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烤烟上部叶采收成熟度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烤烟上部叶采收成熟度与烘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欲消除烤烟上部叶烤后青筋与挂灰,必须把握采收和烘烤两个环节.烤后叶化学成分含量与采收成熟度及烘烤方法密切相关.优质烟上部叶"适熟"档次比过去烟叶显著提高,但实际采收成熟度不能超越实际鲜烟素质,应根据优化质量原则灵活掌握.目前优质烟上部叶素质不尽一致,生产上应视鲜烟素质选择相应合适的烘烤方法.  相似文献   

2.
前言近几年在烤烟中存在着堆积烘烤对烟叶香味品质的影响问题,因此需重新考虑香味品质与烘烤条件的关系。各试验场对烤烟烘烤的风量,以装烟量和温度为中心,对其内在品质有联系的因素作了共同的研究。与此同时,原料本部也在烟区作了相同的试验,其结果基本摸清了吹风条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从内在品质来观察风量,装烟量的适宜范  相似文献   

3.
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叶采收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讨密集烘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上部叶最佳采收方式,为凉山烟区红花大金元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为供试材料,设置"习惯采收、7片采收、5片采收和5片带茎采收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主要经济性状和烘烤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5片带茎采收处理上部叶外观质量较好,烟叶的有效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均较高,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评吸质量最高,烘烤成本较低。凉山烟区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的最佳采收方式是5片带茎采收。  相似文献   

4.
亳县是安徽省主要烤烟生产基地,今年种烟任务13万亩,占全省50万亩计划的26%,总产和收购量占31%。这个县1978年种烟面积扩大到13万亩,亩产提高到270余斤,斤烟均价0.55元。但去年采收烘烤时期连降大雨,使烟叶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加之对烤烟收购价格做了不合理的调整,挫伤了群众种烟积极性,造成烟叶产量品质大幅度下降,从而烟叶生产又低落下来。安徽省领导机关及时掌握了情况,并为搞好烤烟生产,于去秋今春采取了果断措施:对烤烟收购价格实行地方补贴,恢复奖售粮,增加烟叶生产物资指标。同时,县委根据省委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5.
烘烤期间带茎采收的烤烟顶部叶某些生理生化特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探讨烤烟顶部叶带茎采收烘烤的生理生化机制,对烤烟顶部叶带茎采收烘烤和不带茎采收烘烤的色素含量、淀粉酶、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烤烟顶部叶带茎采收烘烤在变黄12~24h时的叶绿素降解速度快于不带茎采收烘烤,到定色末期时带茎采收烘烤和不带茎采收烘烤的顶部叶叶绿素含量基本相同;带茎采收烘烤与不带茎采收烘烤的顶部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带茎采收烘烤比不带茎采收烘烤的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量大。带茎采收烘烤和不带茎采收烘烤的顶部叶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差异较大。带茎采收烘烤的PPO活性总体上低于不带茎采收烘烤,SOD活性高于不带茎采收烘烤,POD活性和MDA含量低于不带茎采收烘烤。综合分析,烤烟顶部叶带茎采收烘烤的生理生化变化对烤后烟叶的质量形成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赵兴1我国烟叶烘烤现状和存在问题随着我国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明显提高,烟叶烘烤方面问题更加突出。(1)烟叶采收成熟度明显提高,基本扭转了过去烟叶采收成熟度不够的问题。但目前生产中下部叶采收过熟,中部叶采青、上部叶采...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今年烤烟生产优质高产,解决新烟区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安徽省农业厅于去年10月下旬在固镇县举办了全省烤烟生产技术训练班,时间20天,培训了各产区地、县烤烟生产技术骨干107人。省烟草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担任教师,他们在教学上密切联系本省烟草生产实际,围绕着如何提高烟叶质量问题进行教学。学习内容比较全面,从育苗、移栽、选种留种和采收烘烤都贯穿着提高质量问题。学习  相似文献   

8.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优质烤烟(主料烟)的成熟采摘标准、烘烤工艺及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优质烤烟烟叶的采收与烘烤。二、优质烤烟指标(一)田间长相1.单株:筒形,株高100cm 左右,平顶,单株留叶18~22片,腰叶长度大于60cm,顶叶长度大于50cm。2.群体:田间生长整齐一致,密度每公  相似文献   

