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研究硫酸浸取软锰矿过程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率、浸出温度、硫酸初始浓度、硫酸亚铁初始浓度、矿粉初始粒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出速率随搅拌速率的增大、浸出温度的升高、硫酸浓度的增大、硫酸亚铁浓度的增大、矿粉初始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其中矿粉粒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最大,硫酸浓度次之,硫酸亚铁浓度影响较小。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在硫酸环境下浸出软锰矿的过程受内扩散控制,浸出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为:1-2/3x-(1-x)2/3=1.95(1/d02)c■c■exp[-29 680/(RT)]t,其表观活化能为29.68 kJ/mol。  相似文献   

2.
用硫酸亚铁还原高含铁低品位软锰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eSO4还原高含铁低品位软锰矿,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各因素对锰、铁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讨论得出用FeSO4作为还原剂、H2SO4浸取该锰矿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FeSO4用量为理论值的1.05倍,H2SO4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平均粒径小于106 μm,搅拌强度400 r/min,此时Mn的浸出率为95%以上,Fe的浸出率为46%.  相似文献   

3.
4.
以蔗渣作为还原剂,硫酸浸取低品位软锰矿制取硫酸锰。探究了锰矿和蔗渣的粒度、搅拌速度、蔗渣与锰矿质量比、硫酸浓度、反应温度、液固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浸取过程优化工艺条件为:蔗渣与软锰矿质量比为4∶1,硫酸初始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35 ℃,搅拌速度为650 r/min,液固质量比为40∶1,锰矿和蔗渣的粒度均为109~120 μm,反应时间为6 h。在此工艺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5.
郭娜 《四川化工》2014,17(5):3-5
分析了主要的还原浸出软锰矿的机理研究方法,包括:热力学分析、资料分析、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方法等。应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实验设计,各方法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才能完整而全面的对浸出过程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木薯酒糟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薯酒糟作还原剂,在硫酸水溶液中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木薯酒糟用量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锰浸出率大小的顺序为: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木薯酒糟用量。木薯酒糟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适宜条件:硫酸浓度为3.13 mol/L、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3 h、木薯酒糟与软锰矿质量比为0.3。在此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到94.8%。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某地低品位软锰矿还原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当地丰富的农林资源,以木屑作为还原剂,在硫酸存在下还原浸出软锰矿,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浸锰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使用添加剂,可较大程度提高浸锰速率,相关的浸出影响因素优化条件为:浸锰温度为90℃,硫酸质量分数为25%,浸锰时间为1.5 h,木屑和添加剂用量分别为软锰矿投加量的20%和2%(均为质量分数).在此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硫酸锰纯度达98.2%.  相似文献   

8.
木屑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制备硫酸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某地低品位软锰矿还原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当地丰富的农林资源,以木屑作为还原剂,在硫酸存在下还原浸出软锰矿,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浸锰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使用添加剂,可较大程度提高浸锰速率,相关的浸出影响因素优化条件为:浸锰温度为90℃,硫酸质量分数为25%,浸锰时间为1.5 h,木屑和添加剂用量分别为软锰矿投加量的20%和2%(均为质量分数)。在此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硫酸锰纯度达98.2%。  相似文献   

9.
低品位软锰矿制备硫酸锰绿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低品位软锰矿与硫酸为原料,硫酸亚铁作还原剂制备硫酸锰.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硫酸锰浸取过程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还原剂量为理论用量的110%,硫酸为理论用量的90%,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80℃.在此条件下,锰浸取率可达97.43%.通过鼓入空气的方法,将Fe2+氧化成Fe3+,再水解除去.在氧化温度75℃、鼓人空气...  相似文献   

