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氨中和沉淀法脱除湿法磷酸中金属离子进行了实验室和中试研究。优化工艺条件为:氨与P_2O_5质量比15.08%~20.78%,反应温度88~95℃,反应时间0.5~1.0 h,净化磷酸澄清时间≥48 h。中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流程是合理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磷矿品质下降和金属离子升高对磷酸生产及磷肥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机纳滤膜处理酵母废水中试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降低酵母废水的COD,并回收废水中有价值的成分,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满足环保要求,作者分别采用纳滤和反渗透工艺对废水进行了中试实验.实验表明:经NF膜芯Suntar-3M01处理后的废水可100%回收酵母蛋白等成分,色度去除率>90%,浓缩液可喷雾处理成干粉向市场销售,NF膜可将废水的COD质量浓度从1.7×104mg/L降至1 000mg/L左右,大大减轻了后续废水处理的负荷,膜平均通量为15.0L/(m2·h)以上,含固量浓缩倍数为4.05.经初步经济分析,平均单位(m3)料液运行成本约为6.79元,干粉成本约500元/m3,实验表明,用NF膜处理酵母废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酵母废水的COD值,并回收废水中有价值的成份,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满足环保要求,分别采用纳滤和反渗透工艺对废水进行了中试实验。实验表明经NF膜处理后的废水可100%回收酵母蛋白等成份,对色度具有>90%的去除率,浓缩液经处理后可制成干粉向市场销售,NF膜对COD去除率可从17000~22000mg/L降低至1000mg/L左右,大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膜平均通量为15.0LMH以上,含固量浓缩倍数为4.45。经初步经济分析平均单位料液运行成本约为6.79元/吨,干粉成本约500元/吨,实验表明,以NF膜处理酵母废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纳滤膜脱盐浓缩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考察了料液中盐的浓度对CA和PA纳滤膜性能的影响。随着料液中盐浓度的增加,膜的截留率减小,通量减小,CA膜的脱盐性能优于PA膜,本文选用脱盐性能较佳的CA纳滤膜进行了染料连续浓缩脱盐试验。CA膜对染料的截留率大于99.9%,总脱盐率为51%。在浓缩过程中染料的浓度提高了2.76倍。  相似文献   

5.
纳滤膜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纳滤技术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去除COD和脱色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压力和pH值及温度对滤出液的出水品质的影响。实验还考察了各种操作条件对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滤技术可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中的色度和COD,而且废水回收率高达90%以上,经过处理后的水质COD去除率大于90%,色度去除率大于99.5%。膜的通量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温度20-30℃之间有较高的渗透液通量,其在较低的的pH值范围内渗透液通量较高。通过膜的渗透液完全可以达到回用或排放的目的,而浓废水由于脱除了盐所以可以用生化法、湿式氧化、高温焚烧等方法处理。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纳滤膜对无机盐水溶液脱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了NE和HL两种纳滤膜对NaCl、KCl、Na2SO4、MgCl2、CaCl2及MgSO4等6种无机盐水溶液体系进行分离实验;考察纳滤膜分离性能随操作压力、料液浓度、无机盐种类等变化的影响及纳滤膜脱盐的稳定性,得到纳滤膜一些脱盐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纳滤膜脱盐性能及其在海水软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了ESNA1型纳滤膜对NaCl、MgCl2、Na2SO4、MgSO4等4种无机单盐水溶液体系进行分离实验;考察操作压力和料液浓度等的变化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及纳滤膜脱盐的稳定性,得到一些纳滤膜脱盐的规律;并对ESNA1膜在人工海水和海水软化脱盐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无机盐体系脱盐实验结果显示:随操作压力升高和料液浓度增大,ESNA1膜对4种盐溶液中的离子的截留率分别增大和减小,操作压力和料液浓度的变化对一价盐溶液的截留率影响较大,对二价盐溶液的截留率影响较小.人工海水和海水软化脱盐试验结果显示:ESNA1纳滤膜在实验过程中稳定性好,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膜通量也较高,且ESNA1纳滤膜对Ca2 、Mg2 、SO42-离子的截留率均>90%,初步判断此种纳滤膜可用于海水软化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纳滤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本文用复合纳滤膜对印染厂提供印染废水进行了色度和COD的去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滤膜技术可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色度和COD,即使对废水的处理率高达90%(过程回收率高达90%)时,膜对印染废水中的COD的去除率仍高达98%以上、对色度的去除率则仍几乎为100%。膜的水通量随着进料流量、操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过程回收率的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纳滤膜淡化苦咸水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苦咸水的危害,综述了纳滤的原理及其独特的分离特点、影响纳滤膜脱盐效率的因素以及纳滤膜在苦咸水淡化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宋蕾  伍灵  解强  王晓琳 《无机盐工业》2007,39(4):5-7,40