9.
烤烟烘烤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将烤烟烘烤专家曲线固化于单片机中,以阻温传感器、活动百叶窗、电机等执行器为平台,设计了自适应分层模糊控制器,实现了小烤房烘烤过程的自动化控制(除加煤和装烟外)。应用效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控温控湿准确。应用该系统烘烤与普通烘烤相比,烤后烟叶色泽更饱满,叶片颜色均匀一致,有效避免人为过失影响烤烟质量,提高上等烟比例4.37个百分点,公斤均价提高0.69元,并可明显降低烘烤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永定县抚市公社五联大队社员卢阿三户,在省农科院地热研究所的支持下,首次进行了烤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面积为3.4厘,在种植品种、规格、栽培管理措施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经单独采收、烘烤、分级和交售,地膜覆盖栽培的烤烟,产量和品质均大幅度增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折合每亩产干烟279.7斤,其中上中等烟占76.3%,亩产值288.32元,亩纯收益达191.49元。与传统栽培相比:产量增加31.3%,上中等烟增加3.8%,产值增加35.2%,纯收益增加22.82%。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的成功,将为今后永定烤烟的增产增收,提供  相似文献   

11.
农谚说:“七分采收,三分烘烤”。实践证明,采收适熟烟叶是生产优质烤烟的重要措施。据了解,我省内销外贸的烤烟,经有关专家鉴定,因采收成熟度不足烟过多,致使烟叶外现和内在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影响了我省烟叶质量的信誉,影响了国家和烟农个人的经济效益。因此,依据不同成熟度对烤烟质量的影响的科学原理,正确地掌握烟叶成熟度,克服“七成收、八成丢”的采烟习惯。根据烟草的不同品种,不同气候,不同部位的不同成熟特点,选择最佳成熟度和采收时机,适时采收烟叶。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实现烟叶工厂化烘烤,在步进式烤房的基础上研制了8隧道30 m流水线烤房。该烤房由装烟区、准备区、烤烟区、降温区和卸烟区5部分组成,其中烤烟区依据干燥要求划分为6个区段,并分别设定温度和相对湿度范围。对烘烤过程中各区段烘烤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并对流水线烤房与普通密集烤房的烘烤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水线烤房的运行时间为134~146 h,温湿度以及风速的变化均能够满足烟叶烘烤需求;与密集烤房相比,流水线烤房烟叶的鲜干比略有减小,烤后烟叶的橘色烟比例显著增加;中部叶与上部叶的均价分别提高1.36和1.13元/kg,提高幅度6.04%和5.08%;烘烤工效分别提高23.1和25.8 kg/(工·日),烤烟能耗分别减少0.18和0.07元/kg干烟叶。流水线烤房实现了热量的多级高效利用,能够满足烟叶烘烤过程中各时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烟叶采收烘烤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烤烟活动箱式装烟框以及配套使用的烟叶运输、上炕提升装卸装置。利用活动箱式装烟框装烟烘烤,可以在烟叶采收后直接装框,无编捆烟叶过程,避免鲜烟叶因编捆、反复装卸等造成破损、残伤。采用半自动化提升装置,可以简化烟叶上炕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工成本。采用该设备与常规挂竿烘烤、散叶堆烤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可实现烟叶成熟采收、上炕烘烤等操作,每烘烤出1 kg干烟叶劳动用工成本分别比挂竿烘烤、散叶堆烤降低56.95%和23.81%。与挂竿烘烤相比,减少能耗成本0.38元/kg干烟叶,减少劳动用工成本1.27元/kg干烟叶,总成本降低1.65元/kg干烟叶;与散叶堆烤相比,总成本降低0.28元/kg干烟叶。该设备操作简便,实现了烟叶运输、上炕过程的半自动化,有效提升了烟叶烘烤机械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烟叶生产中普遍采青,烘烤中存在烤青和上等烟比例偏低等技术难题,始终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自1993年始,在福建三明从事技术服务时,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烟农的实际采收经验和烟农反映烘烤工艺中操作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设计制定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直观的鉴别烟叶成熟度的新方法,并设计制定了一套实用五段式烧烤新工艺,该两项新工艺以福建三明烟草分公司正式文件发至各县(市)烟草公司执行,使三明烟区烟叶成熟采收鉴别方法和烘烤工艺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为烤烟质量的提高和烟叶质量在全国有效高的声誉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该两项工艺逐步在福建省‘江西省应用,1999年起,以颐中烟草(集团)青州卷烟厂烟叶生产基地为示范区,并推广到华南,西南等部分烟区以及黄淮大部分烟区应用均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带茎烘烤的烤烟上部叶的水分散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上部烟叶带茎采收(每片叶带6cm长的烟茎砍收,烟叶分别位于砍下茎杆的顶端中部和底部)烘烤时烟叶中的水分运输和散失规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各部位的含水率随烘烤时间的推进而显著下降,茎杆中的水分一部分由于高温而散失。茎杆中的水分能输运到叶片中,并且有一部分水分从茎杆运输到叶脉。水分从茎杆到叶脉,再到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的运输较通畅。从烟叶整体的水分散失和运输趋势来看,烟叶位于砍下茎杆底部的处理方法比烟叶位于砍下茎杆顶部和中部的处理方法更有利于提高烤烟的烘烤品质。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烘烤具有保证烟叶烘烤质量、省工、节省燃料和安全等优点。六十年代在各主产烤烟的资本主义国家推广应用。在我国处于示范推广之中,目前已建成投产的密集烤房已有三千余座。近年来各烟区的科研和有关单位,针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社队调查总结,和群众一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试验,使之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密集烘烤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一些意见,供参考。几年来的烘烤实践表明,采收时的成熟度、装烟密度、平面风速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烘烤技术和效果。密集烤房由于采用机械通风、热风循环、烟夹装烟,其烘烤技术有它的特殊规律,注意掌握其特点,才能发挥密集烤房的优点,达到良好的烘烤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烤烟烤前晾制时间对烤后烟叶香气吸味和TSNAs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机制,采用电热式烤房,进行了采收后直接烘烤(对照)、采收后晾制24、48、72和96 h 4个时间梯度后再烘烤的试验,并测定了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和TSNAs含量,同时进行了感官品质鉴定。结果表明:随烤烟烤前晾制时间的延长,调制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感官品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SNAs含量在晾制72 h内和直接烘烤差异不大,超过72 h后显著增加。因此,烤烟烤前晾制时间设定在48~72 h再烘烤利于改善烟叶的香气吸味及控制TSNAs含量。  相似文献   