10.
硫铁矿废渣酸浸制硫酸亚铁还原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硫铁矿废话渣生产FeSO4.7H2O工艺中还原阶段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还原过程的适宜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1.
废糖蜜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废糖蜜作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直接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和废糖蜜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浸出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浸出工艺条件,可获得较高的Mn浸出率和较低的Fe, Al浸出率. 由于废糖蜜中胶体等物质的存在,Mn浸出率高于相同条件下用纯糖作还原剂的结果,但Fe和Al的浸出率不受影响. 相关的浸出影响因素优化为:H2SO4 2.35 mol/L,废糖蜜75 g/L,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 在此条件下,Mn浸出率达到96.7%,而Fe为34.4%,Al仅为25.5%.  相似文献   

12.
以低品位软锰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锰硫化渣浸出其中的锰,考察了搅拌速率、液固比、温度、硫化渣用量、硫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率为400 r/min,液固比为5,硫化渣用量3 g,硫酸浓度140 g/L,温度90℃,浸出时间3.5 h时,锰的浸出率达94.27%,实现了硫化渣的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从硫酸亚铁制硫酸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改良二步复分解法新工艺制硫酸钾。研究了各因素对工艺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实验室制备硫酸亚铁铵的绿色化装置,计算出学生实验药品的基本用量,并从实验装置、反应液的p H控制、硫酸铵的反应状态和Fe粉的用量等进行实验研究,归纳出实验异常结果与操作的对应关系表。  相似文献   

15.
软锰矿与黄铁矿共同焙烧制备硫酸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春  何良惠 《化学世界》2000,41(2):66-69
软锰矿和黄铁矿共同焙烧制取硫酸锰实质上是完成FeS2 的氧化和MnO2 的还原两大主要反应。研究表明:影响Mn4+ 还原为Mn2+ 的关键是MnO2 和SO2 之间的多相反应,在优化各种因素组合影响的条件下,可使锰的转化率达到91% ,为开发利用中低品位软锰矿生产硫酸锰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废渣绿矾精制高纯度硫酸亚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解-絮凝-离心分离-结晶-干燥工艺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硫酸亚铁产品纯度的影响,精制的硫酸亚铁纯度可达到99%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水解初始pH值、温度、时间、溶液浓度分别为2.8、80 ℃、6.5 h、0.7 kg/L;絮凝剂PAM投加量为1.5 mg/L,絮凝快慢速搅拌速率和时间分别为450 r/min、30 s,60 r/min、10 min;结晶搅拌速率为45 r/min;干燥过程为30 ℃干燥6 h.  相似文献   

17.
软锰矿湿法生产硫酸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研究了用软锰矿和硫铁矿湿法生产硫酸锰的生产工艺。当反应温度大于95℃.时间2.5小时,原料配比为1:0,71:0.68,最终pH值控制在5.4左右,锰浸出率在90%以上。溶液经净化、沉钙,产品质量符合GB1622-86标准。100公斤级扩大试验验证了小试验,结果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同高温还原焙烧法比较,该法具有流程简单,原料消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纯SO2浸出软锰矿(含锰量25%)的动力学,在系统研究了温度、锰矿粒度、SO2流量、液固比和搅拌强度对锰浸出率影响的基础上,导出了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为矿粒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浸出反应可在常温下进行.同时也研究了杂质铁的行为,证实了二价铁离子对锰浸出的催化作用.浸出液经过净化除杂以后,蒸发浓缩制得了饲料级结晶硫酸锰MnSO4·H2O.  相似文献   

19.
用乳酸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乳酸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硫酸用量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用响应面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反应中的有机物,对还原浸出产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锰矿粉加入量10.0 g、乳酸用量1.2 mL、反应时间3.47 h、温度90℃、硫酸用量12%、搅拌速率200 r/min、液固比10 mL/g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3.99%. 还原产物为丙烯酸、甲酸和乙酸;还原浸出60 min后乳酸反应基本完全,210 min内丙烯酸含量降低不明显,甲酸和乙酸含量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采用UV -Vis、IR、DTA -TG、磁化率测定等分析手段和有关的化学方法 ,研究漆酚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漆酚与硫酸亚铁以 3∶1的摩尔比进行配合反应 ,所生成的配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较高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