存在一个相互促进的动态增长机制。为保障我国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劳动分工理论的发展过程,发现劳动分工理论具有一个源头-偏离-复兴-回归-现代发展的发展历程。随后全文在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动力机制,发现两者存在相互影响、逐步向前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而产业集聚的发展又能以其规模、降低成本、协作创新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发展,两者存在一个相互促进的动态增长机制。为保障我国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重质碳酸钙是符合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绿色环保的非金属矿产品,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我国重质碳酸钙矿物原料资源特点,梳理当前重质碳酸钙产业现状和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情况,提出提升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水平的建议,对于促进我国重质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重质碳酸钙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重质碳酸钙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产业呈现出大型化、集聚化的趋势。为提升重质碳酸钙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水平,应立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加强绿色体系建设、优化集群集约模式”等各项举措,从而推动重质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矿产资源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西部矿产资源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研究认为,西部矿产资源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业粗放发展、结构不合理、环境破坏严重和技术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必须建立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循环经济为纽带、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共生发展的生态工业园和产业集群,通过产业组织变化和价值创新,提高产业效率,实现产业功能转型.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油气资源产业集群。通过不同指标区位熵对该地区集聚程度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加权平均值对陕西油气产业集群评价。结论指出,陕西油气资源产业集聚程度高,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但上游集群程度比下游高,产业发展不均衡,结构问题比较突出,陕西油气资源产业集群需要在调整上下游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制定合理政策。  相似文献   

17.
搜集2000—2016年中国资源型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集聚指数、区位熵方法衡量资源型产业集聚的时空特征,选用塞尔指数分析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用CES生产函数计算资源型产业地理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我国资源型产业呈现较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且各个行业之间集聚程度差异明显;从资源型产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来看,资源型产业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各异;从资源型产业的变化趋势来看,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弱,区域间的差异逐渐增强,同时,产业集聚区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地理转移;从资源型产业的地理集聚效应来看,资源型产业的地理集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部分产业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负效应。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型产业,提出加强资源型产业链条管理,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以及加强资源型产业集聚区域内的网络优势,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淳中 《矿冶》2002,11(Z1):37-39
就西部铜资源及行业现状,特别是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论述了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西部省区如何开发铜资源、建设铜工业.提出了西部铜工业发展要依托现有基地,整合资源配置;加强地质勘探、稳定原料自给;发展湿法炼铜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培育上市板块、增强竞争能力等相应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矿山工程》2014,(1):74-75
正西部10个省市的22家联盟发起单位成立"西部可再生能源联盟",该联盟将致力于搭建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交流合作平台,整合西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和人才优势,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探索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建设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示范应用项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重点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及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认为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应以资源优势为依托 ,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 ,不断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并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