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方法,对全国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9个典型省市1990~2009年期间的能源利用所引起的单位GDP CO2排放量和人均C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效率、人均能源消费量、单位GDP人口数因子等因素对各省市CO2排放量指标的影响较大;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CO2的排放总量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姬加良 《能源科技》2020,18(2):62-66
通过介绍煤制甲醇对整个煤化工行业CO2排放的影响,选择以煤制甲醇工艺CO2排放为研究对象,分别叙述了煤气化制合成气,煤与天然气、煤与焦炉气以及煤与重质油重整气化制合成气联合生产甲醇过程中,吨甲醇产品工艺CO2排放情况,探讨不同煤气化形式对工艺CO2排放的影响因素,为如何通过气化工艺选型,降低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工艺CO2排放量提供理论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测算碳排放效率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环节。本文以全要素的框架为基础,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法,对2005-2015年江苏省各地市的工业总产值、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能源投入和工业CO2排放量构造的面板数据做了实证分析,研究了江苏省工业CO2排放绩效。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市的工业CO2排放绩效存在着时空差异,差值最大达48.2%,绩效呈现出“苏中>苏南>苏北”的格局,连云港位居减排潜力第一位。提高江苏省工业CO2排放绩效水平,可从调整能源结构、增加科技支出、推进区域合作入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火电行业CO2排放源的梳理及煤质变化对CO2的影响,由火电行业不同煤种推算出标准煤在不同煤种下得到的CO2排放值,阐述了燃煤电厂中CO2排放量实际计算方法,提高了火电行业计算碳排放量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有效解决了当前火电行业CO2排放量统计、计算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际,采用扩展的Kaya等式,构建经济效应、能源强度、行业贡献和碳排放强度4个因子驱动下三产业CO2排放增长的模型。并运用上述构建的模型分析了2010-2014年金东区三产业CO2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影响金东区三产业CO2排放的正向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效应,负向因素主要是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效应,但第二产业除外,国家近年来强烈要求碳减排,但经济发展仍然是〖JP〗我国目前需要强调的;2)金东区CO2排放量增速减缓及出现低谷的主要驱动力是能源强度和行业贡献效应,行业贡献效应尤为突出,尤其是对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带来三产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脱钩理论的Tapio脱钩模型,研究新疆1990—2010年经济增长与CO2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借助IPAT模型及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DA),从碳排放总量及能源强度方面,对脱钩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新疆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处于弱脱钩及扩张连接状态;各个脱钩状态下,影响CO2排放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通过技术进步来促使CO2排放强度下降是实现新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增长脱钩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将技术进步作为提高能源效率的唯一手段来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煤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参考国内外研究中普遍采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选用实测排放因子,计算分析了2005—2015年煤化工行业的CO_2排放量。运用情景分析法,以产品为视角,设置3种发展情景,预测了2020年煤化工行业的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结果表明:2005—2015年,煤化工CO_2排放量年均增长8.12%;情景一、二、三下,CO_2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依次增加;到2020年,情景一的减排潜力为正,情景二、三的潜力均为负。说明单纯调整产品结构对提高煤化工行业的减排潜力非常有限。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减排措施如提高能源效率、加大清洁技术比例、配套去碳化技术等来提高行业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8.
"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我国在强化CO2排放控制的同时加强对甲烷等非CO2温室气体的控排.在研究我国煤矿甲烷排放来源及构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矿井实测法T3方法分析测算我国煤矿甲烷的历史排放趋势,辨识煤矿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建立煤矿甲烷排放主因素分析模型(MFAME),并按照基准、发展、新政策3种情景预测到2060年的煤...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以及影响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因素。首先,采用泰尔指数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台湾省、西藏除外)能源消费强度的地区差异,并按照三大区域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5个主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地区差异明显,呈现西高东低的基本特征,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即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2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以及提高能源的价格可以显著降低各区域能源消费强度,加大外商投资水平可显著的降低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可显著降低东部与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强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且大气污染严重的局面,本文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模型估计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2003~2014年之间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炭消费引致的污染气体排放强度各不相同,烟粉尘排放强度最大、废气排放强度次之、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最小;同一污染气体在各区域的排放强度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强度相对较大,这与近年来东部地区雾霾较为严重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VEC模型,定量研究新疆碳排放、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计量关系。结果显示,新疆碳排放、能源效率、非农产值结构、非农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疆能源效率提高存在“反弹效应”;人均GDP每增长1%,则碳排放同方向变动3.2%;非农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变迁可以有效抑制碳排放。短期内,新疆能源效率、人均GDP、非农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调整系数分别为0.04、-0.03、0.13及-0.11。基于研究结论,从开发新型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及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探讨新疆实现碳减排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文基于2011—2013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地碳排放量测算数据,应用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实证分析了人口、富裕度、技术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地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系数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农地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的空间特征依次为“农业大省高”“北高南低”“北低南高”;2)人口对农地碳排放具有正的固定弹性系数,富裕度和技术水平对农地碳排放的弹性系数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其中人均农业增加值、人均非农业收入、城镇化率、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的系数符号稳定但大小具有空间差异性,农业占第一产业的比和农地规模的系数符号和大小均具有空间差异性。