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14)C半衰期5 730年,是自然界标准时钟,又可作为示踪原子。因此,在考古、生物医学、工程建筑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4)C是宇宙射线在高层大气层中产生的。~(14)C的核结构,尤其是晕结构与其产生率密切相关,~(14)C结构的研究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中束晕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束流包络方程与单粒子运动方程联立模型出发,考虑了纵向能量方程的耦合,研究了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中的束晕现象。采用相交间的Poincare截面方法和实空间Poincare截面方法,研究了周期聚焦系统失配的情况下束晕的形成以及加速对束晕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陈永寿 《核技术》1989,12(8):498-501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周期性聚焦系统中束晕形成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PIC多粒子模拟方法,讨论了周期性聚焦系统中束晕形成的机制。为了真实,自洽地描述束晕的形成,假定相空间的初始粒子分布分别满足水袋型,抛物线型以及高斯型等相空间分布。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束晕强度,发射度增长随失配因子及调谐衰减变化等一系列结果。  相似文献   

12.
空间电荷引起的非线性共振与束晕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束核-单粒子模型研究强流束中由是电荷引起的非线性共振与束晕形的关系。借助Poincare截面技术,对粒子在相空间的运动进行数值分析。从束核包缝振荡的两个本征模出发,推志得到强流束中非线性共振范围随束流空间电荷效应化变化的表达式,以及由非线性共振而激发的束晕形成的空间电荷极限的形式,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51Sm(半衰期90a)属于稀土元素,它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应用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因其在样品中、尤其在生物样品中含量很低(只有10^-6~10^-9),所以加速器质谱(AMS)成为实现其高灵敏测量的有效方法。AMS测量要求离子源引出的束流尽可能大而且稳定,通过选择合适的负离子可以降低同量异位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二体晕核     
原子核内中子、质子的密度分布是决定核势、单粒子轨道等核性质的重要物理量。核子密度分布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而基础的核结构知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55年Tanihata等人在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发现双中子晕核~(11)Li,即以~9Li为核芯,二个价中子的密度分布非  相似文献   

15.
16.
构造具有束晕-混沌特性的小世界网络,采用3种束晕-混沌同步方法,即驱动-响应同步、小世界拓扑耦合同步、多局域小世界拓扑耦合同步方法,分别设计了小世界网络保密通信的3种电路方案。应用Matlab的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试验,实现了对小世界网络通信信号的加、解密。仿真实验证明了这些通信方案的可行性,这将为进一步工程设计和电路的网络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A. Navin and some other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re exists halo structure in ^26,27,28p isotopes. Chen Fence and some others got the same result with different theoretical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they plotted the tota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protons and neutrons of ^25-31p changes with the radius. The figures showed that the proton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25-31p has long tail and the tail decreases as the mass number increases. The proton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29p obviously has long tail.  相似文献   

18.
首先研究了强流离子束在周期磁场聚焦通道中传输时产生的束晕-混沌动力学行为,采用的周期磁场聚焦强度形式为与实际相近的余弦函数形式。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非线性复杂系统控制的优越性,提出前馈反传神经网络方法对强流离子束中束晕-混沌进行自适应控制。通过适当选择的神经网络控制结构和线性反馈系数以及自适应调整神经网络的权系数,可将强流离子束的包络半径达到束匹配半径的控制目标,且束包络的抖动大小明显减少,同时束晕-混沌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在原子能科学技术领域,历来广泛存在十分复杂的各种问题。例如,热核聚变及其高温等离子体是当今最复杂物理和工程问题之一,各种复杂性(包括分岔、混沌和湍流)无所不在。经几代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的努力,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原理性问题已经证明,但还没有达到或解决可利用的商业发电的程度,根据估计,可能要推迟到新世纪的后半叶。因此,从裂变能的商业应用到聚变能的商业应用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估计裂变能的商业应用还有近百年的“独占”地位。目前,核裂变能仍然是核电主要发展方向。但核裂变能还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快直线脉冲变压器(FLTD)平台开展了数十kA电流下Al单丝芯晕演化特性研究,实验发现丝过早发生电压击穿会减少丝芯的能量沉积,而晕等离子体的迅速发展将约束丝芯的进一步膨胀,降低丝芯膨胀速度。通过调整负载两端的初始电压、丝长及增加闪络开关等手段,抑制了Al丝的过早击穿,增加了早期能量沉积,获得了不同的丝芯物理状态(部分气化或完全气化)。Al丝的气化提高了丝芯膨胀速度,最高达11~14 km/s,晕等离子体发展缓慢,延缓了边界处不稳定性的出现,降低了后期m=0的发展速度。FLTD负极性输出时,Al丝沿轴向的极性效应更加明显,靠近阴极处丝芯膨胀慢,边界处晕等离子体密度高,不稳定性的发展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