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钢3#连铸机浇300 mm厚16Mn系钢时窄面出现高达7~8 mm的鼓肚,分析发现浇注过程中存在结晶器窄面冷却强度弱、窄面锥度太小、窄面足辊跑锥等问题。通过对窄面足辊结构、结晶器锥度设定、窄面足辊与窄面铜板对弧、窄面足辊二冷水等参数进行优化,保证整个结晶器工作正常。实践表明,改进后结晶器最大跑锥0.5 mm,铸坯窄面鼓肚小于2 mm。  相似文献   

2.
以宁钢板坯窄面鼓肚为分析对象,用经验方法对结晶器的冷却能力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与漏钢坯壳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结合相近条件下板坯结晶器内流场与温度场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认为宁钢板坯窄面鼓肚的主要原因是结晶器冷却能力偏弱,结晶器的锥度漂移、浸入式水口结瘤、拉速偏低且波动大是宁钢板坯窄面鼓肚的操作因素。提出了防止板坯窄面产生鼓肚的措施,指导连铸机的改造与连铸生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冷轧钢带边鼓缺陷的形成机理和产生的原因。通过轧制计划编排、控制轧辊均匀磨损、改善冷轧基板凸度和降低楔形,钢带楔形基本控制在0.04 mm以内,板凸度由平均0.03 mm增加到0.05 mm;冷轧边鼓发生率由0.90%降低到0.30%以内。  相似文献   

4.
李亮  李晓冬  金柱元 《山西冶金》2023,(11):115-117
针对国内某钢厂企业Q355B铸坯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炼钢成分控制、连铸过热度、拉速、锥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解决了连铸坯纵裂纹问题,降低了炼钢废次降,可为相关企业减少Q355B连铸坯纵裂纹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板坯连铸机拉速优化控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素琼  蔡开科 《钢铁》1997,32(8):19-22
以板坯连铸机二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为工具,对连铸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铸机拉速的限制性因素是铸坯出结晶器时坯壳厚度。在计算机上对诸多工况铸坯的凝固过程做了琥交试验,回归了出结晶器时坯壳厚度与拉速、过热度的计算公式,为板坯连铸机浇铸速度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稳定连铸机生产和进一步发挥现有铸机的潜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45#钢板上表面机加工约5 mm后出现了类似裂纹形貌的水波纹,硬度异常,导致刀具损耗增大,生产成本增加。采用低倍检测、磁粉、渗透和超声波探伤、直读光谱仪、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分别对钢板的组织、硬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CCT曲线模拟结果,结合连铸工艺,对水波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水波纹并非裂纹缺陷,只存在于钢板上表面,打磨后可消失;该处维氏硬度高于基体,存在C、Mn成分偏析,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硫化物夹杂,分布不均。工艺排查原因为连铸机二冷段漏水,通过加强设备维保、调整辊缝大小、控制拉速在0.75~0.85m/min、过热度在10~25℃等工艺措施,水波纹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7.
采用工艺调查结合铸坯低倍分析方法,对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HPB300小方坯裂纹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导致铸坯产生裂纹的主要诱因为硫含量偏高(w(S)0.030%),降低了钢的临界应变值;碳含量偏低(w(C)=0.12%~0.17%),造成坯壳薄弱处应力集中,增加了铸坯表面裂纹及凹陷的敏感性;连铸过程钢水过热度偏高(平均33℃)、冷却强度偏大(二冷比水量1.92L/kg)、拉速偏慢(2.12m/min),导致铸坯表面温度梯度增大,裂纹敏感性加剧。针对上述诱因,对化学成分、钢水过热度、二冷比水量、拉速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铸坯质量显著改善,裂纹发生率由9.5%降至0.2%,中心裂纹完全消除,角裂、中间裂纹缺陷级别降至0.2级。  相似文献   