基于此,提出适当调整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可作为控制农地碳排放的一个手段;提高人均农地经营规模有助于“农地减排”,特别是对于东北、华北、华东和内蒙古等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针对性地分析新疆能源碳排放的增长机理,分析新疆能源利用现状、碳排放总量、三大产业碳排放的变化趋势、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等变量,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建立因素分解模型,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能源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分析1985-2009年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排放系数、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等6个因素对新疆碳排放增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是正向驱动因素,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的负效应表现最为突出。最后结合新疆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维  罗天 《资源与产业》2015,17(5):96-102
基于1960—2009年11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协整模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假设是否成立。研究结果发现:使用门槛协整模型方法,估计出两个门槛值20248美元和311美元,据此将所有成员国分为低中高三者,各组人均GDP各为125美元、4537美元和26452美元。使用门槛协整模型,对各收入组进行估计,发现低中高收入组的门槛误差修正系数显著,并且各为0.805、-0.234和1.802,因此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效应,中等收入组则存在该效应,该拐点为8543.62美元。依据门槛值分组,使用传统方法与使用门槛协整模型方法均得到一致估 计结果。该估计结果也与现实相一致。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降低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责任应该由高收入发达国家承担。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选取城镇化率、客货运周转量、人均GDP和能源强度4个指标反映湖北省人口、经济和技术水平对湖北省交通业碳排放的影响。首先对湖北省碳排放情况和人口城镇化比例及能源强度进行整体的分析,然后运用STIRPAT扩展模型对湖北省交通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数据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此时普通的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结果不准确,故使用偏最小二乘法来消除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得到的结果是否合理,最后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法两次迭代映射分解得到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系数。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客货运周转量、人均GDP和能源强度4个指标均与交通业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2000—2018年的湖北省交通业碳排放数据,使用情景分析法设定低、中、高3种碳排放情景对2030年碳排放量进行预测。首先计算出3种不同情景下不同解释变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然后将结果带入碳排放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公式中计算得出2019—2030年碳排放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由此得出2030年的碳排放量在低排放情景、基准情景和高排放情景下分别为1 081.772万t、1 131.407万t和1 176.507万t。分析显示人口因素和技术因素对交通业碳排放量影响最大,城镇化率的提高和能源消耗强度的增强会导致能源需求量和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加大了城市交通运行压力。结合2030年前完成碳峰值的目标,将3种情景下湖北省交通业碳排放量预测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显示均完成目标达到碳排放峰值。最后针对影响碳排放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关节能减排建议,以期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对全球、各地区、国家集团以及重点国家的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历史数据进行判读,分析以往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累计量、人均量,并对未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碳排放主要是全球工业化的结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框架设计和执行都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负有自工业革命以来造成的碳排放的巨大历史责任,发展中国家虽然工业化起步晚、能源消费历史相对较短,但近年能源消费量急剧增加,也必须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在提高能效、开发应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探索低碳技术之外,全球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政策体系,确立一个清晰的、可量化的全球目标来稳定大气中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7.
节能减排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改善能源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减少碳排放。虽然中国高污染产业的科研经费支出较高,但是对于抑制二氧化碳排放进而改善工业整体环境效应的方向和力度仍缺乏具体的衡量指标。为进一步分析科研投入对碳排放的作用效果,本文首先将科研规模效应引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模型,从经济规模、科研规模、能源结构及能源强度的分解结果进行讨论;同时为了弥补LMDI模型在弹性分析方面的不足,引入扩展的STIRPAT模型,采用总体能源强度指标和科研投入效率因素,结合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科研投入的增加对碳排放无显著抑制效果,但科研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减少碳排放;2)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显著负相关;3)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对碳减排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模型结果提出增强科研投入针对性,提高科研投入效率;出台节能减排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节能减排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改善能源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减少碳排放。虽然中国高污染产业的科研经费支出较高,但是对于抑制二氧化碳排放进而改善工业整体环境效应的方向和力度仍缺乏具体的衡量指标。为进一步分析科研投入对碳排放的作用效果,本文首先将科研规模效应引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模型,从经济规模、科研规模、能源结构及能源强度的分解结果进行讨论;同时为了弥补LMDI模型在弹性分析方面的不足,引入扩展的STIRPAT模型,采用总体能源强度指标和科研投入效率因素,结合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科研投入的增加对碳排放无显著抑制效果,但科研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减少碳排放;2)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显著负相关;3)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对碳减排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模型结果提出增强科研投入针对性,提高科研投入效率;出台节能减排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2007年辽宁、北京和宁夏3个样本地区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进行核算,分析影响出口中隐含CO2排放量的因素,并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来计算各因素对区域排放量差异的贡献值。结果表明,辽宁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最高,其次是北京,最后是宁夏。区域出口中隐含CO2排放量受出口总量、出口结构、直接CO2排放强度以及中间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辽宁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高于宁夏的原因是其出口总量较大,高于北京的原因在于出口部门中高耗能部门所占比重较高以及直接CO2排放强度较大。调整出口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是降低区域出口中隐含CO2排放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