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瓷器茶具的发展使陶制茶具相形见绌,但紫砂陶具却能与瓷器茶具争名于世,有人将紫砂茶具称之为紫色瓷器。  相似文献   

2.
丁易名 《中国陶瓷》2023,(6):108-111
文化语境和陶瓷茶具之间存在着联系并相互制约,因此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陶瓷茶具形式,这些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并且在陶瓷茶具设计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审美意蕴。本文将中国、日本和土耳其三个国家的陶瓷茶具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希望能从全新的角度向大众辨析陶瓷茶具设计风格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瑞霞 《佛山陶瓷》2009,19(12):45-47
在我国,陶瓷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陶瓷茶具的设计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笔者在研习陶瓷茶具设计的相关知识后,阐述了现代陶瓷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景德镇陶瓷》2009,(3):I0075-I0075
自古以来茶具都是礼尚往来的高雅礼品,历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茶具十分名贵。嘉玉陶瓷把景德镇的特色“粉彩”和“青花”充分表现在茶具上,所有设计创作人员均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其中包含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茶具作品)让嘉玉茶具的品质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5.
饮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而茶具是构成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陶瓷茶具作为茶具中主要的类别与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从陶瓷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其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以对中国现代陶瓷茶具的设计制作提供借鉴,创造更新的陶瓷饮茶器皿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艺源远流长,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盛行,多作为茶具使用紫砂茶具成为时风,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7.
查世娇 《陶瓷》2023,(11):21-23
中国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具更是有着丰富的民族内涵和精神象征,而中国茶具类型——盖碗,则是我国茶具品种中流传较广,至今仍是在使用的代表性的茶具之一。笔者首先简要理清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并随茶而生的“以茶待客”此种礼仪的产生和发展,着重探究盖碗,尤其对于明清盖碗茶具的造型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伯琴 《江苏陶瓷》2003,36(2):40-41
叙述了紫砂竹编茶具的造型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并阐述了该类茶具所特有的美感。  相似文献   

9.
许小权 《江苏陶瓷》2007,40(F06):40-41
宜兴紫砂茶具是中国茶具中最有文化内涵的,它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以其独特的义化意蕴而受到人们的厚爱。  相似文献   

10.
专利信息     
麦饭石紫砂茶具、餐具及其制法本发明是一种麦饭石茶具、餐具、是在紫砂原料组成的基础上加入麦饭石成分。该茶具、餐具属生活用品类。成分为:紫砂45%,麦饭石20%,红土15%,苏州土10%,紫木节10%。经过粉碎研磨,筛选,活泥挤压,存贮,制坯,干燥,焙烧等工艺,制成茶具、餐具。利用该茶具、餐具盛装饮用水,经实验表明,相似于人工生产矿泉水,质量可靠,价格便宜,方法简单,易于生产,适于人们日常使用。彩色石英砂及其表面彩釉工艺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装饰材料及其配制方法,尤其是适用于对墙壁表面喷涂装饰。它的配方是以石英砂为原…  相似文献   

11.
邵长宗 《佛山陶瓷》2014,24(12):54-56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饮茶就离不开茶具。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泡好茶,也必须具备一套适合的器具。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陶瓷茶具具有一定的保温性,透气性、光洁易清洗等特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陶瓷茶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审美。  相似文献   

12.
四、现代陶瓷茶具设计文化的多重性现代陶瓷茶具的设计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现代陶瓷茶具设计师,应根据正确的市场认知观确定陶瓷茶具设计的方向,然后具体实施设计方法。通过正确预测陶瓷茶具的发展趋势,促使中国陶瓷茶具设计向更健康、更宜人、更新颖、更时尚的方向发展。陶瓷茶具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种,因此陶瓷茶具的设计同样会受时代观念、审美观念和社会需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瓷中雅物─茶托林长华(福建东山石斋故里报363400)现代每说茶具,大多提述壶啦杯的,而茶托似乎成了冷落的对象。其实,古往今来,茶托就是茶具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配角。常言道:“荷花虽美,也要绿叶衬托”。茶托正是在茶具中起到“绿叶”的作用。茶托别称不少,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俗话说:“好茶配好水”,但是光有好茶好水还不够,还必须有好的茶具来盛装。只有有了优质的茶具,才能衬托出茶水的液色,保持茶汁的清香,发挥茶叶固有的风味,从而得到色、香、味俱佳的茶汤,使人领略到饮茶的乐趣。因此,历来饮茶都很讲究茶具。  相似文献   

15.
蒋建军 《陶瓷工程》2011,(11):44-44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唐朝开始,品茶便成为了是我国自古而来的一件雅事,品茶自然离不开茶具。作为茶具的紫砂壶原产于江苏宜兴,泡茶不走味,藏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  相似文献   

16.
<正>一、陶瓷茶具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陶瓷茶具设计创新是设计师在从事陶瓷茶具设计过程中对原有设计理念,观点的突破和对过去作品的超越。陶瓷茶具设计师必须随时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打破逐渐固化的陶瓷茶具创作模式,突破传统束缚,创新设计理念,解放思想。只有用创新陶瓷茶具设计形成对旧茶具设计的辩证否定,才能够唤醒自己从旧茶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7.
顾晓彬 《江苏陶瓷》2012,45(4):63-63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有文化品位,在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外,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紫砂茶具之所以具有如此优良的特性,究其原因是陶土材料的特别。紫  相似文献   

18.
茶具的风靡让市场上大致分为了紫砂茶具、陶瓷茶具、工艺茶具等三大类。  相似文献   

19.
苏旭 《景德镇陶瓷》2007,17(1):34-35
饮茶必有器,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发展正是器物文明演绎出的精彩乐章中的重要的一部,茶具的发展尤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茶具的发展中,浸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宜陶初窥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先懂得喝茶的民族,从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饮茶的日益风行,促使茶具的不断变革。紫砂茶具更是以其独到的妙用,脱颖而出,成为泱泱茶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