8.
方坯连铸机二冷水动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汉超  姚勇 《炼钢》1998,14(2):13-15
文中论述了方坯连铸机二冷段配水对铸坯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以钢种、铸坯断面、拉速等多种因素来自动调节二冷段配水量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有效地二冷水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河钢唐钢1 700线生产的热轧板边裂缺陷多的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卷边裂的产生与结晶器锥度不合理、弯月面处铜板变形、钢水过热度和拉速不匹配、结晶器液位波动等因素有关。通过解决结晶器跑锥问题、选择合适的结晶器锥度、控制钢水过热度以及拉速、杜绝结晶器液面波动等措施,板卷边裂率由6.32%降至0.87%,产品质量大幅提高,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连铸工艺参数对SWRH82B小方坯内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光欣 《冶金丛刊》2010,(4):6-8,12
分析了安钢第一炼轧厂150mm×150mm小方坯连铸机生产SWRH82B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用钢时连铸拉速、钢水过热度、冷却强度以及电磁搅拌等基本工艺参数对SWRH82B钢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生产SWRH82B钢最佳的连铸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成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铁炼钢厂0^#板坯连铸机现场数据的跟踪分析,对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铸机的设备状况是影响中间裂纹的首要和关键因素,钢中硫含量、钢水过热度和拉速也是中间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减少中间裂纹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英杰  刘建伟 《宽厚板》2013,19(1):11-12,26
通过对钢板表面夹杂缺陷取样,分析了缺陷的成因,并采取提高中间包开浇第一炉钢水过热度、规范连铸操作、合理控制拉速及浸入式水口深度等措施,钢板表面夹杂缺陷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傅里叶转换的计算方法,对某连铸结晶器拉速提升后液面异常波动的特征和原因进行了详细解析,发现该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将不同拉速的波动周期进行计算后,发现波动周期随拉速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周期内铸坯的前进距离为固定值262 mm,该值与该铸机足辊的A区(1、2、3段)的辊间距262 mm完全吻合。推断出随着拉速提升,结晶器冷却不足导致铸坯坯壳变薄,在铸机A区发生铸坯鼓肚,进而引发结晶器液面的周期性波动。通过增加冷却水流量,优化结晶器的冷却系统,保证喷嘴喷淋特性,成功解决了结晶器液面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14.
卢飞 《福建冶金》2023,(3):36-40
本文从钢水质量和连铸工艺、操作对板坯表面纵裂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三钢目前的控制情况,提出了预防纵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板坯尾坯浇铸属于非稳态浇铸,随着板坯厚度的增加,尾坯表面横裂纹成为影响铸坯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钢种的化学成分、二次冷却制度和尾坯浇铸时拉速的变化等因素对尾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确定了特厚板尾坯表面横裂纹的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低碳微合金钢二次冷却制度采用弱冷,控制尾坯浇铸拉速小于0.5m/min的时间要小于5min,尾坯浇铸阶段二冷水的比水量从0.35 L/min减少到0.25 L/min,控制尾坯矫直温度在933℃以上,能够有效地减少尾坯表面横裂纹,使特厚板尾坯废品率降低到5%以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生产的中高碳钢连铸坯中心偏析严重而易开裂的现象,基于连铸机设备现状,利用金相显微镜、红外碳硫仪等手段,分析了开裂的产生原因。通过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优化二冷冷却强度和冷却均匀性,加强动态轻压下稳定性投入等措施,中高碳钢种连铸坯中心偏析得到有效改善,中心偏析等级≤C1. 5的成品率达到了88. 57%。  相似文献   

17.
陈建梁  梅峰  胡娇 《炼钢》2020,36(3):51-54,80
随着连铸产能的提升,板坯的液面和拉速波动合格率为100%,这种稳态浇铸前提下,生产某低碳铝硅镇静钢发生批量卷渣缺陷,卷渣率为19.6%(将其卷渣指数设定为100%)。分析发现工艺上钢水过热度、拉速和保护渣成分对卷渣直接产生作用,生产操作上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也对卷渣产生影响。通过收窄过热度和拉速范围、优化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和调整保护渣成分这4个手段,该钢种的卷渣指数由100%下降到14.7%,配合采用含Li_2O高黏度保护渣的优化效果最好,卷渣指数仅为13.3%。  相似文献   

18.
连铸板坯凝固传热主要在厚度方向进行,这造成了连铸坯大部分区域由侧面向中心凝固,因此可以近似地用非稳态定向凝固进行热模拟。利用自主研发的水平式连铸坯枝晶生长热模拟装置研究了新型节铬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凝固组织,以期在工业生产前预测连铸工艺对其凝固组织的影响。热模拟试样热端温度采用连铸坯心部冷却曲线进行控制,并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控制热模拟试样冷端的冷却强度,从而实现由冷端向热端的非稳态定向凝固。实验发现过热度和冷却强度对热模拟试样的等轴晶率及其平均晶粒尺寸影响不显著,但大的冷却强度会导致柱状晶长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2Cr13板坯表面纵裂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太钢1280mm立式连铸机生产的2Cr13板坯表面纵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工艺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宝钢集团宁波钢铁有限公司1780inIn热连轧机带钢生产中出现的带钢头部拉窄的现象及原因,针对机架问秒流量存在误差和活套控制不稳定的问题,优化了L2模型参数和活套控制系统,并对工艺及操作进行了优化,有效减少了宽度头部拉窄现象,精轧头部拉窄较改进前减少了50%,从而提高了带钢头部宽度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