无机盐溶液的纳滤膜分离技术已成为研究纳滤分离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介绍了目前用于解释无机盐溶液纳滤膜分离机理的几种模型(电荷模型以及静电位阻模型)和种类,综述了无机盐纳滤分离性能研究概况,分析了无机盐种类及其浓度、纳滤膜荷电性、操作条件等对单组分无机盐溶液纳滤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简要分析了纳滤膜在混合无机盐溶液体系中的影响因素,并对该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纳滤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近十几年来我国纳滤膜技术的研究进展概况作了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2.
纳滤膜在治理农药废水污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DK型、NF90型纳滤膜治理农药废水污染,并对其适用性与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两种膜对不同料液浓度废水的治理效果与处理效率,得到纳滤膜对COD、TP、NH<,3>-N、电导率的去除规律及其适用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将DK型与NF90型纳滤膜组合可发挥不同膜的应用优势、提高处理效率,适用于治理高浓度、高盐分的吡虫啉农药废水污染.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脱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各类主要方法 ,侧重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若干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用纳滤膜“浓缩”芦荟原汁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芦荟原汁采用纳滤膜分离成的“芦荟浓缩液”与“芦荟水”两个组分中各种成份含量比较 ,为膜分离法在芦荟原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工业级湿法磷酸净化酸浓缩生产的质量分数为98%的正磷酸为原料,采用冷却结晶方式脱除正磷酸中的阴离子硫酸根(SO42-)。考察了降温速率、搅拌转速、助长剂用量、养晶时间对正磷酸中硫酸根脱除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转速为300 r/min,降温速率为每15 min降温1 ℃,助长剂用量为5 g,养晶时间为 1.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正磷酸中硫酸根去除率达到82.1%,硫酸根质量分数小于20 mg/kg,达到85%食品级磷酸对硫酸根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磷酸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该方法为生产低硫酸根含量的正磷酸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纳滤膜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膜技术的发展,纳滤膜的制备、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纳滤膜用于给水深度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滤可以脱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同时保留人体所必须的无机离子,因此其在给水深度处理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作者综述了纳滤膜的分离机理、纳滤膜在给水深度处理中的典型应用以及影响纳滤处理效果的几个因素,展望了纳滤膜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纳滤膜技术和微污染水处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净水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的净化很难达到健康饮用水标准,纳滤膜分离技术能很好地实现对微污染原水的彻底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安全,完全可达到健康饮用水标准。对纳滤膜分离技术,纳滤膜技术在微污染处理中的作用,纳滤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工艺、预处理、膜污染以及经济性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芦荟原汁采有纳滤膜分离成的“芦荟浓缩液”与“芦荟水”两个组分中各种成份含量比较,为膜分离法在芦荟原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萃取法脱除湿法磷酸中的金属阳离子,研究3种萃取剂在不同的实验温度、搅拌时间、相比等条件下对金属阳离子杂质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60~65℃、搅拌时间25 min、稀磷酸与萃取剂体积比1∶3条件下,P507(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酯)对金属阳离子脱除效果最明显,对Fe~(3+)、Al~(3+)、Mg~(2+)的脱除率分别达到63.3%、55.0%、4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