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废润滑油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溶剂精制再生技术可以实现废油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可持续化循环利用。文章简述了单一溶剂、组合溶剂、溶剂添加助剂技术再生废润滑油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溶剂精制技术再生废润滑油效率高、潜力大、灵活性强等优点,但是存在溶剂种类杂、数量多、再生效果参差不齐等缺点。分析表明通过建立废油再生溶剂“谱系”,采用热力学相平衡理论研究不同“谱系”再生溶剂的溶解能力与选择性规律,可建立筛选兼具溶解力与选择性再生溶剂的理论方法,为促进和发展我国溶剂精制再生废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以盘锦、新疆及大庆原油润滑油馏分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工艺制取润滑油基础油的小型、中型及半工业化装置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对解决以传统工艺生产润滑油存在的收率低、质量差及污染严重等问题是十分适宜的。 相似文献
6.
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国外的Chevron、Shell、UOP、Arco等公司和IFP以及国内抚顺石化公司的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提出:为了缓和操作条件和降低投资,必须研制活性更高、选择性更好的催化剂;加氢处理与“老三套”结合,挖掘老装置潜力;进行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利用同一套加氢装置既生产燃料油,又生产润滑油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8.
对以渣油为原料生产乙烯CPP工艺产生的废碱液,采用乙烯常规缓和湿式氧化工艺,不仅生产运行费用高,而且CPP废碱液中还包含裂解汽油的废碱液,成份较乙烯废碱液复杂.借鉴企业原有DCC装置废碱液处理的经验,经过专利商的改进,开发出废碱液综合处理工艺.介绍了废碱液综合处理的工艺原理,主要运行操作温度,pH值控制,综合营养液加入比例.通过水质分析看出,该装置来水COD平均约17 000 mg/L,略低于设计值;硫化物平均为5 230 mg/L,高于设计值,处理后出水COD全部小于60 mg/L,氨氮、硫化物、酚含量、含油、悬浮物等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全世界润滑油的消费量约4,000万t/a,但使用后的废润滑油再生量还很少,其中再生率最高的是德国,也只有50%左右。关于废润油再生方法,早期广泛采用硫酸/白土精制法,该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再生油收率低,生成的酸渣污染环境,已逐渐被淘汰。近年来采用的加氢精制法,油品质量好,但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均比较高。本文介绍的ENTRA法是一种废润滑油再生的新方法,它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概述了乙烯装置中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必要性,特别是废碱液脱硫步骤。例举了在乙烯装置上采用的有代表性的高压湿式氧化、低压湿式氧化、催化氧化的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乙烯装置中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必要性,特别是废碱液脱硫步骤。例举了在乙烯装置上采用的有代表性的高压湿式氧化、低压湿式氧化、催化氧化的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由我国专家自己研究成功的絮凝法废油再生新工艺(BFORR)通过国家鉴定。利用该工艺生产的再生内燃机油加入国产复合添加剂后,油品质量达到SD级汽油、机油标准。该发明突破了我国废油再生技术“瓶颈”,为我国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开创了新局面。 新工艺是在现代絮凝理论指导下合成与应用的,能使废油中因未充分燃烧所形成的亚微米级炭粒、烃类氧化物、胶质及因机体表面摩擦和添加剂破 相似文献
19.
以硅胶为吸附剂,对废润滑油进行接触精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 IR)、热重(TG)、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接触精制前后硅胶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硅胶焙烧温度、硅胶质量分数、精制温度、接触时间对精制废油所得再生油酸值的影响,并通过高温焙烧法对吸附剂进行再生。结果表明,经接触精制后硅胶的表面及孔道中沉积有脂肪族有机化合物,导致其比表面积及孔容大幅降低,200~600℃范围的热质量损失率超过17%。采用600℃焙烧的硅胶作吸附剂,在硅胶质量分数10%、精制温度40℃、接触时间20 min的条件下,精制废润滑油所得再生油的酸值可低至001 mg KOH/g;经多次焙烧再生的硅胶对废润滑油的吸附精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