18.
贵州烤烟赤星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是贵州烟区常见的病害之一,在部分地区的一些烟田为害严重。据1973和1975年在贵定、湄潭、黔西等七个县早、中烟田调查,即将采收的中部和上部叶片的病情指数分别是6.3和11.1,个别地块可达50以上。赤星病对烤烟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采收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病斑面积仍可继续扩大,降低烤烟质量,影响烟叶的售价,据1974年调查,病级增加一级,售价下降0.12元。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烤烟晾制变黄时间对烟叶烘烤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4、48、72和96 h等4个晾制时间梯度,与采收后直接烘烤相对比,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变化情况、能耗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晾制变黄可缩短烤房内变黄时间,降低烘烤能耗,对烤后烟叶的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效果随晾制变黄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比较,烤烟晾制变黄48 h效果最好,可节省烤房内变黄时间20 h,有效缩短烤房使用周期,节约烘烤能耗15%,外观质量好,上中等烟比例提高5%,化学成分协调。  相似文献   

20.
近年,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针对普通烤房装烟密度小、自动化控制程度低、烟叶烘烤损失严重的实际,开展烤烟密集型烤房研究与应用。通过研究,确定了不同成熟度档次烟叶的装烤部位及烘烤技巧,制订了烤烟密集型烤房新建技术规程、烘烤操作技术规程,研制出烤烟密集型烤房配套烘烤工艺技术,实现了密集型烤房的规范化建设、程序化操作。研制的密集型烤房与普通自然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装烟密度可以增加80%~120%;能自动控温、控湿、控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